赋分制,就是某科目用考生原始成绩作依据,根据所有考生排名和比例重新核算赋分,得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数也就是新高考3 3模式中后一个3: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自主选择3科,3 1 2模式中的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自行选择2科,这些科目在高考中赋分,原始分100分,根据各省赋分办法重新赋分后得出考生的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是新高考赋分制度 新高考赋分制解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什么是新高考赋分制度 新高考赋分制解读

什么是新高考赋分制度 新高考赋分制解读

赋分制,就是某科目用考生原始成绩作依据,根据所有考生排名和比例重新核算赋分,得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数。也就是新高考3 3模式中后一个3: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自主选择3科,3 1 2模式中的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自行选择2科,这些科目在高考中赋分,原始分100分,根据各省赋分办法重新赋分后得出考生的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不同模式不同省份不尽相同。(各省采取的模式,关注后,见我的头条号:新高考话题一)。

1、山东赋分办法: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 、B、C 、C、D 、D、E共8个等级,按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将8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折合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21分。

2、广东的赋分办法:将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满分100分,最低分30分。

3、江苏、湖南、湖北、福建、河北、辽宁、重庆等省份的赋分办法:将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这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所占比约为15%、35%、35%、13%、2%,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满分为100分,最低为30分。

4、北京赋分办法:采用5等21级,即按照考生原始成绩位次百分比划定A(15%)、B(40%)、C(30%)、D(14%)、E(1%)五等,并按比例细化为21级(A1,A2,A3……E),每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根据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等级,然后赋以对应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5、天津赋分办法:将6门科目的原始成绩,均分成5级21档,同为21级但与北京赋分标准不一样,每科最高级别为A5,赋予成绩100分,每科最低级别为E,赋予成绩40分;每级分差为3分。根据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等级,然后赋以对应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6、上海赋分办法:采用5等11级赋分制,由五等细化为A 、A、B 、B、B-、C 、C、C-、D 、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 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7、浙江赋分标准:设5等20个区间,分A、B、C、D、E共5个等级,E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A、B、C等按实考人数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设20个赋分区间,第1区间为100-97,第2区间为96-94,第3区间为93-91,以此类推,第20区间为42-40分。根据这个规则重新核算后得出一个新的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8、海南赋分办法: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差3分,按照排名并根据不同比例进行赋分。100分为满分, 40分为最低分。

还有新实施的新高考省份不再一一列举,可去各省官网查阅了解。

赋分的科目均由各省自主命题,自行赋分,根据赋分标准不同,省与省之间高考分数没有可比性,例如地理科目山东正好50%的这个学生赋分后只能得61分,最低的这个学生得21分;广东、江苏等地正好50%的这个学生赋分后得71分,最低的这个学生得30分,北京等地最低得40分,等等,不再一一列举,赋分科目各省之间没必要比较,没有多大价值。个人高考只关注在本省位次就行,与其他省份比分数比位次没有多大可比性,也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