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是中华民族早期的活动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北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灿若群星而且做为几代都人才辈出的家族也是屡见不鲜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时期,河北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都是当时顶尖的名门望族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望出清河的古代贵族:清河孙氏,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孙姓的五大来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孙姓的五大来源(孙姓发源的几个说法和河北清河孙氏)

孙姓的五大来源

河北是中华民族早期的活动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河北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灿若群星。而且做为几代都人才辈出的家族也是屡见不鲜。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时期,河北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都是当时顶尖的名门望族。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望出清河的古代贵族:清河孙氏。

孙姓是汉族姓氏中的一个人口大姓,截至2012年,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孙姓排行第12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孙姓也是一个起源有多种说法、源流较多的复杂姓氏。在漫长的姓氏发展中,清河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域之一。

《元和姓篡》

关于孙姓起源,主要有五种说法:(一)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首位国君康叔的后代。据《元和姓篡》所载,卫康叔九世孙中有一人叫惠孙,德高望重,惠孙有个孙子名乙字伍仲,景仰祖父的为人,便以祖父的字命氏,即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这支孙氏奉卫康叔为始祖,起源地为今河南汲县。(二)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名敖,字孙叔,曾任楚国令尹,善于教化民众,兴修水利,深得百姓拥护,其子孙以其字命氏,称孙氏。这支孙氏的始祖为孙叔敖,起源地为今河南淮滨。(三)出自妫姓,为春秋时陈国王族后裔。陈厉公妫跃的儿子公子完,为逃避国乱奔于齐,并改名为田完。其五世孙田书,为齐大夫,征战有功,齐景公赐之姓孙。这支孙氏始祖为田书,起源地为今山东高青。(四)源于荀姓。汉宣帝刘询即位时,为了要避皇帝名讳,朝廷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在文献中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五)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为著名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其始祖为比干,起源地为今河南淇县。此外,孙姓还有少数民族改姓、皇帝赐姓、他姓过继等个别支脉,不一而足。

孙武

最早进入清河的孙姓人口,是源自山东高青的一支。这支孙姓族裔历史上曾出现孙武、孙膑、孙权等著名人物。大概在秦末汉初,这支孙姓族裔在族长孙通带领下进入清河,定居下来,并逐渐发展壮大。至西汉时期,孙姓在清河已经形成望族,《汉书•百官公卿表》里有位京兆尹,名叫孙意,就是清河人。京兆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在讲究门第出身的西汉时期,能够当上这样的大员,说明清河孙氏那时已经是名闻全国的望族。两汉、两晋时期,官员名册里经常有太守级官员出自清河孙氏。隋末唐初,清河孙氏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奇才孙伏伽,更是声名大振。这位孙伏伽是位考神,在初兴科举的隋朝,就曾考中进士。唐武德五年,孙伏伽又参加唐朝科考,这次一举高中状元,是为中国历史上今知最早的状元!后来,孙伏伽官至户部侍郎、拜大理卿,又出为陕州剌史,赐“乐安县男”之爵,官职显赫,可谓是当时清河孙氏中的头面人物。时间不久,清河孙氏中又出了一位宰相孙处约。孙处约,又名孙茂道,北魏清河太守孙灵怀的曾孙,为南北朝时期迁入清河的另一支孙武后裔中人。孙处约是清河生人、清河长大,唐朝初年因其父孙子起任官于郏城县,于是孙处约随父迁居今河南郏县,因此很多历史文献都把他写作清河人。孙处约在唐高宗朝“三迁中书侍郎”后,最终登上宰相之位。他为人低调干练,勤奋公正,史称“太平之君子”。孙处约的出现,将清河孙氏推向名门望族的顶峰,成为一流世族。因而,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在编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专列篇目记述清河孙氏一脉的起源、迁徙、人口等史料。可惜的是,唐末至两宋,士族制度崩塌,人才迁于江南,清河孙氏和其他北方士族一样,名头渐弱,流于寂寂,虽然在居地仍是人口大姓,也不时出现名闻乡里的乡绅名流,但与隋唐盛况,总是相去甚远。

孙伏伽塑像

作为曾经的华胄贵族,清河孙氏像天边的一抹靓丽,却永远定格在历史文献里,铭刻在家族记忆里。清河是孙姓八大郡望之一,和乐安、东莞、富阳、洛阳、太原、河东、华原并称。今天,状元文化为人乐道,人们谈起历代状元,无不说起最早的状元孙伏伽,进而谈清河、说孙氏……

责任编辑: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