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我十八岁,是辍学的第二年,人生只有一次十八岁,我却昏昏噩噩地过去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我的懵懂18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我的懵懂18岁(我的十八岁)

我的懵懂18岁

1981年,我十八岁,是辍学的第二年,人生只有一次十八岁,我却昏昏噩噩地过去了,,,

那一年我上了一条运输船,当上了一名船员,一条约四十吨的破破烂烂旧木船,总共安排了二十一个船员,年长的有七十岁,年轻的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我,刚刚满十八岁。

对于那个年代的我,虽然成年了,但是心中却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在长辈的指引和帮助下才能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说是完成一项任务。

我虽然从小在海边长大,每天都在与海水和风浪打交道,但是离开海岸,上船生活还是第一次。

1981年,新年刚刚开年,我就和今年刚刚组合的新船员们一起,在船老大和几个经验丰富的老船员们的指导下,把一条破败不堪的旧木船,乘着涨满潮的时候,把它拖至海岸边,着手进行维修。首先是卸下船中央的~挂在大桅杆上的大帆布进行缝补,然后把船上的大大小小粗细不一的绳子,重新加工加料进行打索,做成结实,以便能承受住台风来时都不会断开,最后检查船上的每一个铁件,最大铁件算是铁锚了,船上铁锚有三个,船头一个,船尾一个,另一个是备用锚,光一个铁锚就需要两个壮劳力才能抬的动,最小的铁件就是船钉,船钉都是人工打造的。然后是检查船底,如果发现有渗水现象,就要请专业的修船师傅进行维修。到了最后,就用黑色的沥青把船下半身刷了一遍,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新船。等做完这些,一切准备就绪了,还要看船上的业务员接单能力了,我们叫船上管理员。整条船,除了船老大,就算管理员待遇最好了,因为跑船的生意好不好,全靠管理员的业务能力,能力好,接单多,等到年终结算的时候,每位普通的船员会多分红很多钱的,还好那个时代交通运输还不发达,只要船只修理好了,业务马上就有了。所以船只维修好了第二天,船老大就通知我们带行李上船。

上船后,船老大又指挥我们去海岸边找石头,当压舱石,太大块不行,太小块也不行,适合压舱的石头块应该在二十斤左右,还好我年轻不怕苦不怕累,手脚也麻利,找到的石头最多,搬运石头的时候也很卖力,船老大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天就表扬了我,我虽然很累,但是受到了船老大的表扬,心里面却是美滋滋的,感觉非常的开心。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海水涨潮,等海水涨到了能把船只浮动起来才行。

春天的海水涨潮没有那么快,还有时间安排一下自己睡觉的地方,外面看起来挺大的一条船,等船员们都进了船舱,才感觉到了很拥挤不堪,船舱高不到一米六,分上下两层,前后三节,左右两边总共有十二个舱位,除了船老大和管理员两个占去了两个舱位,还有一个付老大占去一个舱位,剩下的九个船舱,必须两个船员合睡一个舱位。九个船舱刚刚好分配十八位普通的船员。没有办法只好简单地清理一下船舱,铺下行李,勉强躺下两个人休息。也许是太累了,迷迷糊糊中听见海水拍打着船只,摇摇晃晃地醒过来了,感觉到了头昏目眩,这时候船老大对着船舱大声喊道:伙计们,起来了,准备起镇(锚)出发了。我一听心里还是很清楚的,跟我同睡在一起的也起来了,我就随他后面一起,弓着身走出船舱,顺着甲板走到船头,站在船头经过阵阵的海风吹来,一下了清醒了好多,于是我就跟着其他的船员忙碌起来,起猫,扬帆,刚开始是先拨起两格帆,等整条船驶离海岸线,进入无障碍海水区域了,船老大会继续喊,起满帆,或起八格帆,这些都是要听船老大的口令,船员们只能站立在甲板上等待着,听命令,听船老大的指挥。虽然船上船员多,但是分工明确,有负责船头的,有负责船尾的,有负责船沿边上的。只要是每一个船员认真负责,见机行事,手脚麻利,在海上行船还是很安全的。

这是我的人生第一次工作,给我的感觉既新鲜,又期待,期待着海水远处的风景和经历,,,

今年的第一次运输的货物是建筑物用的,贝壳粉,要去下一站镇海乡小埕村装货,大约三十几海里,要是现在的机器船,不用三十分钟就会到达。但是,当时年代船只上没有安装机器,动力完完全全靠的是风力,和人力。而且春季的内陆海面上,多是风平浪静,船只离开海岸,就算起了满格帆,顺着海水,逞之形路线行进,船老大把大舵遥来摆去地掌控着整条船只,只见船只转来转去还是前进不了几海里,实在不行,船老大只能对着在船舱内休息的船员下命令,伙计们,下橹开摇啊。没有办法,伙计们,只能走出船舱,在船两边架橹,开始摇起来。特别是我,自我感觉是新船员,应该多干点活,多出点力,我这样想着,站在旁边看了一会,于是我学着他们老船员,也站上摇橹的位置,帮忙用力的摇起来,,,

这样子折腾了一个夜晚,总算是到达了站点~镇海小埕。然后,船老大指挥落下船帆,抛锚休息,等天大亮后再说吧。

于是,船员们进船舱休息睡觉,我年轻人也很快地入睡了,忙碌了一晚上,连睡梦中,都像在水上漂浮着,随着海水的波涛,起起落落地摇摆着,不知不觉又过了几个小时,等我醒来时,天已接近中午,我拉开小船舱门,看见船舱正中央挂着一只铁质闹钟,正指向11点,于是我赶紧起来走出船舱,看见几个船员都在甲板上,正在做好上岸的准备,我立即也上前,跟着帮忙把小舢板从甲板上推下水,和他们一起乘坐小舢板上岸,小舢板由一个老船员靠两只手用力摇着橹,向前推进,小舢板一次能坐下五六个,六七个人,把船员送上岸,然后到达岸边,等我彻底的上了陆地,却站立不稳了,身子却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了,我就一头裁在了地上,这时候几个船员都围着我,说我是晕船了,没事的,过一会就会好起来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了,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站立不住呢?几个船员说,叫我原地不动,原地休息,他们赶着到村里办事,然后我就在原地不动,座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休息,不一会第二批船员乘着小舢板也来了,我也好了很多,于是和他们一起顺着山路走去村里,但是走路过程中还是感觉天晕地转,还是感觉在船上摇摇晃晃的,时不时的需要同事撑扶一把,哎呀真的是难受死了,,,等到了村里后买了糕点吃下,又向店家要了杯开水喝下,才好了很多,后来在回来的路上这种晕船的感觉才慢慢的消失,然后才完全灰复了正常。

到了第二天开始往船舱装货,是四十吨的贝壳粉,都是靠我们普通的船员,用人工肩挑的方式,从货主的烧灰站,一担一担地往船舱里装,除了船上正付两个老大不用挑,还有一个船上业务员,不用挑,其他的十八个船员,不管老年的,年轻的统统上岸挑担装货上船,要赶在涨潮之前把货物装好。那可真是个体力活呀,头一天还好,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的两边肩膀上疼的都直不起手腕了。连吃饭都拿不动碗筷了,船老大见了我,只是笑咪咪的对我说~年轻人,什么叫锻练啊,这就叫做锻炼。

还好我那时候咬紧牙关挺住了,休息了一个晚上,到了第二天又是生龙活虎的一个小后生。

早上,天气晴朗。辛苦了一天的船员们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也都精神饱满,都在船舱里围坐着,闲聊天,等待着潮水的涌来把装满货物的船只涨浮,,,

船老大也和老船员盘算着,讨论着潮水,和船只的沿途走向,还有交待管理员,时刻倾听着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如果有变化都要向船老大会报,还好大家没事都集中在一条船只上,这时候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同生死共存亡,不管做什么大家都要一起努力一起向前,,,

好了,快熬到了天黑,潮满船浮,船老大一声令下~起锚,出发!

然后我们船员们立即有条不紊的行动起来,找到各自的位置,开始把装载满满的一条看似非常的笨重的货船,灵活的撑动起来,剩着天黑,朝着茫茫的大海,繁慢的驶去。等船只真正的驶入航道了,然后船头留下一个船员值班,其他人也就可以休息了,但是又不能完全的睡觉,因为在行船中,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每一位船员都要时刻保持着清醒,以防意外的事情发生。

这次的目的地是,江苏省张家港市,途径浙江省新家门市,一路沿着海水航道,也只有经验丰富的船老大看得懂的路线,顺着微弱的风力北上。

这时候我也闲下来了,因为初次出海,站在甲板上看着前方,海面波光粼粼,天上星光点点,一片既似昏暗,又似光辉的景象,确实是难以形容。于是我就顺着船沿,往船尾巴方向走去,到了船只的后头,船老大的掌舵位置边上,类似驾驶台位置边坐了下来,与经验丰富的船老大聊起了天。

船老大是一个,在海上生活经历了几十个年头的,六十几岁的小老头,在当地很有名气,也很有威望,是海上掌舵的一把好手。他对着我说:年轻人,在海上行船,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你年轻,记性好,学习快。等会到了平稳的海面,你来掌舵,我在边上教你。我急忙说:行行。但在说话间,船只已行驶在内海海面最乍的航线上,从驾驶台远远的望去,峡乍的海面布满了各种鱼网标识,然后鱼网标识付近,又有停一只小渔舟,船老大说,这些都是付近渔村渔民的饭碗,要小心谨慎驾驶,刮到了吃不了兜着走,然后对着船舱内喊:伙计们,出来拿起竹竿防范。于是还在睡梦中的船员,纷纷起来走出船舱,拿出长竹竿,各自站好位置,看着顺着船边滑过的鱼网标识,小心翼翼地看着,如果这些鱼网标志离船只太近,就用长竹竿把它顶开,以免鱼网,顺着船底部滑到了船舵底下,那样就有大麻烦了。还好,不一会经过我们每个船员的努力下,顺利通过这片海域,有惊无险。船员们又回到船舱休息了,我又坐回到了船老大的边上,在微弱的光线下,看着驾驶台上,摆放着一台罗盘,我就问船老大说:老大,你平时是不是靠这只罗盘来掌握方向啊?老大回我说:不完全是,以后你就会慢慢的知道了。

这一次,船只开往江苏张家港方向,可算路途遥远,途径的海域有宽广的海面航道,一望望不到边的海水惊涛骇浪,船只随着大海的波涛,起起落落,像只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小的鸡蛋壳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在茫茫的大海里。有时候进入内陆的港口,随着小航道,从两边都是赶集的行人道,中间小心翼翼地通过,真的是看到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盛世景观。

这一次的来回就是一个多月

,,,

未完待续。

关注我,给你讲述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