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1)

益阳市风光

湖南省益阳市,是一个年轻的地级市。说它年轻,是因为它是建国以后才设立的城市,由益阳县升格而成。但是,益阳这个地方历史悠久,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前就设立的古县,一直没有更改名字,在全国是比较罕见的!

过去曾经见过这样的宣传标语,叫做“益山益水,益爱益阳”。可是,益山到底指的是哪座山,益水指的是哪条河,不要说是湖南人,就是益阳本地人,能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的人并不多。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相关的文章,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2)

益阳市风光

一、益阳县名的由来

一般人都知道,益阳县得名于益水。根据古代人命名地名的原则,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古代益阳县境内有一条河叫做益水,当时的县治在益水的北面,故得名益阳。

益阳县设置很早,一说是秦置,一说是汉置。根据历代县志的记载,益阳是秦朝时设置的县,但是,正式的史书里没有明确记载,所以,秦置县只能是人们的推测而已。不过,根据后来的考古发现,益阳县实际上在战国时期就设立了,因为,在益阳市境内的考古发现中,益阳古县是楚国的属地,并且古县城遗址也得到了确认,这样一来,益阳县设置的历史无疑提前了!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3)

益阳市风光

二、大县益阳

古代刚设置益阳县时,管辖的区域很大,包括今日之桃江、安化、新化各县和益阳市区、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宁乡、湘阴、涟源、新邵和沅江市的部分地区,面积达到了18000平方公里左右,一个益阳县,比现在的益阳市的面积还要大。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4)

益阳市风光

三、益水是资水是人云亦云,古代益水河流神秘消失

现在的人,都附和说资水在古代又名益水,这种说法是人云亦云。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写《水经注》的时候,他说现在已经没有益水了,也找不到益水了。于是他就引用了东汉人应劭的说法,就是有可能资水的别名就叫做益水吧。于是,这种假设的说法,就演变成今天人们口中的资水就是古代益水的说法。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5)

益阳市风光

四、近代考古发现,推翻了资水古称益水的说法

2013年,益阳市铁铺岭兔子山发现了古代益阳县治遗址,经过专家考证,这个古城遗址大约形成于春秋晚期,并认定为该古城就是秦时的县衙所在地。

但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古城在资水的南面,按照古代“山南水北为阳”的说法,如果在古代资水就是益水,那么“益阳”的叫法就是错误的,应该叫做“益阴县”才对。

但是,古人是严谨的,尤其是对于地名的命名。因此,古城遗址的发现从而推翻了资水就是古益水的说法。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6)

五、益阳本地学者考证出益水可能是志溪河

为了寻找消失的益水,益阳本地的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实地考察,最后得出了古代益水就是今天的志溪河的结论。

首先资水古代的确有一个别名,但不是益水。

根据《水经注》中的记载:“资水,出零陵都梁路,西北流经邵阳县南,自下东北出益阳县,其间流迳山峡,名之为茱萸江,又谓之资水。”这就很清楚地告诉人们,茱萸江才是资水的别称。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7)

其次,资水跟益水在古代不是同一条河流。

根据编纂于唐宪宗年间的《元和郡县志》中的记载:“资水,一名茱萸江,南自邵州流入,经县南三十步……益水,出县东南益山,东北流入资水。”由此可见,益水是资水的一条支流而已!

于是,益阳本地的学者根据这一记载按图索骥,发现只有发源于宁乡大沩山铁冲村的志溪河符合这一条件,而唐朝时宁乡在益阳县境内。因此,他们就大胆地推测出志溪河就是古代消失已久的益水。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8)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一家之言,因为历史过于久远,古代的资水也曾经多次改道,或者曾经因为洪水泛滥而夺取别的河道也是有可能的。再说,一些较小的河流因为沧海桑田般的变迁而消失也未可知。所以,消失的益水究竟是哪一条河流成了千古之谜,也许,随着更多的考古发现,会给人们新的答案!

湖南益阳名胜古迹(千年古县益阳得名于益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