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主孟昶听到张虔钊吐血而亡的消息,也不胜感慨,下令厚葬。

据说在成都,有一处方圆一里,状如椭圆的黄泥堆,形似天鹅抱蛋,就是埋葬张虔钊的地方。

感慨完后,还是要派兵支援凤翔,说支援也不对,更准确的说,孟昶想要鲸吞关西。

第一波人不中用,就再换一波。孟昶命令山南西道节度使安思谦,率兵救援凤翔,另派雄武节度使韩保贞兵出汧阳,作为牵制。

后汉赵晖听闻蜀军又来的军报,也不敢怠慢,派兵守住宝鸡,心里还是不踏实,又抽调五千人马去支援。

宝鸡位于凤翔与大散关之间,是川蜀兵士北上的必经之地。

川蜀安思谦派遣申贵为先锋,用诱敌之计来引诱汉兵。

守城汉兵看到三三两两蜀兵在城外徘徊,就忍不住冲出去,捉拿活的。

为什么诱敌之计往往能成功,因为都是军功,军功后面是真金白银,一颗人头一百两白银,一个俘虏五百两白银,大元帅郭威是真的重赏啊!

看到蜀军,后汉兵士如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怎么能不踊跃上前?

但猎人也是猎物,高明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样子出场。争先恐后的汉军出城,就遇到了埋伏,给蜀军送了人头,宝鸡也被申贵夺了去。

败退的汉军在回凤翔的路上,遇到了赵晖派来的第二波五千援军,又掉头杀回,趁着川蜀兵士在宝鸡立足未稳,又将宝鸡夺了回来。

安思谦听闻宝鸡得而复失的消息,懊恼不已,再令进攻,但宝鸡城内已戒备森严,根本攻不下来。

于是撤回大散关,不几天军中粮尽,又退回根据地凤州。

有很多友友不理解,说为什么非要把宝鸡拿下,不能绕过去直接去打凤翔吗?

还真不能,大军上万人马,都是要吃粮草的,一天少一顿都不行。

宝鸡攻克不了,运粮的辎重部队就没有保障,粮草没有保障,还打毛线的仗。

所以三国时候,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只能选择按部就班的进兵,所经过的城池都打下来,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用奇兵、搞偷袭,那是赌博的行为,后蜀输不起,所以诸葛亮只能谨慎。

所以安思谦退兵,退得合理。

王景崇听闻蜀军又被打回去了,又吐了一口老血,派另一个儿子再去川蜀求救。

好在是儿子多啊,死一个还有几个,也只能派儿子去,换做外人真不放心。

救还是不救,川蜀朝廷上吵作一团,最后蜀主孟昶一锤定音,救!还让安思谦去,情况熟悉。

安思谦狮子大开口,要军粮四十万斛。一斛十斗,一斗米为三十斤,四十万斛就是12000万斤,若2.5万兵士,需配置3个后勤人员,吃饭的就是10万人,一人划1200斤。

打仗是个体力活,古代又没有什么辅食配菜,一天一人约吃10斤,理论上是4个月的军粮,再加上沿途骡马的消耗,能支撑3个月就不错了。

多乎哉,不多哉!打仗打的就是钱,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孟昶咬咬牙,凑齐了四十万斛粮食,干吧!

粮草备足兵马先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