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乳糖不耐受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来讲这应该是一个儿科的疾病,但成年人也争着抢着得这个儿童病。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喝牛奶拉肚子了,我们还该不该喝牛奶呢?

乳糖不耐受后果严重吗 乳糖不耐受源于一场过度营销的科普骗局(1)

现在在网上搜一下中国人乳糖不耐受,会搜出许多“研究表明”亚洲人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高达90%以上,大部分中国人其实天生乳糖不耐受。还有诸如我国乳糖酶缺乏的流行率很高,约为90%。似乎乳糖不耐受这个问题已经很严峻了,90%这个数据到底是怎么来的?所谓的研究表明到底是哪个研究?这些问题更值得一探究竟。而网络上此类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没有参考文献,也就是说很多作者也不知道出自哪里,反正随大流就是了。

在很多文章中,虽然没有文献出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用了以下这张图,这张图的标题是worldwide prevalence of lactose intolerance in recent populations(schematic),而这张图其实来源于一篇1988年的文献。在这篇文献原始的统计数据中,除了欧洲血统的人群外,lactose malabsorption在几乎所有人群中的发生率都很高,但是这里使用的是“lactose malabsorption”,这个词的意思是乳糖吸收不良。乳糖吸收不良其实包含了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后果严重吗 乳糖不耐受源于一场过度营销的科普骗局(2)

乳糖不耐受后果严重吗 乳糖不耐受源于一场过度营销的科普骗局(3)

大部分情况下,正常人的肠道中是会有很多有益菌,帮助我们防止处理吸收不良产生的气体和废物,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后续的腹泻症状。并且大多数乳糖吸收不良的人可以耐受12到18克的乳糖,约300到450毫升的牛奶,如果吃饭时喝牛奶,能耐受的更多。如果牛奶饮用过量或者空腹饮用,那么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可能会变大。至于有些人喝一口牛奶就会闹肚子,是因为长期不饮用牛奶,导致能帮助我们抵抗这种症状的菌群越来越弱,乳糖不耐受症就越来越高发了。我们可以通过一点点增加量去喝牛奶,将这种症状缓解掉,通过用进废退来增加肠道菌群的活性。

国外各种营销文章错把乳糖吸收不良当成乳糖不耐受,但他们强调的是由于害怕牛奶不耐受,阻碍喝牛奶的计划是非常不合适的。当一步步传到国内,逐渐演变成了这样错误的可怕,让大家对牛奶敬而远之,错过了很好的补充蛋白质的机会。据《柳叶刀》上最新文献,目前全世界的乳糖吸收不良占68%左右,最低的丹麦4%,最高是韩国100%,中国是85%。这里讲的一直是乳糖吸收不良,并非乳糖不耐受,如果真是乳糖不耐受,那牛奶在韩国岂非没有市场可言了?

乳糖不耐受后果严重吗 乳糖不耐受源于一场过度营销的科普骗局(4)

现今网络文章千篇一律的都在说中国人大部分都是乳糖不耐受症,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以亲身经历证明自己就是乳糖不耐症的受害者。百度成立的2000年,只有一篇关于乳糖的文章,讲的是牛奶可以和吃的一起喝,少量多次喝,用来缓解症状。2004年一篇指出它不是病,随着年龄增大,乳糖酶就是会一点一点的减少。但是到了2005开始出现四篇乳糖不耐的文章。2005年2月25日的一篇文中写到乳糖不耐受者喝牛奶不但得不到营养,而且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2006年5月28日的一篇文章,直接说到75%以上的世界人口对乳糖过敏。2006年11月9日同时发布的两篇文章,拒绝乳糖留住有效健康成分,那这里面呢,非常极端的将乳糖贬低的一无是处,文章的结尾是某某乳业公司正研制的新型去乳糖牛奶。

乳糖不耐受后果严重吗 乳糖不耐受源于一场过度营销的科普骗局(5)

从2007年开始,有关乳糖不耐受的文章越来越多而且文章中大量的出现,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乳糖不耐收,鼓励大家饮用去乳糖牛奶。同时,各个品牌的去乳糖牛奶于2007年开始大量推出。部分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夸大乳糖吸收不良的严重性,导致了这场乳糖不耐受的错误“科普”。

但并不是说去乳糖牛奶一无是处,它其实是造福了一部分群体,更适合父母老人,但是通过添油加醋的美科普,以讹传讹推销自己的产品,导致了很多同学不敢去碰牛奶,影响营养的摄入,就有失偏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