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秋季如何食物调养(养肾藏精正当时)(1)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阴寒至极时,寒冬节至。太阳至此运行至黄经270°,所谓“冬”者,阴也;至者,极也,值此阴阳转化的节点,阴极阳生,循环往复,“一阳”始生。

冬至日,日南至,至此而后,昼渐长,夜渐短,阴极而至,阳气萌生。其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皆为阴物感阳生而萌动。

阳虚体质秋季如何食物调养(养肾藏精正当时)(2)

冬至大如年,便孕载着历史的沉淀。民间延续古法,必有祭祀贺冬之礼,以求明年风调雨顺;冬至入九,文人便自创“数九歌”,画”九九消寒图“,取九九消寒之意,以消磨漫长寒冬日,待来年余寒消尽暖回日。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消寒歌

冬至食俗,南北略有差异。民间素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谈到习俗,数南方地区爱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而其主料糯米更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之意;北方常吃饺子,意为“交子之半”,也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所创“祛寒娇耳汤”,以强体御寒。

阳虚体质秋季如何食物调养(养肾藏精正当时)(3)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至此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冬至养生要点则尤为关键。

饮食重养肾

冬令寒气通于肾,故而冬至到立春的这个阶段,重在养肾为主,兼以养阴助阳。

1、养肾

黑色通于肾,故而冬至以后可多吃些如黑豆、黑芝麻、木耳、黑米、紫菜等食物;另外,坚果性偏热,有补益肾精之效,可适量食用如核桃、杏仁、栗子等坚果。

2、滋阴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冬季气候干燥,且人们进补过度,容易损耗阴液,故而应多食滋阴润燥之物,如白菜、萝卜、银耳、莲子、阿胶、山药、红枣等。

除此之外,在此时节,饮食不宜过咸以伤肾,且需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燥热之品,以免扰动相火,瘀堵脾胃运化之通路。

3、温阳

冬至一阳生,主要以性温之品为进补要点,如适当使用牛肉、羊肉、糯米、生姜、韭菜、红薯等温热之品,以补中益气、通畅气血。

冬令进补,更适合阳虚之人,而阴虚火旺或实火人群则不宜进补,以免上火。

阳虚体质秋季如何食物调养(养肾藏精正当时)(4)

【冬令温补膳食——羊肉汤】

冬至是食羊肉汤的时节,若属经典膳食,必当《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值此以其原方稍做改良,以补养心阳。

材料:羊肉、当归、生姜、黄芪、熟地、大枣、山药。

做法:

作用:此汤中羊肉主补虚,生姜温中散寒,当归养血止痛,熟地平衡燥性,整体有温补脾胃、补益气血之功。

起居当养藏

阳虚体质秋季如何食物调养(养肾藏精正当时)(5)

1、子时当沉睡

冬至日,阴极而阳初生,关键在“养藏”。故而起居当早睡晚起,尤以子时一阳生之时,必当沉睡,以固藏阳气。

2、重避寒保暖

俗话说,冬至“商旅不行”,此时人体阳气虽值初萌,但仍较弱。故而外出时需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寒邪侵袭人体。

“寒从脚起”,故而每晚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心涌泉穴,以疏通经络、温肾助阳,泡至微微出汗为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大汗耗伤津液。

锻炼需固阳

阳虚体质秋季如何食物调养(养肾藏精正当时)(6)

1、天灸即晒背

冬令养生,有一个很简单的方式,便是天灸,即晒背。选取每日上午至中午阳光最好的时段,双手抱膝,背对窗外,均匀呼吸,让阳光照向背部。

背部是人体的督脉和太阳经,经常晒背部,有助于通畅此二经之气血;且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经常晒背,有助于补益阳气,抵御风寒之邪。

2、运动当适度

冬令运动,讲求动中求静,保证“慢、缓、少”的原则,强度以微劳、微适、微汗为宜,以免损伤阳气。如快走、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站桩等,都是比较适合的运动,可以放松身心,帮助阳气的生发。

最后,冬至养生,仍需遵循养藏之道,情志调养当需“静养”,以保持心情的安宁、清净、调畅,追求“恬淡虚无”的境界,以刨除杂念,平息神志,养护心阳。

#大家健康超能团##冬至##健康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