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那个儿子继承皇位(武则天选择让儿子继承皇位)(1)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归结为狄仁杰的劝谏起了作用,其实不是,有些夸大了狄仁杰的作用,也有些小看了武则天。

脑子正常的人都清楚,儿子和侄儿谁跟自己更亲。这个问题不用多想,也不用狄仁杰来告诉武则天,她自己就会懂。

武则天之所以考虑过武三思,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就是儿子姓李,儿子当了皇帝,是必然要把国号改回去的,武周的事业就算是完蛋了。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儿,那么侄儿姓武,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武则天真的选择把皇位交给武三思,情况会更好吗?

答案是不会。武则天可以当女皇,可以反对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但武三思毕竟是个普通人,还是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更多一些。那么,如果武三思当上了皇帝,会不会以武则天的继承人自居,把武则天奉为武周的开国皇帝,当成武周的太祖皇帝呢?

也不会。这有两方面需要考虑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武三思虽然是武则天的侄儿,但他也有自己的生身父母。姑姑和父母谁更亲,这对武三思来说,是不成为问题的问题。

当了皇帝以后,是要给祖先立庙祭祀的。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没有。作了皇帝,就要追封自己的七代祖先为皇帝,而且都是自己的男性直系祖先,父亲,祖父,曾祖父,这样一路往上追溯。

武三思如果如愿继承皇位,要立七庙,自然会祭祀自己的直系男性祖先,武则天是没有位置的。

如果武三思继承了皇位,要让自己的武周王朝延续下去,毫无疑问会选择最符合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继承方式,也就是让自己的子孙继承皇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武三思脑子正常,也不会给武则天太高的评价,否则就无法确实子承父业这种继承方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武则天那个儿子继承皇位(武则天选择让儿子继承皇位)(2)

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只要有基本的常识,没有人会想不明白。武则天这种人精,更不可能想不明白。

那么是否可以如很多人说的那样,武则天干脆打破常规,让太平公主继位呢?

也不可能。太平公主和李显李旦一样,姓李。即便武则天可以以政治性的方式,强迫他们改随母姓,和武则天一样姓武,但这也同样毫无意义。太平公主和李显李旦都清楚,他们继承的合法性来自他们的父皇唐高宗,而不是母亲武则天。

而且,对太平公主兄妹来说,这天下本来就是他们的,只是被自己的母亲偷走了而已,现在还给他们,他们也不会感恩戴德。如果有一个人偷了本来属于你的东西,又还给你,你是对他感恩戴德,还是仇恨?

太平公主还有一个自然而然的必定被排除的原因就是,她没有子女,即便她继位,将来继承也是问题。就算是她有子女,也是不姓武的,而是随父姓的。他们日后继承皇位以后,会面临和前面提到的武三思同样的问题。

武则天那个儿子继承皇位(武则天选择让儿子继承皇位)(3)

而且,李显李旦都在,太平公主并不是力争让自己继承皇位,而是在帮李显争夺皇位。因为她很清楚,这是李氏和武氏的生死存亡之争,如果武三思真的在这个斗争中赢了,他们都是死路一条,没有退路。

相比之下,把皇位交给自己的儿子,这是最不坏的结果。即便他们必然把国号改回为唐,武周从此就没有了,但武则天毕竟还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即便不能享受武周开国皇帝的祭祀,起码还可以和高宗合葬,享受皇后的祭祀吧。

所以说,到底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儿武三思,还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这对武则天来说其实是一个稍微冷静思考一下就不难作出决定的问题。

狄仁杰的回答只是让武则天再次确认了一下,即便是她最信任的大臣狄仁杰,她给了他极高的待遇和恩宠,狄仁杰实际上也是心向李唐的。也就是说,武则天在狄仁杰的回答里看到的是人心向背,她并没有让天下人真正接受一个女皇帝。所以,她最终还是选择向世俗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