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1)

近日,素乐团正式进军短视频,第一期音乐节目已上线微信视频号、抖音和哔哩哔哩。现由小编带领您回顾发行于2021年9月,素乐团历时三年打造的第三张专辑《Ⅲ》,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支特色原创乐队。

专辑《Ⅲ》由罗卿、黄摩崖担纲制作人,共收录10首音乐作品,延续“文化摇滚”的创作理念,以“三生万物”为寓,蕴藏着打造“素宇宙”音乐版图的雄心,其中多首歌曲与前作构成三部曲。

01 《峒河峒河》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2)

《峒河峒河》是素乐团以纯方言思维创作的、献给湘西人民特别是在外游子的跨年歌曲。《峒河峒河》采录了吉首老城的市井风俗、诙谐段子与典型社会心理,融汇母亲河、家乡话、布鲁斯三大要素,表达了老吉首人对母亲河峒河的依恋以及对奋斗青春的感怀,歌曲自2017年12月首播以来,获得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乐之声在内国内多家电台的推荐,2020年入选腾讯音乐人方言民谣征集全球TOP12。

02 《绿肥红瘦》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3)

《绿肥红瘦》是一首摇滚乐对话哭嫁歌的创意作品,歌曲紧扣“哭嫁是女人歌”的内核,将哭嫁中的女性群像塑造为优秀的词人与歌者,以“一代词宗”李清照名作《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作为歌名,借红绿二色表达对传统社会中女性集体经验与两性关系的思考。

歌词没有照搬民间唱词,而是化用“昭君出塞”“项羽不过江东”等历史典故,并借鉴中国古典闺怨诗词的艺术特点,语言平白如话却意味深长,凸显无奈隐忍背后倔强达观的摇滚精神。整首作品一改素乐团往日冷峻的曲风与唱腔,于款款深情中融入说唱,层层推进,并在编曲中加入中国大鼓、唢呐等传统乐器,将一“愁”一“瘦”的命运感演绎得跌宕动人,而“土家族哭嫁歌”国家级传承人严水花老师的惊艳一哭,无缝接入,堪称点睛之笔。

值得深入挖掘的是,在红绿二色的象征之下,这首作品其实还隐藏着诗词二体的争论,立足李清照“别是一家”的词学观点,诗体和词体,被刻意营造出对立氛围,似乎就要与雄雌的性别、地位、权利挂钩,但素乐团为严水花设计的唱词,“人啊……可以通过女的去了解男的,人啊……莫通过男的去了解女的”,具有开放性的多重意味,是箴言,是调侃,是牢骚,可各自理解,这也反映一个事实:哭嫁习俗不尽然是悲,不尽然是喜,更不等于妇女反对礼教的产物,而是非常复杂的心理仪式。

《绿肥红瘦》在录制过程中得到湘西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永顺县委宣传部、永顺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永顺县非遗中心等单位的联合支持。

03 《侠客日记》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4)

《侠客日记》以第一人称“我”记录下声色犬马的身体日常与精神尴尬,折射侠文化的主体性在物欲世界的无奈挣扎与彻底沦陷。融合曲风是素乐团一贯的标签,这首作品以英式摇滚的主歌结合部分雷鬼的副歌,再到硬摇的间奏,节奏变换多元,律动精炼轻松。

04 《四爷》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5)

《四爷》是一首充满设计感的音乐作品,歌词继承了中国“讽刺诗”的传统,呈现出口语化、通俗化、明快犀利的艺术风格,痛陈诗歌乃至文化之殇,并以稚童念皇帝谥号、滥用儿化音等戏谑手法,把近年来泛娱乐化的“四爷”形象还原为肩负重大治理责任的专制君主,在18世纪东西方大分流的历史背景下戳穿清帝国的盛世假面。

05 《无毒丈夫》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6)

《无毒丈夫》是素乐团针对中国著名的讹传成语“无毒不丈夫”反其意而作的歌曲,重新审视了尼古丁、酒精、砒霜、蛇毒等代表性毒物,却将最毒的可能性归为人性,并化用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以“人是毒物的尺度”来表达:毒是一种主观存在,毒物之上本有一条万事有度、生命祝祷的维度,而真正的丈夫需要修炼无毒的心境。

06 《学雷锋》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7)

《学雷锋》与前作《旧青年》《红领巾》构成了素乐团的“中青多部曲”,这一组作品缅怀与批判互渗,戏谑与沉思的交融,以几代青年人成长蜕变的视角回顾了1919、1959、1979、2019这些年份所串起的中国百年现代史。

《学雷锋》以一批“60后”乐手即中国初代摇滚人作为“口述历史”的采写对象,回望这一独特艺术群体的精神成长史。素乐团透过不同历史阶段看待时代符号的心理对比,记录下老一辈独立音乐人从抗争到和解、从坚硬到柔软、从激越到平淡、从宏大叙事到个性表达的蜕变,他们用燃烧的青春给出怎样学雷锋的答案,那就是专注本行、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自1963年后,每年的3月5日都成为官方指定的“学雷锋纪念日”。此后不同的历史时期一直贯穿着“学习雷锋精神”的号召,但“学雷锋”的论调、内涵与接受度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等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出现“螺丝钉生锈”的现象。近些年来,由于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社会上有人全盘否定雷锋精神的价值。主张“文化摇滚”的素乐团更倾向于继承雷锋精神中所联结的中华传统美德,自觉扶起那座历久弥新的“雷锋塔”。

07 《黄狗谣》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8)

《黄狗谣》是一首借助意识流和拟人化手法创作的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作品,歌曲透过流浪黄狗从乡村到城市的视角,观察并寻找万物互通的颜色,最终吠出世界的底色。作品巧妙地利用了南方人"黄王不分"的语言现象,预留了由“黄黄黄”变“汪汪汪”的联想。《黄狗谣》的创作灵感源自1982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的图书《怎样鉴别黄色歌曲》,故也可视为流行歌曲正式解禁30多年后的回响。

08 《网红》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9)

《网红》是罗卿布置给黄摩崖的命题作文,作为新专辑里信息量最大的作品,《网红》抛开具象的网络红人,转而以二十多年来的网络大事件与流行语为线索,运用轻松诙谐的笔触和唱腔盘点了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景观和中国人的互联网体验史,并表达了红火背后的隐忧。其中一句“知道真人不是真人,生存是彼此的直播”,可以代表素乐团对互联网社交的总看法,“隔壁”即代表着与互联网保持的适度距离。

09 《阿瞒》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10)

《阿瞒》是继《鼾歌》(陈抟)、《四爷》(乾隆)之后素乐团“历史人物系列”的最新作品,歌曲以一段古筝开场,带着低沉的嗓音重返东汉末年,略去具体的历史人事,尝试从曹操建功立业的第一视角出发,透过诗文作品还原曹操内心真实的志趣与社会理想,更借助“我们”这一集体代词,以戏腔提领一代人的共情,尤其是对中国统一的呼唤,可谓十分应景。

10 《莫骂娘》

全新专辑将在4月20日数字上线 素乐团第三张专辑Ⅲ全曲目回顾(11)

《莫骂娘》是《Ⅲ》的压轴之作,作为一首摇滚乐对话辰河高腔目连戏的创意歌曲,邀请到湖南省泸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州级传承人郑敏与章民权联袂献唱。歌曲先以念白直击历史悠久的“骂娘”传统,再巧妙融入辰河高腔《目连救母·回煞》一折中的唱段,突出母子情与劝善主题,使现代音乐的表达与目连戏的精神内核深刻沟通,高潮部分的灵感则来自鲁迅1925年创作的杂文《论“他妈的!”》,以国骂“他妈的”作为反语,刻意制造前后矛盾,暗示“娘”也是战争、苦难、丑恶等人类痼疾的主宰,即一切围墙的门。

《莫骂娘》在采风、调研与录制过程中得到湘西州民族文艺创作研究所、泸溪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泸溪县辰河高腔传习所、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等单位的支持。

“摇滚 非遗”的正式提法首次出现是在2016年7月29日的湖南日报文教版对《子》的报道中。词作者黄摩崖回顾说,素乐团从2016年以来所做的“摇滚 非遗”系列歌曲,是实践“文化摇滚”理念的重要基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民间的、艺术的、抢救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初衷是希望通过对传承人声音艺术(Sound Art)的留存及其与现代音乐的对话,激发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素乐团简介

素乐团2011年底成立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由罗卿担任主唱,自2015年改组、黄摩崖加入之后,已成长为中国罕见的以独立唱作人与文人固定搭档的原创乐队,主张“文化摇滚”,致力于传统文化在现代音乐中的创造性转化,并尝试将摇滚概念从现代音乐的风格(类型)提升至人类文明固有的一种文化精神。素乐团迄今已发行《素言》(2015)《异响天开》(2017)《Ⅲ》(2021)三张专辑,形成“摇滚 非遗”、中国青年、历史人物、人性等多个主题系列的创作格局。

资料来源:素乐团 QQ音乐 网易云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