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人墨客中有很多奇女子,她们同样学识渊博,并且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亚于那些大文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清照,作为一位柔弱的女子,却写出了很多令人惊艳的作品,譬如《夏日绝句》、《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等,这些作品情感细腻,早已成为了经典。

史上最有名的五首诗(才女写了一首诗没有火)(1)

李清照的才华无人能及,尽管后世有很多人评论家,认为朱淑真可以与之相比较,但是很显然,在文学上的成就,朱淑真还是要差一些。尽管朱淑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富的女诗人,但是对于很普通的读者来说,并不太熟悉她的作品,虽然有《黄花》那种令人惊艳的作品,但是很明显在咏菊诗中,首推南宋另一位大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史上最有名的五首诗(才女写了一首诗没有火)(2)

郑思肖南宋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灭亡,但是他很有气节,并且发誓终身不仕,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念,还削去了三千烦恼丝,在苏州一座寺庙里出家为僧,据说为了不忘记自己的身份,在打坐时始终面朝南方,表示他从不忘记宋朝。为此其诗也是大多言志,表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史上最有名的五首诗(才女写了一首诗没有火)(3)

菊花在普通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寻常的花,但是在文人的笔下,却又是与众不同,所代表的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还有独特的气质。历代的文人对于菊花都情有独钟,用最深情的文字去歌颂菊花。文人喜爱菊花,无非是菊花与别的花不一样,每当秋天来临之后,大地开始枯荷,而这个时候菊花开始慢慢绽放,开出来的花“文质彬彬”。文人于是把菊花、梅花、兰花、竹子并称为“四君子花”,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

史上最有名的五首诗(才女写了一首诗没有火)(4)

郑思肖的正是通过歌颂菊花,以此来坚定个人信念,但是很显然这首诗,正是套用了朱淑真《黄花》一诗的意境;但是又写出了新意,从另一个更高的层次来描写,为此朱淑真的作品并没有郑思肖的火,反而是《寒菊》一诗,更为读者所熟知,当然这并不是说朱淑真写得不好,而是郑思肖的层次要更高。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史上最有名的五首诗(才女写了一首诗没有火)(5)

两首诗都是在歌颂菊花,朱淑真是在描写爱情,以菊花为切入点,从而突出对于爱情的坚守;然而郑思肖不一样,由于生活在那动乱的时代,在他的心目中,始终是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后者在层次上要更高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对于郑思肖的《寒菊》更熟悉一点,反而忽略了朱淑真的《黄花》一诗。

朱淑真写得很直白,在开篇先是描写了菊花外在的形象,每当到了秋天,菊花在风中绽放,开出来的花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晚年的时候最爱菊花。在结尾则是坚定了自己的爱情信念,菊花即使是枯萎了,不再像此前一样,可是菊花依旧紧紧地抱在一起,不会随风飞舞。朱淑真正是希望爱情可以长久,为此在诗作中,借用菊花来表达。

史上最有名的五首诗(才女写了一首诗没有火)(6)

郑思肖并不是在表达爱情,这一点与朱淑真的作品在本质上是有区别,作为南宋的文人,尽管在创作这首诗时,南宋已经成为了历史,可是在诗人的心目中,他依旧还是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借用菊花来表达;在开篇便是写得很感人,菊花与百花不一样,不会与百花为伍,独立于篱笆边,始终是与众不同。诗人的意思很明确,他不会与别人为伍,只愿意做真实的自己。

最后两句是直接套用,但是在前面做了铺垫,所以这两句尽管与朱淑真的形式上相同,但是有着一层更深的意思,“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宁可在枝头上紧紧地抱在一起,也不会被北风吹落,毕竟菊花始终是不一样,而这也是诗人独特的个性,还有其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史上最有名的五首诗(才女写了一首诗没有火)(7)

朱淑真是在表达爱情,郑思肖是在表达家国情怀,这也就是为什么,两首诗尽管相似,而且郑思肖还是套用了其名句,可是要论名气的话,还是后一首更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