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1)

范伟是家喻户晓的笑星,更是难得的“孝星”。谈起沧桑的老父亲,他感慨万千潸然泪下:人海茫茫,两个男人今生今世能成为父子,何尝不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作为儿子,我没有理由不善待父亲、孝敬父亲。

父子约定:谁先成功谁请客

在范伟的记忆里,故乡沈阳的冬天格外冷,北风一起,纷纷扬扬的雪花就飘起来了,一夜之间大地银妆素裹。童年的范伟戴着大头帽,穿着厚厚的黄布棉袄,走进父亲的房间,怯生生地说:“爸,下大雪了,你带我去堆雪人吧。”正坐在书桌边冥思苦想构思文章的父亲大手一挥:“一边玩去,别妨碍我写文章!”范伟只得嘟着小嘴,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去雪地里玩耍。在他看来,父亲就像这冬天一样冷漠。

范伟的父亲叫范承业,在沈阳毛纺织厂工作,母亲是一家商场的营业员,范伟上面还有姐姐范丽娟和哥哥范明。因为酷爱文学,加上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原本在厂质检科当技术员的范承业主动要求调到厂工会当宣传干事,这样每天可以写写画画,总算离文学梦近了一步。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2)

青年范伟

那时候,范承业做梦都想当作家,他的灵魂一天到晚在小说和诗歌的世界里遨游。在家里,他无心做家务,更无心与孩子们交流,面对范伟三姐弟,他要么不苟言笑,要么板着面孔训斥。只有母亲回来,家里才荡漾出几分生气和快乐。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有着东北女人特有的乐观幽默,说话冷不丁会抖个“包袱”出来,把范伟三姐弟乐得哈哈大笑。只有在这时,范伟才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12岁那年,范伟与小朋友们捉迷藏时,不小心磕破膝盖,流了很多血。母亲赶紧对父亲说:“快,快把孩子送到医院去。” 范承业手里的笔沙沙地在纸上游走,他头也没抬地说:“你没见我正忙着吗?你送他去吧。”父母的对话清晰地传到范伟的耳朵里,对父亲的怨恨与隔阂油然而生,他甚至恨恨地想,自己肯定不是爸爸的亲生儿子,否则他怎么会对自己如此漠不关心?

也许是遗传了母亲的幽默风趣,少年时代的范伟表现出不俗的喜剧天赋,能把马季、马三立等相声大师的段子模仿得惟妙惟肖。范伟也梦想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每次学校举行文艺汇演,他自编自演的相声小段,总能把全校师生逗得捧腹大笑。这引起了范承业的注意:孩子说不定是吃这碗饭的料呢。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3)

舞台上的范伟

范伟16岁初中毕业后,范承业带着儿子辗转找到市曲艺团著名相声演员陈连仲,恳请对方收范伟为徒。陈连仲让范伟说了一段马三立的经典段子《报菜名》,见他吐词清楚,表情丰富,当即同意收下他。范承业非常高兴,毕恭毕敬地对陈连仲说:“孩子不听话,您尽管打,我绝不怪您。”然后又将范伟拉到一边,板着脸说:“跟老师好好学艺,别老想着回家!” 范伟白了父亲一眼,心里埋怨道:你太冷酷了,天下没见过像你这样做父亲的!

因为惧怕父亲,范伟很少回家。倒是范承业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望儿子,陈连仲告诉,范伟是可塑之材,将来会有出息。他的话让范承业激动不已,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把范伟接回家,让范伟的母亲做了菜,兴致不错的范承业开了一瓶酒,酒酣耳热之际,他激动地对范伟说:“孩子,爸爱写作,你喜欢说相声,咱俩比一比,谁先出成绩谁请客!” 范伟在心里愤愤地想:比就比,谁怕谁,我就不信会输给你!

范伟跟随陈连仲一学就是5年。5年后,他考入沈阳市曲艺团,创作的相声《一个厂长的日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后,引起轰动,他也因此由一个没有资历的新人成长为团里的骨干。此后几年里,范伟创作、表演的《无事生非》《自食其果》《要账》等相声多次荣获全国、辽宁省相声比赛金奖。范伟的名字因此在东北那片黑土地上家喻户晓。

与儿子的风光相比,范承业的创作之路却几乎颗粒无收。尽管相当勤奋,但由于文化底蕴不足,加上悟性一般,这些年来他没有一篇稿子变成铅字。他第一次在范伟面前放下架子:“儿子,爸爸输了,还是你了不起。”父亲从来没用这种低姿态的语气和自己说话,这让范伟很是感慨……

不久后的一天,正在外地演出的范伟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的语气兴奋而激动:“孩子,我的文章见报了,你要不要看看?” 范伟很为父亲高兴:“您先把报纸留着,等我回来了一定好好看!”

几天后范伟回到家,令他啼笑皆非的是,父亲这发表的哪里是什么文章啊,不过是一则100多字的“读者来信”而已,说的是街道的下水管道堵塞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管一管。范伟心头涌上一种复杂的情愫:父亲那么执著地写作,却一直难有收获,他为父亲感到遗憾啊!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4)

春晚上的范伟

1993年,范伟在沈阳举行相声专场演出,他把家人都请到了现场。演出非常成功,在庆功宴上,范承业紧紧拽住儿子的手,认真地说:“儿啊,虽然爸爸没写出名堂,但你能有今天的成绩,爸爸也满足了。你们小时候,爸爸对你们几个孩子关心不够,千万不要怪爸爸,好吗?” 范伟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被拨动了,已年过30、有了家庭和儿子的他懂得了世事的沧桑,天底下哪有父亲不爱孩子的?只不过父亲的爱严厉而深沉……

倾力撮合:慈父梅开二度合家欢

尽管范伟在东北三省已是名人,但在范承业和妻子心目中,他们一直盼望儿子有朝一日能走向全国,登上春晚的舞台,那才是艺术的最高殿堂啊!

范伟一直在为实现父母的愿望而努力。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让范伟痛彻肺腑:母亲被查出得了肺癌,并且已到中期!范伟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母亲过得很苦,现在经济条件有了好转,母亲却被可怕的癌魔缠上了!这怎不令他肝肠寸断?

范伟和父亲火速把母亲送到医院,他告诉父亲,他要守候在母亲身边,直到母亲身体康复,他再出去演出。父亲颤抖着手拍拍范伟的肩膀,哽咽着说:“儿啊,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你是顶梁柱啊,这一大家子人都靠你,你怎么能停止工作呢?你放心去工作吧,我和你哥哥姐姐会把你妈照顾好的。”是啊,父亲说得对,如果自己不去挣钱养家,母亲的医药费从哪里来?尽管内心有万千不舍,但范伟还是狠着心离开了医院,奔波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5)

母亲的病成了范伟心头的痛,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赶回沈阳陪伴在母亲身边。他痛心地看到,病魔不仅让母亲生不如死,也将父亲折磨得心力交瘁,他头发花白了大半,双眼红肿,面容憔悴。那天,范伟把妻子杨宝玲熬好的鸡汤送到医院,一踏进病房,眼前的一幕让他心灵山崩海啸:剧烈疼痛让母亲的脸扭曲得变了形,她的指甲狠狠地扣着父亲的手背,道道血丝从父亲手上渗透出来……父亲咬紧牙关,一动不动。范伟的眼泪倏地涌了出来,他知道,只要能减轻母亲的痛苦,父亲做什么都愿意啊!

范伟一直虔诚地祈祷,精湛的医术和父母的照顾能让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令他痛心疾首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父亲告诉范伟,母亲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走之前,她唯一的愿望就是看到儿子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范伟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心里默默念叨:妈,放心吧,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

范伟永远也忘不了父亲向描述的那一幕:1995年春节,他终于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在与赵本山合作表演小品《牛大叔提干》时,已病入膏肓的母亲挣扎着坐了起来,靠在床头看儿子的表演,脸上始终浮现着病态的微笑……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一幕,范伟的心头就隐隐作痛!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6)

范伟与哥哥和姐姐

春节过后没多久,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范伟悲痛欲绝。比他更悲痛的,是父亲。仿佛一夜之间,父亲苍老了许多,精神状态大不如从前,常常像雕塑一样靠在角落里一动不动。

父亲如此糟糕的精神状态让范伟和哥哥姐姐很担心,他们知道,人老了,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走了,对另一方的打击是致命的。如果不能摆脱悲伤痛苦,活着的一方生命也不会太长久。范伟和哥哥姐姐商量,让父亲快乐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给父亲找个老伴,让他尽快从丧偶之痛中解脱出来。

1996年,范伟让姐姐给父亲物色合适的老伴。父亲知道后,有些生气:“我都60多岁的人了,还找什么老伴?再说,我和你妈感情很深,这样做怎么对得起她?” 范伟看得出来,父亲话虽这么说,但他推辞的态度并不坚决,母亲已经走了一年多了,孤独的父亲也想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啊!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7)

范伟

范伟和哥哥姐姐一起做父亲的工作:“爸,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你,我们心里也踏实。再说,只要你过得好,母亲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的。”儿女们的话,将父亲心头的顾虑彻底打消,他同意再找个老伴。

这年底,在范伟和姐姐范丽娟的撮合下,父亲与沈阳市一位姓王的退休知识分子组建了家庭。范伟把父亲的房子重新粉刷了一遍,添置了新的家电家具。在照顾父亲和继母的问题上,他和哥哥姐姐做了分工:姐姐心细,平时多陪陪两位老人;父亲和继母家的力气活儿,就交给哥哥了;范伟经济条件好些,就负担两位老人的一切生活开支。儿女如此孝顺体贴,让范承业感慨万千……

让范伟欣慰无比的是,王阿姨贤淑体贴,把父亲照顾得很周到,两位老人相处得非常融洽,父亲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范伟心里对王阿姨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她爱父亲,所以范伟也十分敬重、爱戴王阿姨。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8)

范伟的哥哥姐姐与父亲和继母

逢年过节,范伟给父亲买礼物和衣服,也必定给王阿姨买一份。王阿姨心细,会过日子,范伟干脆把生活费直接交给她,让她安排她与父亲的生活。每年,范伟都要掏钱让父亲和王阿姨出去旅游,国内的景点两位老人基本上走遍了,连东南亚都跑了好几个国家了。

每年春节,范伟雷打不动地要陪父亲和继母一起过年。除夕之夜,他一表演完春晚的节目,就带着老婆儿子连夜坐飞机赶回沈阳。大年初一,范伟把哥哥姐姐家里的人召集在一起,还把继母那边的儿女也请过来,两边的人其乐融融地一起吃团圆饭。范伟给继母和她的儿女敬酒,与他们有说有笑,饭后和他们一起玩牌,没有一点儿大牌明星的架子。范伟的平和融洽了继母及其儿女与父亲的关系,这个特殊大家庭温馨和谐的场景,羡煞旁人……

走过劫难:父子情浓如陈年老酒

父亲与王阿姨生活得幸福和睦,彻底解除了范伟的后顾之忧,让他得以全力以赴在事业上打拼。除了表演小品,范伟还涉足影视剧,他主演的《一乡之长》《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获得广泛好评,并凭借在电影《看车人的七月》中的出彩表演,荣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2003年,范伟作为特殊人才被煤矿文工团引进,他带着老婆孩子将家安在了北京。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9)

范伟与朱军

分隔两地,范伟与父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经常见面了,但父子俩的交流并没有减少,心反而贴得更近了。这时的范承业已经不像年轻时痴迷写作,但依然对文字情有独钟,喜欢剪报,爱好向文摘类报刊荐稿。范伟挺支持父亲的这个爱好,他为父亲订了几十种报刊,让父亲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范承业虽已年近7旬,但心态不老,喜欢新生事物。于是范伟给父亲买了台电脑,并安装了宽带,手把手地教他上网。当父亲在范伟的指点下,第一次在百度的页面上输入“范伟”两个字,鼠标一点,成千上万的关于儿子的新闻全出来了,老人家既惊讶又兴奋:“儿子,你真了不起!”父亲滑稽的样子把范伟逗笑了,他觉得这时的父亲就像老小孩。

学会了上网,范承业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用剪刀加糨糊来收集关于儿子的报道了,从网上看到关于儿子的各种报道,他就下载下来,存在文件夹里,没事的时候就点开看看,骄傲与满足溢满心间。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10)

范伟与陆川

别看范伟在舞台上幽默诙谐,其实生活中的他很内向,沉默寡言。举家迁到北京后,因为演出忙,范伟很少过问家事,妻子杨宝玲既要在医院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心情不好的时候,免不了冲范伟发脾气,本希望范伟能哄哄她,安慰几句就没事了。可范伟不爱说话,加上还有点东北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他不仅不哄妻子,反而还会顶撞她几句。夫妻俩为此没少拌嘴。

一次,在关于儿子范曦文要不要上书法兴趣班的问题上,范伟与杨宝玲发生了分歧,夫妇俩为此闹起了别扭。可能是范伟的话说得有些重,把杨宝玲气哭了,她流着泪给公公范承业打电话,告范伟的“状”。范承业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和老伴一起来到了北京。老人家先将儿媳妇安慰了一番,然后批评范伟:“宝玲很不容易,要上班,家里一大摊子事也指望她,作为丈夫,你要多理解、体谅她。她心情不好,不冲你发火冲谁发?”他挨着范伟坐下来,把手放在范伟的膝盖上:“儿子,宝玲很能干,你多听她的,没错!男人怕老婆不丢人,我现在就什么都听你王阿姨的,不是过得挺好的吗?”

范承业还要喋喋不休地说下去,被范伟打断了:“爸,我听您的还不行吗?” 范伟有些愧疚,自己的儿子都十多岁了,这点家庭琐事还要惊动父亲,让父亲为他操心,他过意不去啊!从这以后,范伟改变了许多,很少再与妻子闹别扭。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11)

范伟

在范承业看来,儿女孝顺,自己与老伴生活和睦,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老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引以为骄傲的儿子会遭受一场生命劫难。2006年10月11日,范承业突然接到儿媳妇杨宝玲的电话:“爸,范伟出车祸了,现正在医院抢救!”

范承业一下子蒙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就和老伴往北京赶。在武警总医院,眼前的儿子让范承业几乎要昏厥过去:范伟浑身缠满绷带,由于失血过多,他面白如纸……

从杨宝玲那里,范承业知道了儿子出事的经过:三天前,范伟在内蒙古西蒙市多伦县大草原上拍摄电视剧《左伟与杜叶的婚姻生活》时,扮演警察的他为追求真实效果,坚决不用替身,当他驾着摩托车追“匪徒”时,摩托车撞到了路边的大石头,范伟连身带车翻滚在地,几百斤重的摩托车压在了他身上,导致他胸椎压缩性骨折。

医生告诉范承业,范伟如果康复不彻底,有可能造成终身残疾。老人欲哭无泪,紧紧抓住范伟的手:“儿啊,你可要挺住!” 范伟疲惫地睁开眼睛:“爸,您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范伟谈父亲(孝星范伟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我的双眼)(12)

范伟

那段时间,范承业寸步不离地守在儿子身边,陪他说话,为他端药递水。范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看着父亲为他忙碌。暖阳洒进病房里,父亲拎着热水瓶慢慢往外走,他的头发已经全部花白,身板瘦削,脊背已有几分佝偻……父亲苍老的背影模糊了范伟的双眼,他知道,他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还属于父亲,属于他的家人,为了他们,他一定要康复过来!

两个月后,范伟的身体基本康复,尽管错过了2007年春晚,但他并不遗憾,因为他陪伴父亲度过了除夕之夜,他已经有好多年没有陪父亲守岁了!

走过生命劫难,范伟倍加珍惜与父亲血脉相连的亲情。2007年12月初,范伟一边在天津拍摄电影《南京!南京》,一边筹备春晚的节目,他忙里偷闲地回到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谈起父亲,这位把欢乐带给亿万观众的“孝星”忍不住潸然泪下:“红尘滚滚,人海茫茫,两个男人今生今世能成为父子,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作为儿子,我没有理由不善待父亲、孝敬父亲。我愿父亲永远健康、快乐!”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