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是拉魂腔系的根基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连云港、宿迁市和盐城、徐州市的部分县区,以及鲁南、皖东北一带。她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形成于清道光时期,留存的传统剧目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

淮海戏的唱腔已形成了由基本曲调、辅助曲调、其他曲调共同构成的唱腔体系。既重视基本曲调的板式变化,又保留着与辅助曲调、其他曲调相联缀的形式。她的唱词结构,也是既较多地运用长于叙述的七字、十字齐言式,又配合使用长于激情的三字、四字等短句。这些特点对于探讨中国戏曲中的唱词结构与曲调配合的关系,以及与情感表现的关系,又有着独特的艺术研究价值。

淮海戏许亚玲原籍沭阳(淮海戏名家许亚玲)(1)

许亚玲,国家一级演员,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供职于江苏省淮海剧团。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江苏省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淮海戏领军人物。其代表剧目有淮海戏《秋月》、《节妇吟》、《皮秀英》、《樊梨花点兵》、《大唐女帅》、《红楼梦》、《老县长第二春》、《回娘家》、《赶集》、《夜深人不静》、《泼姐骂鸡》、《打饼》、《安安送米》、《劝嫁》、《抬花轿》、《三拜堂》、《乡里乡亲那点亊》等。2012年被江苏省淮安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工程”、江苏省宣传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江苏省第四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淮安市“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淮安市“五一”巾帼标兵,2017年入选江苏省文联“名家名作工程”。2019年入选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

淮海戏《回娘家》选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