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寒门出路(很多人费尽一生力气)(1)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中最为重大的一场考试,而对于许多农村孩子来说,高考更是难上加难。这里所说的难,并不是考试有多难,而是从农村到高考这段路,要比城走得艰辛得很多。

过去人们常说“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一度被传为佳话,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了。为什么呢?

高考寒门出路(很多人费尽一生力气)(2)

一、农村不重视教育?

若说农村不重视教育,那是过去的事儿了。换句话说过去,那个时候,为了全国人民能吃饱饭,农民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干农活,甚至连自己的饭碗都还填不满,哪有工夫顾及教育。而且大多数的农民因为条件有限,没有怎么读过书,即便想教孩子也是有心无力,而以当时农村的经济条件来说,上学就更难了。

所以,许多农村的孩子大多早早辍学,外出打工,一方面节省了家里的开销,另一方面也能挣点钱为家里分忧。所以,并不是农村不重视教育,而是在过去“农业支撑工业,农村支撑城市”的那些年,没有条件去重视教育。

二、城乡资源的巨大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但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无论资源还是环境,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差别都十分巨大。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人搬到了城镇,但是由于户籍、房子等种种原因,孩子上学依然是困难重重。

然而更加艰辛的是,虽然人住进了城镇,但是因为城镇缺少产业,缺少产业也就缺少就业的机会。为了维持家庭的开销,很多人不得不再次出走,背井离乡,去到更大一级的城市去打拼挣钱。于是,“上不能朝夕侍奉双亲,下不能陪伴教育儿女”成为当代农村人的另一种痛。

城乡教育的差异,还表现在当前很多教育资源已被先来者垄断,后来者想要分一杯羹就是难上加难。虽然每一个孩子不可能都获得完全均等的教育资源,但是在教育这件事上,留给寒门的机会越来越少,希望也越来越渺茫。就如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躺平?就是因为努力却看不到希望。

高考寒门出路(很多人费尽一生力气)(3)

三、乡村振兴,教育当先

提到乡村振兴,大家第一反应一定要经济振兴,因为“农村穷、农业不挣钱”是大家普遍的共识,但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源在于农村缺少产业和人才。

改革开放以前,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一等一的经济特区,“北上广深”是中国头号经济之城。除了政策倾斜以外,靠的就是大量人才的涌入。

所以农业要发展、农村要振兴,同样离不开产业,离不开人才。而人才从哪里来呢?

一是靠人才下乡,帮助农村发展。二就要靠教育来培育更多的农村人才。

在新农观看来,第二种的意义更为深远。因为只有出身农村的人,才真正懂得农村、了解农村,也才知道农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很多时候改革的方向是好的,措施也并没有错,但具体落实时却引起很多争议。改革过快或过慢可能都会出现问题,而这个时候最了解农村、最懂得农村的人,才能把握好这个度。

虽然新闻里也偶尔有“农村孩子考上北大”的事件,但少之又少,而且他们为之付出的艰辛是很多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所以除了产业,农村教育是亟待发展和振兴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还有农村的未来。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高考寒门出路(很多人费尽一生力气)(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