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日出伏,农村老人说出伏要做到“3做3防3不要”,指的是啥呢?

明天也就是8月20号,这一天也是走出三伏天的日子,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作为全年最为酷热的三伏天明天终于要离开,是不是出伏之后天气就会马上变得凉快了呢?事实不是这样的,虽然确实度过了难捱的三伏天,但气温并未真正的马上降下来,出伏之后还有一段相当酷热的天气存在,而且这段炎热的天数还不确定,有的年份会是二十多天,有的年份则能够多达两个月,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秋老虎”。

出伏要讲究什么(农村老人说出伏要做到)(1)

秋老虎是短暂的气温回升阶段,根据年份地域的不同,每年出伏之后秋老虎存在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根据气象学说来判定秋天,只有连续五日气温在二十二度以下才算得上是秋季。所以说即便是出伏了,但气温并没有降至那么的低,气温依然还炎热一段时间。按照北方的农谚描述:立秋不到秋,天凉白露后,所说的只有到了白露节气之后,气温才会感觉到明显的下降,才会感受到丝丝的寒凉,而在南方地区的气温下降则要更久一些。

出伏虽然气温依然会很高,但毕竟告别了暑期,阴阳的转换带来的昼夜的寒凉,所以出伏之后也有很多生活习惯要开始做出改善,不能在像暑期那样慵懒,农村老人说出伏之后做到“三个三,一年不生病”,这三个三分别指的是:“三做三防三不要”。都是啥意思呢?

出伏要讲究什么(农村老人说出伏要做到)(2)

三要做:

早晚要多穿衣裳;随着三伏天的度过,昼夜温差开始明显的增强,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外出,如果穿得单薄,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到丝丝的凉意。这段时间由于刚从三伏中度过,俗称“一夏无病三分虚”,意思是指即便是这个三伏天都没有怎么生病,但由于天气酷热,不仅食欲不佳,而且晚上还很容易休息不好,所以刚从三伏天中度过的人身体是比较虚弱的。这个时间段更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很容易招受风寒,所以不能再像三伏天那样身着清凉的外出,要做到:饥不饥带干粮,冷不冷带衣裳。

秋天要贴秋膘;“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天来到自然要好好地补一补。前段时间所亏欠的,随着气温的下降,也终究该要补回来。秋季贴秋膘是传统的习俗,随着气温的下降,人的精神、胃口也好了许多,难熬的夏季也被称为苦夏。一个夏季过来的人不由自主地会变得消瘦许多。所以随着出伏的来到,贴秋膘就成为了民间的习俗,其实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其他哺乳动物也会在寒冬来临之前,大肆的寻觅食物想方设法变胖,这样一来就能够拥有厚厚的脂肪来应对马上到来的寒冬。

出伏要讲究什么(农村老人说出伏要做到)(3)

多去户外活动;三伏天也有人戏称天气炎热得让人浑身无力,每天总是爱趴着、伏着,所以叫做三伏天,虽然是调侃,但三伏天确实让人浑身无力。这也是高温所致让人变得无精打采。即便是一动不动也会大汗淋漓,所以三伏天是不宜多做户外活动的,不但很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而且还有增加中暑的几率。即使去户外活动也仅限于早晨和晚上。但出伏了之后就会明显的不同,这时候的天气变得舒适了很多,多去户外活动一下,对于身体是极为有益的。

三要防:

预防发生秋季痱子;爱出汗的人特别爱生痱子,即使是出伏之后,由于白天气温的炎热,很容易掉以轻心,反而到立秋之后比三伏天还爱生痱子。据村里老人说秋季的痱子爱扎根,意思是只要有一年身上生了秋季痱子,那么每年都会生痱子。这种很难根除是最让人头疼的,痱子生在身上,瘙痒难耐。所以即便是出伏之后,依然要保持身体的清洁卫生,爱出汗的人要涂抹痱子粉做好预防。

出伏要讲究什么(农村老人说出伏要做到)(4)

防秋燥;出伏后是一个充满燥热的季节,跟三伏天不同的是,没有了那么的湿热,干燥炎热的天气接踵而至。根据五行对应四季的说法,秋季属金对应身体的肺。所以秋季养肺是最为关键的。肺部娇嫩而且很容易受燥热产生不适,所以出伏之后预防秋燥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事项。秋季多吃一些降噪去火的水果食材,像多吃一些秋梨,就有很好的润肺去燥作用,多喝一些粥,多喝汤水,避免秋燥,俗语:出伏之后一碗粥,老头变小猴。

预防着凉;出伏之后是气温变化多端的季节,天气阴晴不定,有的时候晴空万里炎热异常,有的时候却气温骤降冷得让人受不了。所以这个季节也是胡乱穿衣的季节,上街之后穿什么样式的都有。不仅是穿衣方面要注意保暖,外出的时候还有做其他活动的时候,也要注意天气已经出伏,很多事情不能在像三伏天那样。

出伏要讲究什么(农村老人说出伏要做到)(5)

三不要:

不要再去河里洗澡、游泳;出伏之后的气温感受不到的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湿热消退,气温的变化会导致水温也开始出现了变化,农村有句俗语:“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七月十五的水”。意思是农历的七月天气已经变凉,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在水边玩耍、水里洗澡、游泳,不仅会容易导致不适,而且水温的寒凉很容易导致腿部抽筋。而且民间素来把七月称为“鬼”月,据说这段时间是那些溺水之人专门来寻找替身的,所以七月份之后是不能够在下水洗澡的。

出伏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出伏之后,三伏天最爱的西瓜就不能再吃,或者要少吃了,西瓜是夏季解暑利器,在炎热的天气里,食欲全无的时候,啃上一个西瓜就吃饱了,但出伏之后的西瓜还是要少吃一些为佳。一来西瓜是夏季的产物,这个季节再吃口感已经变了,二来出伏之后由于气温变低,暑气已经消散,但西瓜却是寒凉之物,吃多了之后很容易导致肚子不舒服,所以也就有了俗语:吃果不吃瓜。

出伏要讲究什么(农村老人说出伏要做到)(6)

最后一个不能做的事情是不能在熬夜了,炎热的三伏天由于气温高涨,很晚的时候依然会睡不着,所以夏季熬夜也就成为了常态,但随着出伏度过,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早睡早起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不能在像三伏天那样的熬夜,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