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位于云南省南部,古代是滇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清时为云南临安府治所在,经济文化发达,乃云南富庶之地,有金临安之称。点翰林、中举人、进士者众,如今尚保存有中国第二大孔庙、有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朝阳楼等大批文物古迹。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1)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2)

建水紫陶为建水特产,与江苏宜兴紫砂、广西钦州陶、重庆荣昌陶同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说到建水陶,与向逢春、王定一等制陶大师一起被载入史册的还有建水陶书画刻填等工艺的创始人卢咸顼。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3)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4)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5)

他就任建水知县,看到这地区吸鸦片的烟斗是用本地土陶制成,比较粗糙,没有景德镇的制品讲究。于是便用闲暇时间利用建水特有的紫土做主要原料结合景德镇的制陶工艺做出了烟斗坯子,在其表面画出装饰画,用雕刀刻出沟纹,再用白泥灌嵌于沟纹中抹平,请制陶艺人王永清拿到瓦货窑子中煅烧后再用砂石打磨,其紫红色的表面平滑如镜,光泽耀人,别有一番风味,建水陶所独有的书画刻填工艺也由此诞生。

注:下图为红河州博物馆馆藏建水王定一与叶子香合制建水陶烟斗。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6)

其后卢咸顼又请来家乡工匠,使用建水陶泥,结合刻填工艺,设计、制作花瓶、茶壶以及碗、盘、杯、瓯等各种器皿,使建水陶的产品更加丰富多彩,质量也日益提高。在他的指导下,王永清、向汝生两人联合张好开办起紫陶工艺品的作坊,生产烟斗、花瓶等紫陶工艺品,由此,建水陶工艺品开始问世。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挑选向逢春所制建水陶工艺品赴巴拿马参加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建水陶至此闻名于海内外。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7)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8)

向逢春瓶

云南陶韵建水陶博物馆馆藏

光绪二十七年,卢咸顼调任宁州知州,在那里仿照火锅之形,利用蒸气能炖熟食物的原理,用宁州陶泥设计出一个“炖鸡瓯”,上面有盖,底部正中做一管道通入瓯膛,用时将鸡肉块放于瓯膛内,合上盖子,让蒸汽从底部由管道进入膛内将食物焖熟,食之味极鲜美。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带到建水送给与他共事多年的师爷。这个师爷同是与王永清、向汝生是厚交,又将这个“炖鸡瓯”拿给他们照样仿做,生产了第一批建水陶“炖鸡瓯”。因外形以传统炊具有别,人们都以为是仿照“洋货”所做,同时是用热气将肉淋熟,因此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洋淋”,也叫“淋锅”。相传后来有人以此锅烹饪天麻炖鸡进呈给光绪皇帝食用,使其大病得愈,得赐名汽锅,故此后统一以此称呼,一直传至今日。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9)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10)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11)

向逢春锅

云南陶韵建水陶博物馆馆藏

建水四大紫陶名家(景德镇人卢咸顼与建水紫陶)(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