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读书人最苦,十年的寒窗苦读,吃尽了苦头,遭受了无数的白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实现理想,去成就一番事业;其实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纵然有着过人的才华,那也是无济于事,毕竟在现实中没有机会,这也使得很多的读书人,他们一辈子穷困潦倒,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而然充满了忧愁,也显得异常孤独。

陈子昂眼中的孤独(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1)

初唐诗人陈子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明明自己很有才华,可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始终是没有机会,这也使得他感慨万千,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首诗就写得很孤独,把当时的感受,还有那种无奈,以及人生的委屈,全部写进了作品中,也就是这首大名鼎鼎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愁,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还有骨子里的悲痛之苦。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眼中的孤独(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2)

诗人的这种孤独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是很难以理解,会认为诗人太过于张狂,要知道这世间有才华的人多的是,如果这样的想的话,那就太过于肤浅了;陈子昂过人的才华,在那个时代无人能及,毕竟对于读书人来说,还是希望有一个够大的舞台,让自己去尽情挥洒,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诗人处处碰壁,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机会,这也使得他无比的忧愁,也非常的伤感。

陈子昂眼中的孤独(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3)

陈子昂,字伯玉,初唐著名的诗人,公元661年生于梓州射洪,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射洪市,诗人有远见,也有着远大的抱负,多次上书言事,但是被武则天反驳,屡屡遭受打击,这让他心灰意冷,以此于后期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在这首《登幽州台歌》中也是悲从中来,道尽了一生的委屈,读来也是令人唏嘘感慨不已。

陈子昂眼中的孤独(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4)

那这首诗写得也很巧妙,诗人把内心的悲痛之苦,还有感伤之怀,用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从而使得这首诗处处充满了忧愁,每一句都感人至深;尤其是第一二句还是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诗有着一种独特的力量,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无奈,即使是有着过人的才华,可依旧还是无济于事,这也造就了诗人的孤独。

陈子昂眼中的孤独(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5)

前不见礼贤下士的圣君,后不见求贤若渴的名君,这也是我最大的悲哀,身处在这么一个时代,即使是有着过人的才华,那也是没有用武之地,在这里诗人很委婉地批评了武则天,认为她不重视人才,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可见诗人还是比较敢写,也比较敢于说真话,仅仅是这一份勇气,那就值得我们肯定。

结尾最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再次更为深刻地描写了当时内心的孤独,还有那种悲痛之苦,也就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现在我只能是独自哭泣,面对这苍茫大片,面对过往的人生,我早已是泪流满面,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在这山谷中哭得酣畅淋漓。

陈子昂眼中的孤独(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6)

陈子昂的悲痛和孤独,并不是由于诗人的无能,而是由于身处在那个时代的无奈,一个人有才华的人本身就很高傲,想要建功立业,去实现人生理想,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并没有那种机会,也没有给他提供舞台,这也使得诗人悲痛万分,终日忧愁不已,所以才能够写得如此感人,每一句都很孤独,读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