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 增强教育的引领支撑和服务贡献能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

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 增强教育的引领支撑和服务贡献能力

——学习贯彻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作者 杨国良 云南艺术学院

2015年1月、2020年1月,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对云南的高度重视、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对云南工作的大力支持,为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的引领支撑和服务贡献能力,为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从宏观层面看,需要从以下八个方面系统抓、落实抓、持续抓。

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机制,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要落实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抓好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健全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师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党建工作体系。实施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一流党组织创建工作。要以“五强五好”为主要内容,开展“云岭红烛.育人先锋”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党建工作。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目标,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关键,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要重视在优秀人才、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建带团建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坚持把教育作为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调整优化投入结构,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倾斜,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补齐教育短板。同时,逐步加大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人——艾思奇同志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特别是要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抓实抓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针对性和亲和力、时代感和实效性。要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三全育人”。要加快构建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评估督导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形成一体化育人格局。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促进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加快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推进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抓实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法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准确理解和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做实写好新时代素质教育这篇大文章。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挺进网络主阵地。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坚定教育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植根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建设民族性、地域性、开放性结合,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校训、校歌、校史的育人功能。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创建文明校园,培育优良的教育生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不断促进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要加快健全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公共资源进一步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一线倾斜。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建设。统筹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实施学校卫生厕所标准化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对边疆、民族和农村地区的招生倾斜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要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形成实质性突破。学前教育要在深化改革、规范发展上着力。义务教育要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质量上着力,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普通高中要在育人模式改革上着力。要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推动学分制改革,下大力气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要实施“云上教育”工程,推进“互联网 教育”和智慧教育。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建设,改革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治教。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落实政府、高校、社会、毕业生、家庭的主体责任,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协调联动的合力,发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推动就业的作用,促进高校优化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要加强新时代云南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建设区域教育辐射中心,打造“留学云南”品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与急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公派留学项目质量。

着力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创建工作,支持云南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支持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推动各高校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彰显特色,努力办出区域、行业、专业的一流水平。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实施高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多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

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健全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鼓励高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不折不扣将中央和云南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到实处。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鼓励他们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养新时代卓越教师。建立并完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体系。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有方法的教育管理者。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建立保障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法律地位的政策制度体系,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责任编辑 苏宇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