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等多个国家战略的出台,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发挥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节点作用。

中部地区总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6亿,经济总量超过了25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比例为11%、26%、25%。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之一的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大格局之中所具有的战略意义。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1)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腹地,长江中游,是我国地理几何中心,素有“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美誉,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此外,湖北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

湖北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下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辖县级市,常住人口约5775万。

2021年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12.94亿元,人均GDP达到了8.7万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7位,人均第9位。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2)

总体来看,湖北省作为中部省份,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工业底蕴,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在中部地区仅次于河南省,人均更是仅次于重庆,在中西地区排名第二位。

从经济发展质量来说,湖北综合经济实力在中部地区处于领跑地位,甚至在很多领域超过了一些沿海发达省份。

前不久,武汉都市圈成功批复,由此也成为我国第七个国家级都市圈。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全面推进,湖北经济还将保持更快发展态势。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3)

武汉

湖北将诞生第二个“宜昌”:黄冈

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来看,基本都是“一城独大”的发展格局,而湖北自然也属于这个范畴,从城市经济数据具体来看:

第一档(GDP为1万亿元以上):武汉;

第二档(GDP为5000亿元—6000亿元):襄阳、宜昌;

第三档(GDP为2000亿元—3000亿元):荆州、孝感、黄冈、十堰、荆门;

第四档(GDP为1000亿元—2000亿元):黄石、咸宁、恩施州、随州、鄂州。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4)

根据湖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支持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为龙头,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两大城市群,形成南北两翼,推动全省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城市,同时也是湖北综合性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内河港口城市。

宜昌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下辖5个区、3个县级市、3个县和2个自治县,常住人口402万。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2.7亿元,人均GDP为12.5万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人均第2位,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坐三望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5)

宜昌

按照湖北省规划,除了支持宜昌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外,还将支持建设成为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

目前宜昌依托优越水陆交通优势,重点打造绿色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最近两年先后有近20余个百亿级项目落户,发展潜力十分看好,大有赶超襄阳的趋势。

与此同时,未来在湖北沿江东部地区,未来有望诞生第二个“宜昌”,这个城市就是黄冈市。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6)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是鄂豫皖赣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铁路枢纽城市。

黄冈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下辖1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588万,是湖北第二人口大市,不过从城区建设来看,黄冈起步较晚,仅仅属于中等城市(城区人口50万—100万)

2021年黄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1.3亿元,人均GDP为4.3万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6位,人均第12位。

从黄冈的区位、人口、交通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等角度来看,黄冈综合经济实力还将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有望成为长江沿岸重要的工业型大城市。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7)

黄冈

根据湖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黄冈将充分依托武汉都市圈的释放的产业优势以及长江经济带的节点作用,同时大力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另外,根据规划,黄冈将建设成为综合型区域中心城市,并晋级成为II型大城市(城区100万—300万)。

黄冈将坚持工业强市的理念,重点打造医药化工、装备制造业、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新材料、智能家居、电子信息等八大主导产业,引领黄冈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昌未来城市群规划(湖北将诞生第二个)(8)

黄冈会成为下一个宜昌吗?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