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

日月潭位于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7.9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公尺,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潭拉鲁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3)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4)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5)

日月潭是台湾岛最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西部的南投县,是台湾省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

水面比中国另一个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却超过西湖10多倍。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

日月潭四周,点缀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内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遗骨。当地气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气温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胜地。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6)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7)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8)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9)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0)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1)

邵族是居任在日月潭的少数民族,被归为南岛民族之一族。邵族在清道光之前,在水沙连人拥有庞大的势力,在今鱼池、猫囒、水社、石印、芽埔和头杜等地形成六大社聚落,但是到了咸丰以至光绪年后,于汉人的入垦,加上瘟疫的肆虐邵族人,不但人口剧灭,也不得不迁移他地。

布农族为典型高山族群,自古散居于中央山脉两侧高山。父系氏族社会的布农族,分为卡社、峦社、丹社、郡社与卓社5 大社群,日前纳入日月潭国家风景区范围的信义乡潭南、地利、双龙三村,以卡社、峦社居多,地利村则加入丹社、卓社后代。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2)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3)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4)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5)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6)

区内依特色规划有六处主题公园,包括景观、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鸟、宗教等六个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殊景点,以及水社、德化社两大服务区。

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气温不高於摄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摄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7)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8)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19)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0)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1)

往游日月潭,若自嘉义乘搭专线汽车运往,只需一个多小时旅程。若自台北西站B栋搭乘国光客运巴士1833往日月潭路线、在日月潭站(水社游客中心)下车约4个小时10分钟。

环湖建有游览公路,道旁绿树成荫,宜行宜憩。但多数游者仍喜学古人“泛棹出渡”,深入各风景点去充分领略湖山风情。 “出渡”先上珠仔屿。小舟一荡开桨,人便直入琉璃明镜。上下天光,碧水粼粼,令人顿有凭虚凌空、飞入仙境之感。舟泊珠屿,上岛游览。这小岛昔日甚大,后因日本人建水电站而大部分被淹没,变得很小。不过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屿孤浮四面空”之旷朗。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2)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3)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4)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5)

简介日月潭(海外别一洞天日月潭)(26)

伊达邵社区是邵族原住民主要聚居地。假日的伊达邵社区是游客必访景点,社区商圈内有充满原住民色彩的艺品店、土产店、餐厅及旅馆。每年农历8月是邵族的丰年祭,此时到访日月潭,可欣赏邵族歌舞的迷人风情。

在日月村,有邵族原住民开的饭馆,还有琳琅满目、洋溢邵族风情的伊达邵商店街,游客可在此选购邵族工艺品。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人在旅途(on_the_tour)

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精彩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