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很多人都惧怕的生物,对蛇的恐惧根植于我们基因当中的。据研究称,在风餐露宿的史前时期,原始人就认识到这种生物很致命,遇到就会赶紧躲开,这种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基因代代相传,现代人即使不怕蛇,也不会去招惹它。动物也懂得趋利避害,遇到蛇也会躲避,某些有抗毒能力或者以蛇为食的动物除外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1)

女娲补天

蛇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也受到早期人类的崇拜,我国远古神话中的女娲、伏羲、共工、烛龙等都是人首蛇身,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形态。西方神话中也有法力极强的蛇发女妖美杜莎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2)

目前全世界蛇类近3500种,其中毒蛇650余种,毒性能致人死亡的有200余种,保守估计约有30亿人口的生存区域有毒蛇分布,即使在抗毒药物发展迅猛的当下,每年仍超过10万人死于蛇毒。在关于蛇的纪录片中经常听到一句,那就是:蛇是进化最成功的物种之一,它们遍及全球。但这句话明显言过其实了。

蛇类分布概况

蛇类作为冷血爬行动物,无法自己调节体温,因此受环境影响很大。蛇类最适宜温度是20-30℃,适宜湿度是50-70%,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限制蛇类的生存。热带亚热带地区是蛇类主要的分布区,如南亚、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我国南方蛇类比北方多,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写于湖南永州

已知分布纬度最高的蛇为极北蝰,可以生活在北极圈里。分布海拔最高的为温泉蛇,可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河谷与温泉里,南美的一种奶蛇也可以生活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山区。但全球仍有大面积的区域没有蛇类。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3)

蛇类全球分布图,深红色为陆地蛇类,浅红色为海蛇

由图可知,无蛇的地区主要为三类:

第一类:高纬区域-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约50°以北大陆和包括格陵兰岛在内的岛屿、南美洲最南端、南极大陆、冰岛、太平洋和印度洋高纬度海域、北冰洋、南冰洋。

第二类:中低纬度无蛇岛屿-新西兰两岛、夏威夷群岛、爱尔兰岛、。

第三类:特殊区域-大西洋

三类区域原因不同,我们分开来说。第一类高纬区域就是因为气温太低,不适宜蛇类生存,除了像极北蝰这种极度耐寒的蛇之外,其它的冷血爬行动物也很少。主要来讲讲第二类和第三类。

新西兰两岛、夏威夷岛为何没有蛇?

众所周知,新西兰是著名的无蛇国,由于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蛇,因此这里有很多不会飞的地栖鸟类,像新西兰国鸟几维鸟,呆萌的鸮鹦鹉。隔壁澳洲就是“毒蛇乐园”,为何新西兰没有蛇呢?夏威夷地处热带,为什么也没有蛇?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4)

几维鸟与鸮鹦鹉

目前最主流的说法是新西兰岛与夏威夷岛火山地震频发,火山灰质土壤中富含硫磺,不适宜蛇类生存。但我认为这个不是主要原因,因为马来群岛和日本群岛同样多火山地震,土壤也富含硫磺,为什么马来群岛和日本群岛蛇类这么多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下面这个。

离大陆较远,或与大陆隔绝时间太早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5)

新西兰岛在8500万年前就与澳洲大陆分离,此后少有联系,而日本群岛和马来群岛则在历史上多次与亚欧大陆连接,各种大陆蛇类经由一系列岛屿连成的陆桥扩散开来。而夏威夷群岛和新西兰岛离大陆太远,蛇无法进入,新西兰大蜥蜴又没有演化成蛇,现代航运发达之后又一直禁止带蛇入境自然因素人为控制相配合,阻止了蛇类的进入。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6)

钩盲蛇

原本大洋洲众多与世隔绝的岛屿也是没有蛇的,后来很多蛇藏在船里来到这些岛屿,比如关岛,入侵的棕树蛇几乎把岛上的鸟类吃光了。夏威夷也是百密一疏,一种形似蚯蚓的钩盲蛇藏在花盆里成功登陆夏威夷群岛并站稳脚跟。不过盲蛇太小无毒无害,可以忽略。目前美国公认的有两个无蛇州——夏威夷州阿拉斯加州,严格来说就一个,因为夏威夷海域有海蛇。新西兰虽然没有蛇,但更可怕的老鼠已经泛滥成灾了。

爱尔兰岛为什么没有蛇?

爱尔兰岛不列颠岛离得很近,气候温暖适宜,英国都生活着几种蛇,为什么爱尔兰没有呢?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7)

目前可信的说法是:爱尔兰岛在一万年前才结束冰期,之前一直很寒冷,冰期结束之后又受爱尔兰海峡阻隔,蛇没能进入爱尔兰岛,不列颠岛的草蛇似乎也是外来的。既然爱尔兰岛都没有蛇,冰岛和格陵兰岛就更不可能有蛇了。

PS:网上关于爱尔兰冰蛇的故事纯属虚构

大西洋没有海蛇的原因

讲完了陆地上的蛇,再来讲海蛇。海蛇是由陆地上的蛇类返回海洋演化而来。大多数都是有毒的,钩嘴海蛇的毒性是氰化钠的80倍。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8)

海蛇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及澳洲附近,这里珊瑚丛生,水温适宜,降雨丰富,海蛇的饮用水来源于雨后海面停留的一层淡水。但大西洋中的加勒比海同样满足这些条件,为什么没有海蛇呢?

因为海蛇原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进入大西洋的四条通道只有一条能行。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9)

第一条:由太平洋经南美洲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纬度太高,水太冷。

第二条:由印度洋经南非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本格拉寒流阻挡,水温骤降,行不通。

第三条:由印度洋经红海-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进入地中海——红海盐度太高,降水少,会脱水死掉。

第四条:由太平洋中部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这是最新的通道,也是唯一可行的通道。

已灭绝的最强蛇类(令人恐惧的蛇类并非遍及全球)(10)

潜水员捕杀狮子鱼

自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后,加勒比海域便开始出现海蛇的身影,但数量少,难以站稳脚跟,直到现在,加勒比海依旧没有稳定的海蛇种群,随着海洋污染的加重,未来更没有机会了。但是另一种太平洋的生物却成功入侵到了加勒比海,那就是狮子鱼(蓑鲉)

由此可见,阻止蛇类占领全球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形,以及冷血爬行生物自身的缺陷。大自然真的可以将所有生物随意玩弄,存在了一亿多年的蛇类尚且逃不出大自然的手掌心,我们几万年历史的现代人怎可妄自尊大呢?

我是百科千寻君,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