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王雅晨 彭茜)大小各异的飞行器在摩天楼宇间穿梭,巨大的3D虚拟偶像缓缓低下头向你伸出双手,满街霓虹,照亮了仿生人绝望又倔强的双眼……

这曾是知名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笔下的2019年11月。由其著作改编的科幻大片《银翼杀手》中,数字朋克气息浓厚的2019年成为众多科幻拥趸心中标志性的“未来”。

一张图说明2022到2023的状态(拉快进度条给你剧透下未来)(1)

科幻电影《银翼杀手》剧照

在我们身处的“小宇宙”中,尽管科幻片中诸多想象还未实现,但未来已在”半路”上。

近日,在以“小宇宙”为主题的2019腾讯科学WE大会上,7位顶尖科学家带来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示他们刚刚捕获到的未来之光。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为人类更高幸福感而奋斗的时代正在到来

卡尔·琼是一名权威癌症免疫学家,他首创CAR-T疗法,通过唤醒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

这项疗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体内的一种白细胞——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它们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能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目前,这项疗法已成功应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并成功治愈了一名急性白血病复发的小女孩艾米丽。

每当交通瘫痪堵在五环时,焦躁不堪的你一定想过,如果我的车能飞起来就好了,赶紧飞离这拥堵的“城市停车场”。或许用不了几年,你的车就真的要起飞了。

腾讯还在大会上分享了名为“eVTOLs”的新型交通技术,以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混合动力飞行器取代汽车等交通工具。

一张图说明2022到2023的状态(拉快进度条给你剧透下未来)(2)

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剧照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珍妮弗·杰克逊带领团队发明了“地震层析成像法”技术,能像X光片一样透视地球内部影像,帮助人类深入研究地心高密度巨型异物,也就是地心“肿块”。

她的团队发现了两个大“肿块”—— 一个位于太平洋之下,另一个则藏在非洲大陆和大西洋之下。除此之外,还散布着其他小型“肿块”。这些地下“肿块”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和板块运动、火山运动有着怎样的关联?

不好意思,科学家们现在也还没有定论。如果能了解更多,未来就可能部署非常高密度的地震网络设备,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肿块”对其他行星可居住性的影响。

——一个深入探索宇宙的时代正在到来

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布赖恩·格林作为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通过弦理论推导出多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

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格林的论调并不陌生:“也许以后,会认为我们的宇宙并不是整个宇宙空间的中心,而只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

高能物理界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一直致力于研究宇宙中最神秘的中微子。中微子是目前唯一质量未知的粒子,极难捕捉和侦测,也被称作“幽灵粒子”。

王贻芳团队成功测出中微子的振荡模式,为人类揭秘宇宙本源开辟了新路径。

——一个通过人工智能为人类赋能的时代正在到来

科幻电影《机械姬》中的高智能机器人艾娃令人惊艳又战栗,谁也不能否认,未来每个人都要学会与机器人共处。

一张图说明2022到2023的状态(拉快进度条给你剧透下未来)(3)

科幻电影《机械姬》剧照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致力于融合人脑和电脑思维,借鉴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用类脑计算支撑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他的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

在“天机芯”的驱动下,一辆奇特的无人自行车在清华大学校园里转起了圈圈,好像一只乖巧的宠物狗,不仅能根据指令拐弯、加速,还会自动绕开障碍物、跟着主人跑。

施路平说:“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发展得已经很快时,我们的精神生活实际上没有同步发展。现在在智能时代发展类脑计算,让我们有机会向内发展,审视我们的内心。”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意机器实验室的霍德·利普森,则研发出自我建模的仿生群体“粒子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未来将可能拥有创造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甚至是拥有自我意识。

在他的实验室里,一个机器“人”被制造出后,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幼儿一样,要在多次模拟试错中进行自我模拟和自我建模,直到形成自我形象,最终学会在外部物理世界中执行任务。

现实中的2019年11月,经过了这场密集的头脑风暴,未来显得距离我们更近了一些。

“你我皆为星尘之子。每一个细胞,都书写着整个宇宙的历史。当你凝视自己,也望见了宇宙的轮廓。”这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一句名言。

无论向上看、向远看,还是向内看,让我们一起继续渴慕和探索共同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