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应该怎么刷权重(双11又见刷单了小甜头里藏有大隐患)(1)

日前,南京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午睡时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称有她的快递。刘女士最近并没有网购,她下楼取到的快递是一个放在鞋盒里的小香袋,而这种小香袋在网店8块钱可以买100包。

刘女士觉得奇怪,这样一包不值钱的小物件跨城送来,既耗费人力物力,又耽误自己的时间。

经记者了解,这种个人并没有消费却收到快递的单子属于空单。商家通过这种刷单的方式提高商品“销量”,从而诱导更多消费者来购买。“双11”临近,商家更是在10月份就提前做好“备战”工作,为“双11”的大丰收打好“排名”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来到南京建邺区朗诗国际菜鸟驿站,就刷单现象采访了圆通、申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

入行三四年的圆通快递员告诉记者,从入行就知道刷单行为。“我们会定期清理快递滞留件,打电话核实,这里面好多都是刷单的快递,有的连消费者本人也知道是刷单,他们多是商家店铺身边的亲朋好友;有的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人刷了单,这种一般是在店里买过东西,个人信息留存在卖家那里。”圆通快递员告诉记者,是不是刷单,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薄薄的小黑袋子里面放上足浴包、纸巾、香袋之类,单子上面备注着‘网点代签’等类似的文字。”申通快递员描述,“每个月总有几十单。”

针对网购刷单现象,记者采访了江苏宾至律师事务所律师卢东晓,他表示,刷单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物流资源,滋生了泡沫,也让大量的用户信息泄露。商家通过这种虚假交易吸引消费者,构成了法律上的欺诈。消费者发现这种情况,可以依据法律维权。第一,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举报;第二,消费者如果遭遇损失的话,也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作为市场监督管理的主体,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根据情况进行专项清查,加大处罚力度。

江苏省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产品时,尤其是注册平台会员时,要仔细阅读相关的隐私政策及条款,关注平台收集了哪些信息、使用在了哪些地方,做到尽量只提供必要信息。

消费者需要留心查询手机对App的授权范围。部分App会通过诱导的方式在消费者不自觉的情况下获得超出必要的授权,消费者要将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权限关闭。

此外,江苏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学习关注1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了解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当个人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积极采取行动,主动向个人信息保护部门或消费维权部门进行投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尹丹丹 孙海燕

见习记者 张雅倩 实习生 张睿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