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明治的概念,有相当长的时间都停留在各种不靠谱的印象中:《猫和老鼠》里有火腿有生菜的卡通版(通常会从里面变出一个老鼠夹子来)、英语课本插图中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抽象版(而且课本都是单色的)、小卖部里写着“三明治”但其实只是两片面包中间夹一层果酱的不着调版,等等。哪怕后来麦记肯记遍地开花,知道汉堡是怎么回事了;关于“正经的三明治长啥样”也仍然无从得知。

真正吃到像模像样的三明治,大概是在上岛咖啡或者类似的西式简餐店里。一旦满足了好奇心,也就对这玩意没什么兴趣了。不过现在想想,西方的“三明治”和中国的“炒饭”该算是一个路数:只不过是一种备餐方式而已。具体操作起来,食材繁简和品质优劣的变化,会带来千差万别的味道。所以“三明治好不好吃、爱不爱吃”这种问题,还真没法一概而论呢。

前两年喜欢日剧《深夜食堂》,第一部第七话是讲校园恋情被社会生存压力打败的故事,一起看剧的小伙伴哭得稀里哗啦像放屁一样,估计是把自己经历带入了,这种事儿外人没法劝。不过剧中教的鸡蛋三明治倒是很实用,又快手又好吃又高热量,于是就做了安慰他一下,并得到了五分好评。做法也简单:煮熟的鸡蛋切碎,用美乃滋(蛋黄酱)搅拌均匀后夹在切片白面包里,就是可凉可热的学生党三明治。如果恨谁,想让谁多长几斤肉;或者是既懒得用心却又想表现出一些人情味儿,建议选择这款快手三明治作饲料(笑)——零厨艺都能轻松搞定。

真正自己吃的话,有段时间特别喜欢赛百味的三明治,特别是出差在外、时间与选择都有限的时候,点一个6寸全麦的三明治,里面放上各种蔬菜、鸡蛋或鸡胸肉,要奶酪,再放上芥末酱或西南酱,吃起来非常快活。须知各种快餐中,赛百味的三明治无论在营养结构还是口味上,都和我的日常习惯最为相似。所以出门在外时,如果能找到一家赛百味,顿时会觉得安全感唰唰地往上涨。

三明治里边都有什么(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夹在里面)(1)

三刻出过一款香煎午餐肉法棍三明治,和赛百味的口味蛮像的,但脑洞开得更大,喜欢

自从习惯“自己下厨不求人”,三明治也喜欢自己做了。最开始常做的是scrambled egg三明治:关于“scrambled egg”找不到对应的翻译,反正就是把牛奶和鸡蛋打在一起,之后边加热边搅拌后得到的一种质地蓬松的炒蛋。由于一般会加黑胡椒,又常和奶酪搭配食用,所以味道很西化。而且scrambled egg没有固定形状,无论切片面包的形状和大小如何,都能适应得很好,这个优点本宫是很看重的(但本宫并不是处女座)。

三明治里边都有什么(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夹在里面)(2)

用迷迭香佛卡夏做的scrambled egg三明治

最近更常做的三明治是贝果三明治,这方面的喜好和小伙伴吱老师的推荐有关——这姑娘晒过几次贝果三明治的照片,三明治中太阳蛋那晶莹娇嫩得像要流出来的蛋黄,成功给喜欢溏心蛋的本人种了草。何况柔韧且微带甜味的贝果面包真的很好吃!于是从那以后,每当常去的一家面包店办会员活动,自己就会呼啦呼啦买一堆贝果面包冻在冰箱里,不定期拿来做早餐三明治用,配热热的抹茶奶或者生姜肉桂奶,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三明治里边都有什么(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夹在里面)(3)

和母上分享爱心早餐,母上也喜欢有流动感的蛋黄

对我来说,三明治要好吃,关键不在于里面放什么东西,而在于食材的选择。比如面包,一定要有朴素的麦香;比如鸡蛋,无论哪种做法,火候都一定要把握好,过老过嫩、过干过湿都不行;比如奶酪,要么不放,要放就得是没有淀粉之类乱七八糟东西的,乳香要浓,最好不用再制干酪等等。所以我做三明治,通常只放那么一两样食材,走极简路线。后来想想这大概是受《1Q84》中一段描写的影响:

Tamaru照约定做了三明治送来。切得小小的,正好可以一口吃下。青豆吃了几块。只是在黑面包里夹了黄瓜和奶酪,虽然极简单,却口味清雅。Tamaru把这种不起眼的饭菜做得非常优雅。刀工精细,能把所有食材恰到好处地切成统一的大小和厚薄。他知道按怎样的顺序进行操作。仅仅这一点,就能使饭菜的味道发生惊人的变化。

村上春树也是个食客,他笔下的食物若得到特写,往往带着感情。这种只放黄瓜和奶酪的黑面包三明治,自己倒是在刚读这本书时也试着做过,但那时不懂奶酪的选择,刀工也不好,做不出书中的“优雅”。或许过段时间买到好奶酪时,该去专门买些好品质的黑面包,重新做一次试试。

不过,复杂款三明治也是可以很好吃的,意识到这一点还是托小伙伴的福:在瑞幸新出了几款三明治之后,正好某天大汪饿了,就买了几款里面自己最中意的鸡蛋马铃薯三明治隔空投喂。这种三明治,以前在7-11买过同款吃,觉得清爽美味,果然大汪也喜欢,并在几天之后将同款三明治隔空投喂回来。

是带着人情温度的食物呢,所以抛开“不吃沙拉酱,外食NONO”的想法认真品尝,没想到竟然有惊喜:尽管薯泥里的沙拉酱有些腻口,全麦面包也是放了糖和油的,和吃习惯的无糖无油乡村面包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但这两样搭配在一起非常协调,可以小口小口地吃得更久。鸡蛋和马铃薯的香味一个细腻,一个质朴,同样是天作之合。最棒的是马铃薯沙拉里还放了豌豆,煮得并不软,是我喜欢的口感和味道。总之,说吃得心花怒放都不为过。

三明治里边都有什么(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夹在里面)(4)

真不是来给瑞幸做广告的……是真的很好吃哎

心花怒放,不仅是因为吃到了好味道的食物。最近总在尝试一些原本“越界”的食物和吃法:从去年重新接受面包这种主食开始,到试着买含糖的乐纯来吃,到今年竟然连巧克力都敢吃了,这些改变所反映出的心态上的变化,无不让人欣喜。就像《闲话挑食:成年人的特权》一篇中所说的那样,料理台应该是制造爱与温暖的地方,食物不该是我们的敌人。

三明治里边都有什么(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夹在里面)(5)

瑞幸的牛肉三明治也想尝尝^0^

吃一颗巧克力,喝一听含糖的咖啡,草莓吃到饱,晚饭喝羊汤,都不会出人命。没有任何可怕的事情因此发生——听说信任也是一个道理。

三明治里边都有什么(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夹在里面)(6)

纪念日发纪念照。前文说到赛百味的三明治也来个合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