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正上小学,成绩不好不坏,但有一个让人敬而远之的习惯,喜欢问“为什么”。你无法想象那种无休无止的追问,经常把博士老爸和“度娘”双双干死机了事。

儿子前天看到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一脸懵逼地问我,古代乐器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滥竽不能充数?滥笙是不是就可以充数?小小年纪,这都是些什么问题?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几十年来,十几亿中国人都觉得这个故事挺正常的,怎么就你事儿多?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1)

儿子好问,老爸就得好学,于是开始翻书,虽说弄得两手灰尘,不过事情基本搞清楚了。滥竽充数,与三个人和一把乐器有关。三个人是,齐宣王、齐涽王和韩非子,乐器就是久已失传的竽。那位说了,那个故事的主角南郭处士哪里去了?他就算个屁吧,放了就得了。这个故事负主要责任的是齐宣王,从史书记载来看,他虽然不是个千古明君,但也不是个混蛋。有几件事可以证明,齐宣王是个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贪图美食美色,为人宽厚随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有亲和力的领导干部。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2)

齐宣王最大的成就是“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兴于齐桓公,盛于齐宣王。史书记载,齐宣王看到远在西北贫困地区的秦国通过招贤纳士变得日益强大,于是不惜耗费巨资招揽天下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来,都赐给府宅(相当于免费公寓或经济适用房),能当官的使其当官,当不了官的,就让他们参政议政自由议论。

于是有数百上千人来到齐国,名人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儒家大师孟轲,他长住稷下30多年,《孟子》一书中经常有他和齐宣王讨论政事的记载。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人有真才实学为国效力,有人就是为了混吃混喝,南郭处士估计就是后者。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来?来了还不愿意离开?当然和齐宣王的性格有关,为人随和宽厚,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他就是郑板桥说的那种“难得糊涂”的人,两件事可以证明。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3)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是东汉刘向写的《烈女传》。钟离春,出于在无盐邑(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东平县,也是水泊梁山的所在地),生得奇丑无比以致于四十岁还嫁不出去。但人家无貌有才,听说齐宣王这人还不错,但就是整天前呼后拥一大帮人,声色犬马,歌舞升平,于是冒死请见齐宣王,历数宣王之错,力陈齐国危难四条。齐宣王感其忠诚,痛改前非,且不嫌其丑,封钟离春为王后,简直就是战国版的“灰姑娘”。

由此可见,齐宣王这个人事关国家大事一点也不糊涂。当然,宣王可能真的只是爱钟离春的才华,后来还是又纳了一个叫夏迎春的美女为妃,有国家大事就找离春商量,没事的时候就和迎春一起玩耍,这齐宣王真是人物,左右都摆得平,工作生活两不误。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4)

“稷下学宫”是战国百家争鸣的大本营,各个学派,各色人等,以如簧巧舌倾动人主为能事,人多嘴杂,朝堂议事,经常让齐宣王下不来台,其中有两个人最过分,一个是淳于髡,一个是孟子,经常在朝堂上指责宣王的错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孟子说,一个人把孩子托管给朋友,朋友没照顾好,怎么办?宣王说,绝交。孟子说,一个纪委的官员连自己的下属都管不好,怎么办?宣王说,撤职。孟子说,一个国家政事败乱,人民困苦,怎么办?齐宣王一听,卧槽,被套路了。但是人家就是修养好,也不生气,只是左看看,右看看,呵呵一笑,说今天天气好像不错哈。像这样的随和、宽厚的国王,怎能不招人喜欢,又怎么可能没人糊弄他。所以,像南郭这种人定然不在少数,齐宣王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是睁一眼闭一只眼罢了。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5)

宣王卒,他的儿子齐涽王继位,涽王与其父性格作派完全不一样。聪明而刚愎自用,好斗而秉权喜杀,较劲儿,眼得揉不得沙子。公元前301年正式即位,在位十七年,几乎年年都在对外战争。刚一继位就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子之之乱时,打败燕国;鲸吞富有的宋国;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自称东帝。

齐涽王刚愎自用,驱逐了当时的齐国相邦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使得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多面间谍苏秦在齐国上下其手,最终导致秦、燕、三晋五国大军伐齐,燕国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都,齐涽王仓皇出逃。后来,轻信楚王,被楚国大将淖齿杀死在家庙里。但是,这哥们也确实是个硬汉,据说是被淖齿抽筋吊在屋梁上,宁死不屈,大骂两天才死。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6)

齐涽王这种敢想敢干,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儿,估计早就看着宣王时代那些混吃混喝蒙事儿的谋士不顺眼了。但是,领导整人也不能太简单粗暴,那得讲究方式方法。至于为什么拿南郭先生开刀,那是因数南郭先生选错了乐器,他不应该玩“竽”这种要命的乐器。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7)

竽是流行于战国和汉代的乐器,《康熙字典》有如下记载:《说文》竽,三十六簧乐也。《周礼·春官疏》,竽长四尺二寸。《注》竽,管类。用竹为之,形参差象鸟翼。鸟,火禽。火数七,冬至之时吹之,冬水用事,水数六,六七四十二。竽之长,盖取于此也。简单解释一下:竽,是用36根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通高四尺二吋。为什么是四尺二吋呢?

用36根参差不齐排成的竽,形状就像一个展翅的鸟,应该是凤凰类的神鸟。为什么被称为火禽?凤凰浴火重生,另外,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朱雀所在南方五行属火,所以有火禽一说,易经八卦中,代表数字七。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8)

为什么冬至这一天吹竽?按照周代历法,冬至为一年最后一天,也是新年开始,八卦中以“复卦”代表,复卦又称“一阳来复”,六根爻中第一次出现阳爻,意味着这一天阳气开始上升,所以这一天按周礼应该吹代表火的竽。又因为冬至虽然一阳来复,但是时令依然代表至阴的水,水在易经八卦中代表数字为6。所以,7乘6就是42,按礼制竽的长度就应该是四尺二吋。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9)

但是周代的尺并不是非常准确的数,指的是男人双手并排的长度(女人双手并排的长度为咫,成语咫尺天涯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根据马王堆出土的竽高78厘米,用现在的标准换算不成四尺二吋也是正常的。

有点像现在的新年音乐会一样,周代的人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也要演奏乐曲庆祝,所以代表火禽、阳气的竽自然就是头牌乐器。《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等唱则诸乐皆和”。竽先吹奏,之后才是其他乐器合奏,可见竽之重要。

孔子对当时“礼坏乐崩”痛心疾首,可见礼乐在上层社会的重要。这么重要的节日,这么重要的演奏,竟然有人混迹其中,这对于“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齐缗王来说简直无法忍受。“上梁不正下梁歪”,“人生的第一个扣子要扣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调的都是领头的不能瞎糊弄。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10)

韩非子内储说上》的篇名为《七术》,是指群主驾驭和使用臣子的七种权术,其中一术为“一听”,就是“一一听取”的意思,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说明“一听”这个道理的,这样看来,是不是特别像一个“量身定做”的故事。

所以故事中的人物、道具都是有符号意义的,按理说战国的各种乐器中,比竽好糊弄的多得是,我如果是南郭先生的话,就会选择“击缶”。这个乐器大家都知道,就是拿根棍子敲个瓦罐,蔺相如就是逼秦王敲这个东西获得了荣华富贵。所以,韩非子选择五声之长的“竽”,自有其“礼制”上的考虑,他还特意在《解老》篇特意强调竽在“礼乐”中的重要作用,多少还是有些欲盖弥彰的嫌疑。

当然,后世为人所称道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其精妙大概也在于此。然在齐宣王规模宏大的乐队中,技艺不精甚至啥也不会的不在少数,但滥竽充数不仅仅是好听不好听的问题,而是严重的“失礼”事件,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拿南郭先生开刀也就不足为奇了。

滥竽充数,这么严重的“失礼事件”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真实发生过呢?那就轮到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学教授”、“学科创始人”一一韩非子登场了。

韩非子生卒年不详,据说他曾经与李斯一起问学于荀子,而荀子又是在“稷下学官”待得时间最长的老师,所以韩非应该就是与齐宣王、涽王差不多时代的人。韩非这个人说话结巴,文章写得好。但是韩非写文章有一个特点,观点一般都是自己的,但是举的例子有些史书有记载,更多的是道听途说的各种传闻,所以他的文章中经常出现“或曰”(某人说)“一曰”(另一种说法)这种含糊不清的说法,其实就是一个故事两个版本,主人公完全不一样。

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内储上》中,韩非直言不讳地说就是两个版本,一说是发生在宣王、涽王身上,另一说是发生在韩昭侯、申不害身上。

韩非为什么非要引用这个真假不定的故事呢?《韩非子内储说上》的篇名为《七术》,是指群主驾驭和使用臣子的七种权术,其中一术为“一听”,就是“一一听取”的意思,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说明“一听”这个道理的,这样看来,是不是特别像一个“量身定做”的故事。

滥竽充数是真实故事吗(为什么滥竽就不能充数)(11)

所以故事中的人物、道具都是有符号意义的,按理说战国的各种乐器中,比竽好糊弄的多得是,我如果是南郭先生的话,就会选择“击缶”。这个乐器大家都知道,就是拿根棍子敲个瓦罐,蔺相如就是逼秦王敲这个东西获得了荣华富贵。

所以,韩非子选择五声之长的“竽”,自有其“礼制”上的考虑,他还特意在《解老》篇特意强调竽在“礼乐”中的重要作用,多少还是有些欲盖弥彰的嫌疑。当然,后世为人所称道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其精妙大概也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