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近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大街上有一种过节的气息,熟食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中,还有各种水果清新的味道。出门在外的人,也会借这个时候回家探亲。

我们都只是在过中秋节,那么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1)

1

为什么叫中秋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种求佳节。这个时间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因此被称为中秋。

中秋节,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在我国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这本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是关于中秋最早的说法。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2)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的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乡之情。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3)

2

关于中秋节祭月、赏月

根据中秋节的来历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了民间,形成了一个传统的风俗节日。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4)

一直到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朝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中记载了江西的情况,“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侍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非常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然后再用瓦片堆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使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这种瓦子灯在广州潮汕也多见,有名烧花塔和烧瓦塔。将烧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火,在拜月结束后烧然。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5)

3

满月代表团圆

从祭月敬月到赏月玩月,从庆祝秋季丰收到合家团圆,从以吃月饼、赏桂花、为代表的节俗活动到斑驳陆离的美丽传说,中秋节的每一个方面都与团圆和月亮有关。在中国,月亮历来是人们寄托美好希望的象征,月中蟾蜍,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传说都能勾起人们对月宫世界的丰富想象。

明代陶宗议的《西湖游览志余》提到:“八月十五谓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团圆”二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价值观,“花好 月圆 人长寿”是中秋节亘古不变的节日主题,每个华夏子孙此时都会想念亲人,祈求团圆有时。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6)

中国古代三年一次的球阀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林黛玉曾经在《红楼梦》第九回对贾宝玉笑言:“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此来比喻科场得意,亦反映了古代人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在春节和中秋节中,团圆的主题同时以浓重的形态有所体现,这种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节日心理,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它潜藏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底蕴深处,并且根深蒂固,流传甚广,成为中国民俗中极富有特色的人文魅力,更是生发和集结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的巨大价值体现。

明清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加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等,构成了普通民众中秋节习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3

中秋节的习俗

赏花灯

中秋节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中秋节的玩灯不像元宵那么热闹正式,它主要集中在小孩和个人之间。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了中秋夜的习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万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7)

在广州和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等活动。什么意思呢?树也是竖,是将灯彩高高竖起来的意思。这种游戏活动多见于小孩子,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竹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横挂在短杆上,再竖起于高杆上,彩灯闪耀,为中秋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有各式各样的彩灯,如芝麻灯、蛋壳灯、稻草灯、鱼鳞灯和鸟兽花灯等等,令人称赞不已。

赏月

中秋佳节,在全国各地最为普遍的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在中秋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也就是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在一个大桌子上摆放月饼、西瓜、苹果、李子和葡萄等各种水果,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8)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非常盛行。唐代开始,赏月成了中秋最重要的习俗,这主要是因为诗歌的推动,那唐代诗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写月亮呢?比如说经典作品《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因为赶考、参军等原因,唐代文人常常游历在外,诗人把月亮当成了审美对象和情感寄托。随着诗歌的流传,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月色了。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加盛行,《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当到了中秋节这一天,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稠挂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会登上楼台望月。甚至有富贵人家会在自己家的楼台上赏月,摆上美味的食品摆设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9)

明清之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明初,南京还有望月楼、玩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明亡之后,渐渐衰落,后人作诗:“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10)

满月也有“团圆”的寓意,中秋赏月的人多了,到了宋代,中秋节慢慢就成了团圆节。最有名的诗句,便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时,苏东坡还写过一首关于月饼的小诗,这说明宋代人已经开始吃月饼了。

4

自古以来,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外,还有观潮、赏桂花、饮桂花酒、烧香祭拜、舞狮子、爆灯、放天灯、猜灯谜等等,现在一些地方保留着当地特殊的风情。并不是全国各地都这样。与此同时,做月饼和亲戚朋友之间分享月饼这个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续着。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圆形象征着圆满和团圆。因此,在节日期间,一家人一起分享和吃团圆的月饼代表着家庭幸福和谐。

而每家每户相互分享月饼,代表着将这种美好的而祝福送给别人,代表着家庭团圆。

中秋佳节都有什么传统文化(中秋佳节从民俗文化中)(11)

而关于吃月饼,这不只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商业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明代就有,是作为送礼用。明代对月饼的记载,几乎都和送礼有关系。在明代晚期,商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交易行为频繁了,送礼的事也就多了一些商品经济的气息。

而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中秋时节,一家人对着天上的明月,观赏祭拜,思慕亲人,期盼团圆。这种情节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最终归宿。它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命脉,必须得以继承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