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内容。《经》是全书的核心,《传》是解释《经》的。一般认为,《经》是周文王和周公著的,《传》是由孔子及其门生在《经》(又称“十翼”)后加的注释。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总共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六十四卦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重叠演变而来,共三百八十四爻。每个卦有六个爻,爻分阴、阳,阳爻简称“九”,阴爻简称“六”。卦爻从下而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每卦的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起说明题意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其内容按六爻的顺序排列。

《传》共有十篇,分别是: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和杂卦十篇。古人把这十篇叫做“十翼”,意思是给《易经》插上了翅膀,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

彖传(上、下):对卦名和卦辞的注释,整体上来讲这一“卦”的总体概念及其意义。

象传(上、下):对卦名和爻辞的注释,从每个六爻卦内局部(三爻卦之间或每个爻)情况来解释其具体意义。

文言:因为“乾坤易之蕴邪”,乾、坤两卦是产生《易经》六十四卦的基础,此传主要就是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

易经中的蒙卦与古代生活(经和传易经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1)

系辞(上、下):是对《易经》的整体评释,主要讲为什么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经》的世界观,并通过具体的举例讲解了易学的世界观以及如何利用易学知识指导我们日常的客观实践,它是“十翼”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字。

说卦:解释组成六十四卦的八个经卦各自的具体含义的。

序卦:解释六十四卦的发展规律性的,只要我们遵循这个规律办事,将无往而不胜。

杂卦: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排列成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象中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易经中的蒙卦与古代生活(经和传易经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2)

经和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