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创业公司,当时有一个业务需要搭建数据库自己存储数据,

但是公司研发资源有限,我就在研发老大的指导下,自己买主机当服务器,自己搭建数据库系统,

当时看来和我的工作完全不相关,但是前两年我到一家独角兽公司转行做商业分析的时候,之前积累的数据库知识帮助我迅速接触了核心业务,并且一年的时间进入到总裁办协助最高层做决策,同时又学到了更多顶层思维,形成了正向的增强效应。

现在的阶段要多积累人脉,多充电,为以后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有个词叫滞后效应,马上需要建立的认知是,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件,要建立耐心,学会从更远处找原因,学会看到更大的图景。

对我们能够干预的事件,不能假设别人有耐心,要尽力增加确定性,减少滞后效应带来的震荡或者混乱。

欧文费雪说:收入是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取得的成就也一样,事件与事件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越遥远的事件对现在的影响衰减性越强,所以我坚定的相信,我目前取得的成果是某些长期稳定的生活习惯积累形成的。

超市行业,是一个入门门槛很低的一个行业。有文化的人可以做,没文化的人也可以做;简单,零售的本质就是卖东西,就是低进高卖,非常简单,但是零售死亡率却很高,要不活得远不如别人。

滞后效应,超市见效慢。

今天超市中,行业的领导者,都是经过10年至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沉淀。

比如:河南 许昌胖东来,今天连雷军都去学习的超市,是在1995年创立的。

把时间轴往前推到2000年初,胖东来开始学习家福乐,像素级的拷贝学习。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方面,用个手机就能拍可以的,用相机拍照后还要导出,重点是家福乐是不给拍照的。

胖东来就像潜伏者一样的把家福乐的卖场的布局、陈列、管理全部搬到自己的店里。

接下为,胖东来在学习家福乐经营的基础上,都是做慢工出细活的事。

(1) 抓服务。你到胖东来的店里,你感受到的服务是全面、体贴,但很自然。

(2) 抓商品。在信息不对称的2000年初,他们已经开始跨区域自采,把商品进入到这个4、5线城市。

(3) 立文化。胖东来的“爱”文化。胖东来的员工的工资是全行业最高,同时,周二胖东来全系统闭店休息。这些都是行业首创。在大家觉得招不到年轻人的时候,胖东来的员工年龄普遍都不高,包括清洁工。

(4) 变化快。市场变化快,胖东来学的也快,内化能力强。

胖东来把自己公司的培训资料统一放到自家的官网上,同行想学习都可以上网。看胖东来的资料,至少比同行业的人能引领行业1-3年。他们公司出国学习是常态,科技技术引进的非常快。主动拥抱科技的开放态度,让超市行业每年像“朝圣”一样去参观学习。

胖东来今天的成功,先认清“滞后效应”,坚持把事做对;

减少滞后,专注学习,增加经营确定性;

减少滞后效应引起的震荡,先把员工的工资加上去,短时间费用增加,但同时提高对员工的能力要求。

进步速度越来越慢的效应(滞后效应---为什么我们的努力没有立刻得到回报)(1)

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庄稼汉,三年手艺人,十年学会一生意”,就是滞后效应。

种庄稼,需要经历四季,才能知晓春种秋收。

学手艺,需要一万小时,也就是三年刻意练习才能有所建树。

做生意,因为变量更多,往往需要十年周期,方可洞察供需关系变化的长鞭。

这几天在给新公司做宣传片,深深感觉的过去的那些当时觉得无用的东西很多都排上了用场,当时稀里糊涂学的动画,让我能做出简单的动画效果,当初学的广告让我知道怎样的布局是合适的,当初学的文案写法让我能思考怎么样的slogan是合格的当初到底层去跑业务让我有把方案落地的能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当初埋下的伏笔。

虽然现在的我处于每天学习的状态,但是还没有在工作和生活上产生质的飞跃,让我感觉到焦虑,其实这也是学习有滞后效应带来的现象,我现在应该学会“延迟满足”,不要焦虑。

金融学上的“贴现”,其实就是在面对滞后效应时,不愿意延迟满足,所以会对“现在就要”的东西给出折扣,也就是贴现率。

滞后效应用在日常管理中“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时候,奖励一定要及时,避免滞后效应把奖励应该带来的刺激效果完全给稀释掉;处罚反而应该相对滞后,给被处罚者以马上改正的时间,否则说罚马上就罚了,那他就破罐子破摔,反正都已经罚了,那我就这样烂下去吧。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二维世界,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准确的说,加上时间的概念是一个四维空间;因果链条、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构成了一个三维系统,加上滞后效应这个时间维度就成了一个四维系统——哦,我们升维了。

进步速度越来越慢的效应(滞后效应---为什么我们的努力没有立刻得到回报)(2)

滞后效应会让目光短浅的生物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情绪大幅波动,而作为一个有理想且大概知晓该如何追逐理想的人,就要把目光望向更长远的地方,直接越过滞后效应产生的这些山峰和山谷,看到那个潜藏的未来的可能。

由于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因为把自己置身在强势的一方,会更加有安全感,更感觉自己在有利地位。

所以在强势已经产生时,即是有人知道那个观点是错的,也会因为怕受伤害而选择沉默,事中处理是最不明智的,应该在事情刚刚发生还没产生势能的时候即时发布正确的观点,或者势能已经形成,则在势衰的时候扭转局面!

而因为存量的缓冲,以及流量的缓慢,“滞后效应”带来的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无处不在。

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有一定的“潜伏期”,让我们难以从症状追溯病因;

从播种到收获,有长时间的“耕耘”,长到让我们怀疑努力是不是一定有收获;

从投资到回报,会有漫长的等待,让我们无法快速验证自己的判断。

很多人考试时候在想,当时我多背背这道题就好了;如果年轻时在努努力,不发牢骚,生活可能就比现在更好了。

现在的你正是过去的你决定的呈现

未来的你也正是现在你的付出决定的

你今天的结果是三年五年前决定的

你未来三年五年的结果是今天决定的

每个人现在呈现的样子,都是自己过往所有经历的叠加。

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的身材是你的实力,更是你赋予生活的模样。

思考是永远无法让别人代替你进行的学习过程。

进步速度越来越慢的效应(滞后效应---为什么我们的努力没有立刻得到回报)(3)

我朋友做货运代理业务,变量是客户和业务种类的数量,目标是想办法增加这个数量实现利润增长。

但在开发产品、寻找客户、营销与实际业务发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差。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来一套“压茬运营”的产品和客户开发策略。

1、认识到我们增加产品和客户的努力,部分会成功、部分会失败,现有的业务也会自然和意外的衰减和消失,所以要大量研发和营销,努力提高成功率,保持源头活水不断流入。

2、研发和营销努力与结果有时间上的滞后性,所以要不间断地进行。用种庄稼来比喻,就是春小麦、夏小麦、秋小麦、冬小麦都要种,保持一年四季有饭吃,这就是“压茬”。

3、努力保持和强化成功结果,判断失败案例选择放弃或更新,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刺激团队成员思考和行动上的流动,让组织结构和能力也随业务变化不断更新。

4、这种因果链的滞后效应,在佛学中有相应的说法,就是《唯识学》所讲的“异熟”。

“熟”指瓜熟蒂落,果报显现;“异”指滞后性和放大性,包含了增长回路和滞后效应。

无意中,系统结构模块,与佛学形成了呼应。

“滞后效应”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它能通过量变而最终实现质变,只是这种变化需要长时间耐心等待。

就像如今的亚马逊,它能成为我们如今看到的伟大公司,都是源于贝佐斯创业至今那么多年来所经历的各种事情,而不是它前年做了什么正确的事情。

只是在产生质变之前,我们是否能坚持自己所做的事情,即便短时间没有看到回报却依然不放弃呢?

“滞后效应”也有消极的一面,毕竟整个过程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个过程就像是“黑箱”,我们不清楚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此,我们就要消除这类负面滞后效应带来的影响。

比如绩效考核这件事,不能等到每次考核了才去告诉员工他们表现如何,这就太晚了,要减轻这类滞后效应的影响,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向员工反馈他们的表现,这样在考核时才能“没有意外”。

进步速度越来越慢的效应(滞后效应---为什么我们的努力没有立刻得到回报)(4)

成龙说你看到成龙的今天,没看到成龙的拼命与放弃休息与亲人相处的时间;你看到周杰伦的成功,没看到其他同学在玩游戏而他在练琴、写曲子。

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有可能在遥远的过去开始的布局与努力。

现在的不成功是过去很多个不在意、不努力的结果;若未10年的自己选择,投资自己的身体与头脑,让自己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康的体魄、职业化的素养、努力建立连接的人际关系。未来的工程,可能就在某次不经意的弱连接中。人比其他生物强大的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目光长远”。

牛人比其他普通人强大的点也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目光更长远,同时管理好了自己的欲望,不会总是及时行乐。

不管做人还是做企业,重要的不是做大事,也不是扬名的风光,而是按部就班,把小事做好,把细节处理好,把风险把控好,防治灰犀牛,不给黑天鹅机会,一步步爬到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