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文图

今年欧洲杯小组赛丹麦与芬兰之战中,丹麦球员埃里克森突然失去意识倒地,医务人员迅速进场为其心肺复苏,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除颤。被担架抬下场时,埃里克森已经恢复意识,并在送医治疗后脱离危险。

这一惊魂事件中,AED设备起到关键作用。因为对心脏骤停急救效果明显,AED被不少网友称为“救命神器”。那么,AED到底是何“神器”?普通市民有没有必要常备一台AED?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培训部副主任费夕丰,他长期从事急救培训工作,对AED的使用了如指掌。

aed 什么情况下用(普通市民有没有必要常备一台)(1)

费夕丰(中)讲解AED的使用方法

AED不能自动救命

AED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简称,中文译名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按照百度百科的介绍:这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使用AED的经历,因此在本届欧洲杯医务人员用AED救活埃里克森之后,不少人认为AED可以自动救命,就是只要把电极片贴在胸部指定位置,按照语音提示等待充电,一按电钮就可以把心脏骤停的人救活。

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费夕丰首先解释了AED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突发性心脏骤停中80%都是室颤导致。在室颤的情况下,心肌会出现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不能输送血液,相当于发动机空转不提供动力,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死亡。AED便于携带,可以在室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电击除颤,因此被誉为‘救命神器’。”

为什么AED不能自动救命?费夕丰表示除颤只是救援的第一步:“AED完成的除颤,实际上是让心脏的颤动停止。之后要马上通过心肺复苏术,让心脏恢复跳动,这个关键步骤AED是无法完成的,只能通过人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急救心脏骤停的患者,胸外心脏按压要一直做到120救护车到来或者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手,所以AED不能自动救命。”

普通人没必要常备AED

了解了AED的工作原理后,普通人有没有必要常备一台AED也成为了市民关心的问题?实际上从今年欧洲杯AED抢救埃里克森的成功案例之后,已经有部分网友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号召好友们一起购买AED。记者曾点开了一个链接看到,AED的价格并不便宜,将近1.5万元。

aed 什么情况下用(普通市民有没有必要常备一台)(2)

网友号召团购AED

对于网友们的这种做法,费夕丰认为值得商榷:“其实普通人没有必要常备一台AED,首先这个机器需要一定的操作培训,刚才我也说了AED除颤只是其中一步,更重要的是会心肺复苏术,如果不会心肺复苏术,买了AED也不一定能救活人;其次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一般发生心脏骤停,大多发生在人员聚集或者剧烈运动的场所。除非你家里有心血管疾病严重的患者,否则AED基本都是摆设,使用机会很少。”

哪些地方应该常备AED呢?费夕丰认为除了现有的车站、码头、机场等重要交通节点之外,运动场所和居民聚集区也应该考虑其中:“从120急救的情况来看,很多心脏骤停发生在运动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15年,重庆歌手润土就是在球场踢球的时候发生了心脏骤停,如果当时球场有AED,第一时间进行了除颤,他有可能被救回来!所以我认为运动场、运动馆、游泳馆等运动场所都应该配备AED。另外,老年人大多有心血管类疾病,老年人较多的居民楼、小区也应该考虑配备AED。”

如果确实“不差钱”,那么什么情况可以常备AED呢?费夕丰建议:“经常剧烈运动的爱好者,比如一起踢球、一起打羽毛球、一起跑步等,可以多人常备一台AED,要活动的时候就背出去。当然,使用的前提还是要学习心肺复苏术。据我所知好多长跑爱好者已经考取了AHA(美国心脏协会)颁发的HS国际救护合格证书,这些人就能很好的使用AED了。”

正确使用AED很重要

AED作为一种会发出电击的医疗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何正确使用AED一直都是费夕丰培训急救课程时的必修课。

费夕丰表示AED在使用中有两个时间点非常重要:“第一个时间是施救者按照AED语音提示,将贴片贴到被救者身上的时候,这时机器会分析心律,判断是否需要除颤,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要接触被救者的身体,避免影响分析结果;第二个时间点是AED确认需要电击除颤的时候,当AED提示充电满了以后,施救者一定要确保被救者身边没有人!因为一旦有人接触被救者,也可能会被AED放出的电击晕,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在AED完成第一次除颤之后,施救者就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术,费夕丰表示这个过程也有注意事项:“施救者在做胸外心脏按压的时候,不用把电极片撕下来,只要跟随AED语音提示,按照机器发出的“滴、滴、滴”的节奏,做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即可。2分钟后,AED还会通过电极片再次评估心律,看是否需要第二次除颤。如果评估结果是需要,那么又要按照之前说的两个要点,远离被救者的身体。”

在采访的最后,费夕丰发出了一个倡议:“我希望每个成年人都能掌握心肺复苏术,这样即使有人发生了心脏骤停,身边人第一时间施救,即便现场没有AED,等到医务人员来了用车载AED除颤,都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