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介绍了教育部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规划司表示,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此外,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从国家发展需求来看,未来90%的高校都应该转向应用型”。因此,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转型势在必行。但具体来说,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很多高校目前还处在探索转型思路、目标和路径的阶段。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加速转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1)

“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在物流和流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近日,北京物资学院率先明确了办学思路、转型目标,并积极探索转型路径。

紧抓机遇 不负使命

那么,如何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强化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特别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北京物资学院以服务冬奥会物流等项目入手,不断强化该领域的服务能力。

通常,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激烈的角逐以及赛场上的欢笑与失意,却忽略了赛事背后庞大的物流服务与物资储备,也正是依靠这些专业的物流服务,才为奥运盛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比赛场馆、冬奥会村、新闻中心等场所集中分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计划使用24个比赛场馆,其中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的比赛相对集中在3个赛区: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

针对多场馆、多赛区的特殊物流保障需求,北京物资学院与北京奥组委物流部商定了战略合作备忘录,确立了共同的合作目标,明确了未来的具体合作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北京物资学院将协助完成冬奥赛事的相关物流工作,保障冬奥赛事的顺利进行;将专业知识与工作需求相结合,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专业能力,并为研究生顺利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创造条件,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据介绍,学校对冬奥会物流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和折子工程,责成专门部门办理,并强化与冬奥会物流部的日常沟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自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北京物资学院校领导多次带队前往奥组委物流部调研并洽谈合作,冬奥组委物流部负责人也多次到北京物资学院进行交流座谈。2019年4月,何明珂副校长带队赴北京奥组委物流部调研。

2020年7月,刘军校长带队调研并洽谈合作,在调研交流会上,奥组委会物流部部长李燕凌提出,希望在奥运物流遗产发掘、疫情防控、政府采购模式创新、奥运物资管理、奥运实习生培训等方面与学校展开合作,更好发挥学校社会服务优势。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加速转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

刘军校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冬奥会的物流服务支持工作,将其作为折子工程进行重点推进,并与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充分融合,建立了与奥运会服务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希望通过参与该项工作,拓展服务渠道,体现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助力2022年冬奥会顺利召开。

2020年1月,冬奥组委物流部李燕凌部长一行来到学校再次就冬奥会赛事实习生培养工作进行交流座谈。其实,北京物资学院早在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之际就积极参与了物流实习生培养、志愿服务等工作。何明珂副校长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优化选拔机制,完善校内培养方案,配合北京奥组委物流部完成好赛事实习生的培养工作,更好地实现赛事实习育人的任务,为2022冬奥会做出贡献。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加速转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3)

应用思维 结果导向

2022冬奥会是国家战略,北京物资学院高度重视冬奥会赛事实习生的培养工作,为更好地服务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筹备工作,学校及冬奥会奥组委多次学习交流,积极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相关工作与赛时实习生的合作方式、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激励机制、思想教育、体能训练、专业知识学习、论文选题等相关工作。

据校方介绍,在物资学院2019级研究生中,有十名“特殊”的研究生,他们是2019年9月底从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院组织展开的第一批冬奥会赛事实习生选拔工作中选拔出来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据校方透露,接下来,在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学校还将展开第二批冬奥会赛事实习生选拔工作,以便服务2022年冬奥会正式比赛。

另外,针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物流保障项目,北京物资学院为这十名研究生拟定了研究课题,即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计划使用的24个比赛场馆的各级物流设施、物流通道等全物流要素进行系统建模,模拟实际物流系统运行状况,指导实际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作管理。北京冬奥会物流系统仿真使用的建模方法有排队理论、Petri网、线性规划等。这些研究主要用于奥运物流系统演示、物流人员培训、物流系统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特殊场景(开、闭幕式)物流需求模拟等。

最终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研发透明化SCADA管控平台,为决策方提供一体可视化的情况可视与方案推演平台。二是,构建冬奥物流标准化岗位SOP培训技能仿真训练系统。在场地与系统实际完成之前,针对岗位的认知与操作能力进行认知培训,并利用三维仿真构建全景物流运作环境,让以志愿者为主的工作人员模拟实际运作,尽快熟悉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据悉,本课题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截止2021年完成。

直面挑战 勇追梦想

近期,按照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以深化冬奥会物流领域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及知识管理工作为目标,以奥运志愿者培训为重点,北京物资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首先是强化了志愿者的前期专项培养工作,积极组织其参加各类培训工作,拓展视野,为参与冬奥会物流服务奠定基础。

同时,物资学院积极组织专家,针对冬奥会物流系统仿真和采购政策等领域的具体需求开展前期预研工作,并与相关企业积极合作,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冬奥会物流遗产总结方面,学校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以陆华教师为主的课题组参与了物流领域遗产报告的撰写工作,并完成了2019年的专题报告研究工作,重点描述了奥运物流的规划设计工作,目前正在开展2020年相关报告的整理工作。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冬奥会的服务中来,更加广泛地宣传奥运文化,物资学院和冬奥会物流部合作建立了冬奥会主题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9月17日,学校对外合作支部和宣传部支部共同组织了冬奥会主题党日实践活动,走进冬奥会组委会,实地感受奥运文化,并结合自身工作需要同综合部负责人进行专题沟通,形成了更加细化的合作方案,下一阶段,学校将组织更多人员参与到冬奥会服务之中。

北京物资学院40年的办学实践,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淀了大量的办学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全校师生员工满怀着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汇聚强大的内生动力。而冬奥会是目前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北京物资学院在集聚优势资源、拓展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将会做好对接服务,并在服务地方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贡献。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清醒认识到未来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双重挑战、打基础与上水平的双重压力、强内涵与扩规模的双重任务!”校长刘军明确道,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追求。当前,学校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让我们团结一心、乘势而上,用奋斗拥抱新时代,用实干开启新征程,共同创造北京物资学院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