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旧书不厌百回读)(1)

四大名著百看不厌

都知道读书有好处,但眼下还在坚持读书的人好像并不多。因为读书给你的好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水滴石穿,不知不觉由量变到质变的。

笔者便是一个受益者。小时候,由于身处农村,除了课本,几乎看不到课外书。班上偶尔有同学带来几本小人书和《故事会》之类的杂志,便玩起了“击鼓传书”的游戏,小丁看完,传小明,小明看完传小刚,等传到笔者手里的时候,往往缺头少尾,都跟晒蔫了的大白菜一样。就这样的课外读物,也不是常有的。毕竟同学们大都比较穷,能够每月拿几分到几毛出来买书的“土豪”并不多,几乎全是等着借书看的。

在如此环境下,笔者喜欢读书的习惯就此养成,之后,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只要看到有字的东西,都会停下脚步,认认真真地品读一番。

再后来,经济条件渐好,自己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

终于逮着机会看四大名著了。当然,这四大名著也不是笔者买的,还是邻居的儿子在外打工时买回来的,笔者去他家玩时,看到了,便天天缠着借。

最终,笔者借到了书,不过,按他的要求,看完一本再换下一本,而且还回去的那本,不能有任何污损,否则,下一部就没戏了。

这个时候,笔者才终于看到了真正的“书”。

四大名著都比较厚,拿在笔者瘦弱的手里,就像抱一块砖头一样吃力,但笔者常常被书中精彩的情节所吸引,哪怕累得手腕发麻,也在所不惜。

四大名著里面常有生僻字,实在不认识的,笔者就把他们抄下来,空了,就查字典,然后反复再抄写几遍,这样,又能认识不少生字了。

四大名著别看写得都很长,其实它们的“主旨”只有两个字。比如《红楼梦》写的是“兴、衰”,《水浒传》写的是“聚、散”,《三国演义》写的是“胜、败”,而《西游记》写的是“磨、难”。

说实话,四大名著中,笔者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最不喜欢的是《红楼梦》,《西游记》介于中间。后来一打听,很多男生都不喜欢看《红楼梦》,一天哥哥妹妹吟诗作对的,提不起精神,但很多女生却最喜欢看《红楼梦》。

后来,笔者终于买了一套精装的四大名著,一有空闲时间,就重读。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笔者又从四大名著里看出了新的名堂。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描写的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以弱胜强。如官渡之战,曹操用7万人马击败袁绍70万大军,宣告袁绍集团覆灭。战后,曹操很骄傲,说什么3个袁绍绑在一块儿,都不是他曹操的对手。但随后,曹操用号称80万大军攻打东吴时,孙刘两家联手,用区区5万人马就打得曹操丢盔弃甲,不是关羽手下留情,曹操也会步袁绍后尘兵败身亡的。此战之后,蜀吴两国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而且刘备的实力增长得更快,居然可以反攻魏吴,但最终为了给关羽报仇,他的70万雄师,就覆灭在了东吴的后起之秀陆逊手里,而陆逊的兵力仍旧只有区区5万。

如果从这三大战役里单单看出以弱胜强,实在太小儿科了,这里面藏着丰富的生成哲学。这种哲学完全可以借用到今天的我们身上。那就是,不管你今后混得多么有钱有势,都千万不要骄傲自满,妄自尊大,更不要抱着一定能灭了谁谁谁的决心。否则,必遭祸殃。

你越是强大的时候,越是要低调,越是富有的时候,越不要欺凌弱小,而是要“兼济天下”,共享太平。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从《红楼梦》里看出来,富贵荣华其实都是浮云,红得发紫就要烂了,富得流油也快“馊”了,只有脚踏实地、平平淡淡才是真。

而《西游记》和《水浒传》则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经历苦难,如果不坚持下去,最终都会失败。前面那句就不用解释了,后面那句话是说,如果宋江等人坚持反下去,纵算“革命”不成功,但也是快意恩仇,却非要“招安”,不落得个悲惨结局,反倒奇怪了。

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的“旧书”,指的就是经典名著,相信每重读一次,都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并反过来,把从书中看到的道理结合到自己身上去,就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让我们面对繁杂的生活却能过出幸福和精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