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我国有2000多个县,在5000年的历史演变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故事,独特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鲜活人物等,构成了他们的特色标签。

泾县:“山川清淑秀甲江南”

每当看到皖南、徽州……等字眼,在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漫漫山丘中的稻田人家、草堂书声、茶田小憩、蚕桑东篱等一幅幅古代美好生活画卷。

皖南,诗意生活的天然去处。在皖南有这样一个小县城,“山川清淑秀甲江南”,它便是泾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宣纸、宣笔,即来源于此,是中国宣纸之乡,中国宣笔之乡。

宣纸、宣笔,读书人的最爱,皆发端于此,可见,泾县自古便是人文之乡,明清两代,全县中进士106人,居全省第三。既有李白《赠汪伦》千古绝唱举世闻名的桃花潭,也有“大大茂林村小小泾县城”之说的皖南著名古镇茂林,文风昌盛名闻于世。

百强县泾县(皖南名县泾县)(1)

百强县泾县(皖南名县泾县)(2)

泾县溯源:“汉家旧县江左名区”

泾县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泾邑自瀛秦始置,封壤颇巨,今之石埭、太平、旌德皆其旧地;余始至入境,观山川之秀丽,人物之阜繁,土地沃饶,产植丰富,喟然叹曰:江左名区也。”(明嘉靖《泾县志》)泾县建制于秦,史称“先秦所建,汉则因之”。《汉书地理志》注:泾水出芜湖,县因水立名。建制以来,相沿至今。唐天宝四年(745),析置太平县(今属黄山市);永泰二年(766)始,渐次析置石埭(今石台县)、旌德二县。1949年4月24日泾县解放,隶属皖南区宣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更属芜湖行政专员公署。1956年5月属芜湖地区专员公署,1979年更属芜湖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2月改属宣城地区行政公署,2001年更属宣城市,隶属至今。

百强县泾县(皖南名县泾县)(3)

诗墨画卷:“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游历泾县,盛赞“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泾县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小桥人家,风景如画;

峭壁嵯峨、古树纷披的桃潭秀色;

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太平湖;

一望无垠、涛声阵阵的蔡村竹海;

茂密葱郁、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犹同颗颗珍珠点缀在泾川大地。

源于黄山北麓的青弋江,则宛如一条飘动的绸带,在万山丛中左右潆洄,自南向北奔腾而去,沿途风光无限,四时景色宜人。

百强县泾县(皖南名县泾县)(4)

百强县泾县(皖南名县泾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