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15年二建,18年考的一建和造价,都是一次过全科。

在考试过程中,中国学生对考试有丰富的经验,对二建也是一样的。但是二建的备考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许多人在毕业两年后,第一次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考二建之前,要多听听前辈的意见,这样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二建考试到底难不难(二建考试真有这么难吗)(1)

本人15年考二建的时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看书做真题,备考过程真是一头雾水。在网络上有很多培训广告,但是都要钱,就没参加。之后我们工地上别的单位的一位朋友也考了二建,报了班,后期给我所谓押题。

那时候押题很准,考完后发现押注大约有50%。最终成绩出来了,整个项目我都通过了,别人没有过,当时还怪不好意思。最后总结一下,押题很重要,但是不要只想着押题,自己努力一样重要。

我是18年考一建的,虽然有3年没考过证,但毕竟是二建,备考过程也算驾轻就熟。购买教材真题课件、看视频画书、做真题、第二轮、考前突击,一气呵成。

考了一建轻松了一天,第二天便开始筹备造价工程师的考试,40天的成本备考,更顺风顺水,考完感觉比一建好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出成绩,一建、造价全通过。

以本人三门考前准备考试为例,我觉得,努力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考试经验和套路也同样重要,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二建备考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一、弄清原因。为何要考二建?

1.挂靠赚钱?

2.领导者的要求?

3.其他人考我也考?

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考二建,对于考不考、能不能考过,意义更重大。

1)考虑挂靠

建议你不要参加考试,除非你没有社保。国控愈来愈严格,挂靠无可遁形,风险性大,投入大,收益低,赔本买卖劝告你不要做。

2)领导要求的

建议你不要进行考试,除非你愿意。领导层要求,自己不愿意,应一口拒绝,或者事先找个好台阶。否则考的不情愿,没考过领导还埋怨,这事费力不讨好,咱也不能做。

3)随大流

劝告你不要考试,除非你有天分。人家考你也考你,没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花时间,花银子,做了分母。如果你不学习也能过的,那就另当别论。

4)自己要考的,一次必过,除非你能持久战斗。

本人要考,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建筑工程行业的从业人员。即使不在一线管理岗位,考二建,也可以加强理论学习,为自己事业发展助力。二建考试需要大量的精力,没有强烈的内驱力和认同感,很难支撑这么长的学习。

而且,我建议你们要拿出一个必过的决心,去准备考试。古人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二建考试的困难并不大,再想一试,也必然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战线太长,疲劳作战,反而不利。

二、备考准备的建议。

本人通常建议二建考试备考的时间跨度是3-6个月,净用时约400小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二建备考,光说不练假把式,别人的备考分享看再多,也要自己动手复习。

以下,把复习二建、造价时的备考表推荐给你。

教科书中的一个真题。目的:全部使用。

一套录像课件。目的:视频跟学,后期押题。

彩色中性笔一套。使用方法:把不同年代的真题标注在教材上。

一套荧光笔。目的:在教材上标注不同教师的押题。

A4纸,计算器,铅笔,橡皮,黑色的中性笔,一些。目的:考前考试后。

三、备考过程建议。

以前写过文章,介绍了一建详细的备考流程,其实和二建的复习方法很相似:

三个备考阶段

四个记忆方法

400小时定律和112法则

考试政策趋势变化很大,二建实物考试难度不断逼近一建,给考试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也给考试带来许多变化。别只是听分享瞎掰了几句,抄小子学起来了,建议大家做实务真题,多听几个机构讲师的意见。

这是关于二建考试的建议。二建难不难,你有答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