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6日,清晨时分,几声尖锐的枪响划破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寂静。

昔日书声琅琅的校园沦为血腥的屠戮场,持续两小时的噩梦就此拉开序幕。在一片求救声和惨叫声中,23岁的亚裔留学生赵承熙手持双枪,残忍夺走了32条鲜活的生命。

从前途光明的大学生到手染鲜血的“刽子手”,赵承熙缘何会沦为恶魔?在那宛如地狱般的灰暗之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

赵承熙

格格不入的“怪胎”

赵承熙是韩国人,1984年1月18日在韩国忠清南道的安山市出生,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出了赵承熙以外还有一个大他几岁的姐姐。赵承熙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工人的收入一向微薄,为了节省开支,一家四口只能常年租住在某处半地下的小公寓里。

或许是想为子女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1992年9月,时年8岁的赵承熙跟随父母移民至美国,并随后在弗尼吉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森特维尔地区定居。

森特维尔地区有将近五万的韩裔移民,这对于初到美国的赵承熙一家而言无疑是最安全的去处,至少都是同胞,出门在外也能彼此有个照应。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2)

赵承熙

在森特维尔地区定居后,赵承熙的父母在当地开了家洗衣店,经过五年的打拼,他们终于全款买下了新房子。好事接踵而来,同样是在这一年,赵承熙的姐姐也顺利考入了普利斯顿大学。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最美好的方向发展,贫穷已经远离,幸福也正如约而至。然而很快,赵承熙的家人就陷入了新的苦恼中,而导致他们深感头疼的对象,正是赵承熙。

不知从何时开始,赵承熙总喜欢独自一人站在家门口,嘴里念念有词地嘟囔着什么,就像是在念咒一般。然而,这些还不是最让人觉得最反常的。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3)

赵承熙的家人发现,除了喜欢自说自话外,赵承熙在校内的举止表现也异于常人。中学时期,因为英语口语不流利,他上课从来不回答问题,也拒绝和身边的人有任何交流。

长此以往,性格本就孤僻的赵承熙变得越发沉默寡言,他对所有事和人都表现得很冷漠,俨然一只浑身是刺的刺猬。赵承熙的父母不忍心看着自家儿子受此折磨,便带赵承熙去看了心理医生,得到的反馈让夫妻俩的心头骤然一沉。

医院里,医生指着赵承熙所绘制的那些没有门窗的房子告诉他的父母,他们的儿子内心很孤独,很可能已经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4)

在医生的建议下,赵承熙的父母将儿子赵承熙送进了医院,并接受了相关的辅助治疗。万幸的是,这没有给赵承熙造成太大干扰,他还是在2003年成功考入了弗尼吉亚大学。

进入弗尼吉亚大学后,赵承熙原本主修的专业是商业信息技术。然而这似乎并不太合赵承熙本人的意愿,立志于成为作家的他,在大二那年便将专业转为了英文系。

终于考上了大学,赵承熙的大学生活理应是平坦无阻的,他只需让自己变得开朗阳光便足矣。可谁又会料到,就在不久之后,这个寡言少语的男孩会将所有人带入恐怖的深渊中。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5)

弗吉尼亚大学

似乎是天性使然,尽管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赵承熙骨子里的那股怪脾气还是丝毫不减。比如在开学后的一次文学课上,他就曾对自己的导师说过这样一句引人深思的话:

“老师,我不叫赵承熙,我是‘问号’。”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6)

大学时期的赵承熙

赵承熙为何拒绝别人直呼其本名,反而屡屡以“问号”自居,个中缘由没人能说得清,赵承熙也从未吐露相关隐情,答案自然也很难得知了。

在同学们和老师的眼中,赵承熙素来是个奇怪的人,他总会戴着棒球帽和墨镜窝在教室的角落里,从不回答问题,人们也鲜少听到他主动讲话。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7)

但这不代表这个话很少的“老实人”会永远甘当小透明,事实上赵承熙的脾气相当火爆,一言不合就在课堂上大发雷霆。有时为了寻求刺激,他甚至会拿手机去偷拍女生大腿。

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奇葩存在,同学们当然不会容忍下去。他们纷纷拒绝来学校,以此来表达对赵承熙的憎恶。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系主任不得不将赵承熙调离了班级。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8)

模拟场景

但赵承熙类似的怪诞举动并不止上面那一例,作为一个写作的狂热爱好者,他还曾在写作课上写过《理查德·麦克比夫》和《布朗斯通先生》两部剧本。

乍一看,似乎旁人会忍不住夸赞赵承熙是个颇具才华的天才,但如果在了解完具体内容后,恐怕看官们就不会这样想了。两部剧本的内容大体一致,均讲述了男孩杀害老师、殴打父亲的故事。

不难想象,这种剧本里会充斥多少病态和暴力的内容,这也导致每次老师和同学在课上点评赵承熙的剧本时,每句话都要经过再三斟酌。不然一旦说错话,某人必定会原地暴走。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9)

场景模拟

赵承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或许他的室友最清楚不过了,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个韩国男孩似乎永远都在发呆,干什么都是独来独往一个人,和身边人更是几乎零交流。

即便是有时赵承熙说话了,和室友们交谈的内容也尽是些晦涩难懂的怪话。这些话往往并不具备真实性,多半是源于赵承熙的自编自导。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0)

例如大二那年,赵承熙便曾和他的一个室友说过,自己有一个名叫杰莉的超模女友,她家住在外太空,平时都以太空船作为代步。

但事实却是,赵承熙压根儿没谈过女朋友,名叫“杰莉”的姑娘更是子虚乌有。显而易见,赵承熙说谎了,至于他为何要这样做,恐怕也只有赵承熙自己最清楚了吧!

又比如某次感恩节假期,赵承熙在电话里对舍友声称,自己正在北卡州同俄罗斯总理共度假期。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他还一再强调俄罗斯总理是自己在莫斯科结识的童年好友。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1)

红圈中的男子为赵承熙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例如在宿舍里忽然放火,再或者尾随室友的女朋友,又或者在宿舍里自残……虽然没少闹幺蛾子,但至少这时的赵承熙,还没有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恶魔”。

这就不免让人有些想不通了,赵承熙是个“怪胎”没错,可他似乎也没有同周围人结仇,充其量只是爱惹麻烦。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会让赵承熙最终失控,将校园变为屠戮场呢?

人间炼狱 长达2小时的校园惊魂

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普遍存在的一种说法认为,导致赵承熙发动屠杀的根源是来自于感情受挫。赵承熙曾交往过一个名叫埃米丽的19岁女友,但两人没谈多久就分手了。

然而这个观点很快就遭到了赵承熙室友和埃米丽朋友的双双否认,他们都表示从未听赵承熙或者埃米丽主动提起过对方,赵承熙和埃米丽之间纯属路人关系,连面都没见过几次。

赵承熙的作案动机成了无法解开的谜团,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已然在证明,是赵承熙自己一手策划了枪击案的所有计划。而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竟没有一人察觉到异常。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2)

埃米丽

2007年年初,赵承熙正式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杀戮计划”,他在这年的2月和4月分别购买了一支手枪,他用于行凶的作案武器至此齐全了。

同年4月,弗吉尼亚大学接连收到了两封炸弹威胁邮件,这给校内的师生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和不安。为了平息事态,校方曾拿出5000美金寻找发件人,可惜终归是毫无所获。

但即便没能查出何人所为,相信在座的各位心中也能猜出个所以然。没错,这显然又是赵承熙的“杰作”,而他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检测学校应对突袭的措施和反应时间。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3)

2007年4月16日,这天早上赵承熙和以往一样,在完成起床洗漱等常规操作后,他现身于校内某栋男女混住的宿舍楼中,此时是早上7:15分。

时值清晨时分,校园内的环境还处在一片静谧的氛围中,但谁也不会想到,就在短短数分钟后,弗吉尼亚大学的寂静将会被一阵刺耳的枪声,彻底打破。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4)

赵承熙进入宿舍楼后四处兜转了许久,最后在四楼某个房间里,同埃米丽发生了激烈的口角。赵承熙持续不断地咒骂着埃米丽,称她“欺诈”、“放荡”,言语极尽不堪入耳。

当时同在房间内的,还有一个名叫瑞恩·克拉克的男同学,他想要上前阻止争吵,但瑞恩未能如愿。伴随着两声急促的枪响,他和埃米丽双双倒在了血泊中,很快就没了气息。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5)

上午9时许,赵承熙给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寄去了一封诡异的邮件,邮件内容包括43张照片、一封含有1700多字的23页的信,以及他事先录制好的27支视频录像。

这封邮件里的信件和录像在日后都成了关键证据,在这些画面中,虽然赵承熙始终满脸愤怒,可警方却根本听不懂他的自白内容,只能姑且认定他是在向种族歧视主义宣战。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6)

赵承熙寄给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邮件

镜头回转到弗吉尼亚大学这边,枪击案的目击证人向警方报了案,可警方来到现场进行勘察后,居然将这起惨案归结于私人恩怨所致。警方还据此推断,凶手已经逃离了校园,因此校方无需过多担惊受怕。

警方既然如此下结论,弗吉尼亚大学校方便也没当回事,留在校内的师生们就这么毫不知情的照常上课,直到一个小时后的中午十点左右,赵承熙再次现身。

这次的赵承熙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他身穿黑色T恤,外面还套了层栗色马甲。除此之外,赵承熙还携带了两支手枪和足量的弹药。一切准备就绪后,他闯入了诺里斯教学楼。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7)

赵承熙先是用铁链锁住了教学楼内所有的出入口,随后,他径直来到二楼的207教室。在一众师生的惊慌失措中,赵承熙持枪击毙了在台上讲课的德语教授克里斯多弗·比什普。

克里斯多弗应声倒下,然而赵承熙的杀戮却才刚刚开始,他调转枪头,将它瞄准缩成一团的学生们。一抹不被察觉的冷笑,一阵密如雨点的枪响,惨叫声瞬间充斥了整间教室。

一番无差别扫射过后,教室内的25名学生中有21人中弹,情况岌岌可危。赵承熙中间曾短暂的离开过207教室,但数十秒后,他又再次折返了回来。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8)

不过这次207的学生们留足了心眼,伤者和幸存者一起用力,死死地抵住了教室门口,这才避免了教室内的人们出现二次伤亡。赵承熙进不了教室,便只能是悻悻离开了。

而也许是听到了207教室传出的声响,当赵承熙第二次返回207教室的时候,隔壁教室里的师生早已从窗口逃离。只有利维乌·利布雷斯库教授,为了掩护学生撤离,他不幸中弹身亡了。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19)

随后,在接下来的四十五分钟里,赵承熙又一次展开了更加疯狂的杀戮。他闯进了一间又一间的教室,一旦发现尚有活口,他便毫不犹豫地开枪扫射。

警方也在此时赶到了案发现场,他们很快封锁了诺里斯教学楼。而当看见警方的那一刻,赵承熙没有同警方火拼,他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随后便倒地身亡了。

后记 惨案背后的深思

这场宛如噩梦般的杀戮伴随着赵承熙的死亡,终于画上了休止符。根据事后警方统计的结果显示,“弗尼吉亚大学枪击惨案”共造成32人死亡,另外至少有17人被子弹打伤。

2007年4月17日,即惨案发生的第二天,弗尼吉亚大学在校内为这些遇害者举行了悼念仪式。他们放飞了33只气球,敲响了33声丧钟,放置了33块墓碑。至于多出来的那一份,则是留给凶手赵承熙的。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20)

和本次惨案中的遇害者一样,赵承熙也得到了人们的鲜花和蜡烛。在他的墓碑旁,还摆着一位教师写给他的信,信件的内容属实是发人深省。

“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也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21)

后来,警方对外公开了赵承熙赵承熙生前录制的那些视频录像,从那些录像里,人们又注意到了一些新的细节。那些看似夸张而愤怒的表情背后,掩藏的实则是赵承熙的孤独。

赵承熙或许是想过要寻求帮助的,他在年少时就曾出现了心理问题,可受限于自卑内向的性格,赵承熙最终没能正确的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反而是选择了最偏激的方式。

英国《泰晤士报》曾试图分析过赵承熙录制那些视频的真实用意。赵承熙有一张手举铁锤的照片,这似乎是借鉴了韩国电影《老男孩》中男主角的人设,他想要成为承受一切苦难的孤独角色,却不曾想过,他会因此愈发在罪恶中堕落,最终成为罪恶缠身的“刽子手”。

韩裔校园枪击案(23岁韩裔大学生血洗校园)(22)

“我不仅仅是为我,也是为了我的孩子,为了我的兄弟姐妹。我要像摩西一样,劈开红海的海水,来引导我的人民。”

这听起来简直荒诞至极,但仍有部分韩国网友理解为对种族歧视的一种反抗。甚至直到今天,韩国国内仍有不少民众将赵承熙视为“精神偶像”和“反对种族主义压迫的先驱”。

然而不论如何,赵承熙持枪杀害32条无辜生命的事实不容改变,他夺走的不止是生命,更是无数个家庭的幸福。任何原因都不能够被当做残害他人的理由,蔑视生命的凶手,也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