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泰安1月16日讯 (通讯员 李功友)“感谢上级给俺派来的第一书记,是孟书记帮助俺村新打了深井、建起了蓄水池、硬化了联村路、兴建了鱼塘、新上了光伏发电项目,我们的好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1月13日,下里村村民马立军紧紧握住前来村里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入户走访群众的泰安市岱岳区人武部部长李强的双手掏出了感激的心里话。

勤劳村民织出幸福新生活(下里村村民圆了)(1)

作为省级贫困村的泰安市岱岳区下港镇下里村,也是小安门水库库区移民村,全村共有680户、总人口2156人,其中,拥有贫困户166户、509人。2016年1月,按照区委组织部的总体安排,岱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副主任孟超,被选派到下里村担任包村驻村“第一书记”。

为了有效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规划,孟超从到位任职的第一天起,她就会同村“两委”联户干部,对全村贫困家庭逐一登门入户、走访调研、“把脉问诊”、了解实情。她在全面掌握贫困家庭衣食住行和村情民意等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甘当村企共建的“红娘”,紧密联系挂靠企业,明确包村助村第一要务,搭建惠民增收桥梁,把握了精准施策、助力脱贫的主动权,她以勇于担当、务实为民的奉献精神凝聚了民心,赢得了所包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信赖。

勤劳村民织出幸福新生活(下里村村民圆了)(2)

泰安现代塑料有限公司作为结对帮扶下里村的脱贫共建企业,在推进“村企共建”提质增效、精准扶贫的进程中,善唱主角、甘于担当,先后拨出帮扶资金32万元,用于资助所联村兴建光伏发电、修路治水等脱贫产业项目和利民工程,切实发挥了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的主力军作用,真正把一件件“民生工程”做到了全村群众的心坎上。

--投资12.6万元,在村北新打143米深井一眼,机房、管道等配套工程全部竣工,可扩浇土地、果园面积250亩,有130多户群众直接受益,被受益村民誉为“连心井”。

--在腰庄自然村投资12万元,兴建蓄水池一座,能有效扩大农田灌溉面积150亩,使120户群众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投资20万元,铺筑硬化水泥混凝土连村路、生产路1200米,切实解决了西庄、向阳沟两个自然村400多名村民的出行难问题,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为赵家林、西庄两个自然村累计投资15万元,修建了两座便民桥。

--投资22.5万元,安装了27.5千瓦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帮助22户、65名贫困人口年增收益3.2万元。

--积极协调配合农电部门,对村内电网实施了升级改造,新更换200千伏安变压器3台,极大改善了1200多名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状况。

--投资21.5万元,兴建鱼塘一处,现已投放鱼苗,将带动61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投资1.2万元,对村幼儿园“小食堂”进行了标准化装修和教室的维修,使60多名在园幼儿更加舒心、幼儿家长更加放心。

--新投资6000余元,落实了村级便民服务场所的地面硬化。

勤劳村民织出幸福新生活(下里村村民圆了)(3)

“扶贫攻坚已走到了爬坡上坎的关键一步,为了村民的幸福,为了共圆贫困群众的致富梦,虽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是当看到村里发生的喜人变化,看到党员队伍服务群众、务实肯干、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看到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的满意笑脸,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孟超欣慰自豪地告诉笔者。

到2016年年底,下里村已有99户、333名贫困人口率先实现了脱贫目标,还有67户、176人继续落实帮扶攻坚脱贫措施,“第一书记”和“共建企业”将持续加大包保帮扶工作力度,在新的一年里,计划再打深井一眼,新建村级“幸福院”一处,重点安置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实现兜底帮扶脱贫目标。同时,积极依托挂靠相邻的保家庄姜芽加工厂,引导贫困群众能在家门口就近打工、增收脱贫,新发展大樱桃优质果品基地15亩,带动20户贫困家庭,依靠科技增加收入,最终实现全村整体脱贫目标。

新年的脚步声愈来愈近,2017年1月13日上午,下里村“第一书记”孟超同联村企业—泰安现代塑料有限公司的负责同志一道,再次将饱含着包村部门和企业全体干部职工颗颗爱心的面粉、大米、花生油等生活用品送到了20户特困户家中,向贫困群众献上了社会大家庭的一份关爱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