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文叙、柳先开斗嘴传奇

有人问:伦文叙到底有没有老点柳先开?老板说:食完碗状元及第粥先讲啦!

一代鬼才伦文叙(状元及第一锅粥)(1)

看客们:“伦文叙老点柳先开”,是流传于粤语区(白话区)民间的一个“梗”-整句话的核心,就是两个字“老点”……作弄的意思也!伦文叙,为明朝南海县人,明朝弘治十二年巳未科状元。

民间故事之中,柳先开为伦文叙同科的湖广举子,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但是有点恃才傲物,仗着家里亲戚是当朝的高官,有点盛气凌人,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的广东卖菜仔的寒酸秀才伦文叙。

伦文叙为了自己的自尊心、也是想替广东举子出一口气,因而跟柳先开两个人斗上了……当然是文斗啦!从考生聚居地斗到金銮殿;从诗词文赋,最后到对联,最后当然是伦文叙赢了,才有当届状元伦文叙的衣锦还乡。

一代鬼才伦文叙(状元及第一锅粥)(2)

PS:柳先开为虚拟人物,实际上跟伦文叙争状元的是另外一个人,在此文只记民间传说,不做历史真相的考据(下同)[作揖]

其实,伦文叙并不是广东历史上第一位文状元。但是,不管是在伦文叙之前唐朝状元莫宣卿,还是比伦文叙还要迟高中的其它文武状元,都不及伦文叙在老广心目中的历史地位那么高、事迹传播度那么广……这是为什么呢?

熟悉伦文叙故事的人,都知道伦文叙的特点:1)来自民间的草根阶层;2)自学成才;3)聪明绝顶、有急才;4)作品风格诙谐有趣、通俗易懂。就凭这几点,就妥妥地长期占领老广们茶余饭后的吃瓜时间,历久弥新。

一代鬼才伦文叙(状元及第一锅粥)(3)

据我个人看法,伦文叙故事和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跟他的前两个特点关系密切:1)来自民间的草根阶层;2)自学成才这两点,才能以普通人更熟悉、更能理解的市井语言,来替老百姓出头露面……

伦文叙科举考试的答题水平无从稽考,但不妨碍伦文叙代表、作为普通小市民们的喉舌……他流传民间的,都是小市民们喜闻乐见的、又言中有物的、连老百姓都能欣赏、能听懂的文字游戏。

本来应该曲高和寡的高级文学作品,竟然可以跟通俗易懂结合一起,不知道是不是伦文叙的大手笔“首创”?

一代鬼才伦文叙(状元及第一锅粥)(4)

就以伦文叙跟柳先开的“斗文”对联游戏为例:自负才高的柳先开出的上联是“东鸟西飞,遍地凤凰难插足”。伦文叙随口对上“南麟北跃,满山禽兽尽低头”。

这对联之中,上联的“难插足”对下联的“尽低头”,前者委委屈屈,后者霸气侧漏,完全不同的气势,柳先开输是必然的。而且“满山禽兽”四个字,伦文叙是不是有点指桑骂槐呢?

柳先开又吟出两句:“广东花未发,湖广柳先开”。这幅对联里巧妙嵌入了自己的名字,暗示自己将得高中。谁知伦文叙的回答更妙,“湖广柳开未得中,广东花发状元来”,又把状元“抢”了回来。

两个人的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其实是精彩绝伦的一次文坛佳话。

一代鬼才伦文叙(状元及第一锅粥)(5)

二、伦文叙与状元及第粥

你知道家有高考学子的广府人在高考第一天,会有什么仪式感吗?

作为广府人的妈妈,家有学子要参加当年高考的话,在考试当天,妈妈必做的两件事情:煮一碗“状元及第粥”,吃完了,再穿上旗袍送孩子去考场,预祝“旗开得胜”!

一碗粥,兴盛、幸福了一座城,这就是当时从佛山传播到广东各地的状元及第粥。为何叫“状元及第粥?”有什么秘密吗?粥本来就只能是粥,跟“状元及第”有什么渊源?

原来这碗粥大有来头:明朝佛山南海(当时石湾还是南海县辖区)的状元郎伦文叙从小喜欢吟诗作对,有诗童之称。

但由于伦文叙家境贫寒,从小便出来卖菜,卖菜后才抓紧时间自学。有一天,他挑着一担菜路过一间粥铺时,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但又没钱买。

店主认出他是诗童伦文叙,便让他每天把菜挑到店里,帮他买一部分,并且每天给他一碗粥喝。自从这以后,伦文叙天天都能够吃到不同的粥。

几年后,伦文叙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他不忘当年店主的舍粥的恩情,回乡省亲第二天便去看老店主,并请老店主煮一碗粥。

一代鬼才伦文叙(状元及第一锅粥)(6)

老店主命人煮了一碗肉丸、粉肠、猪肝齐下的粥,献给伦状元。伦文叙便给此粥取名“状元及第粥”。这三样材料,寓意“三元及第”!

这碗粥的材料,都是来自于猪的新鲜“附件”,跟现代各地的“猪杂粥”有点近似。但状元及第粥只选取“猪杂”之中的粉肠(小肠)和猪肝,配合新鲜猪肉剁碎(瘦肉为主、肥肉少量),再加调料,搓制成肉丸子。

这些材料都是等明火白粥熬到绵稠后,再依次下这三样材料,大火煮开,待材料熟透后,再给整锅粥调味,加姜丝、香葱粒、油条丝即可……如果想卖相好看一点,可以加几颗枸杞子,增色。

一代鬼才伦文叙(状元及第一锅粥)(7)

这碗粥,从原材料跟制作方法论,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它得以传世,真是离不开伦文叙跟老店主的交情,作为人文关怀的推手……

伦文叙如果没有这个老店主每天施舍的粥,和帮衬他的买卖,可能熬不到高中状元的那一天;老店主的善良和慧眼识珠,两个人联手向普罗大众传递的是互相扶持、互助互爱的人间正能量,也是赋予了这碗粥不一样的情怀。所以才得到大众免费传播、口口相传。可见,善良的品德,永远是人生路上无往而不利的武器。别随便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