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听的声音读好听的文字给你听——扬子晚报副刊10月14日推出“好听”栏目两个月来,我们陆续推出了37篇由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志愿团队录制的《那书与我》征文音频本栏目现推出第二季——邀请大学生以及本报读者献声朗读,将扬子晚报副刊各个板块的原创文章变成“有声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杜丽娘全部歌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杜丽娘全部歌曲(好听第二季做一回杜丽娘)

杜丽娘全部歌曲

用好听的声音读好听的文字给你听——扬子晚报副刊10月14日推出“好听”栏目。两个月来,我们陆续推出了37篇由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志愿团队录制的《那书与我》征文音频。本栏目现推出第二季——邀请大学生以及本报读者献声朗读,将扬子晚报副刊各个板块的原创文章变成“有声版”。

NO.10 做一回杜丽娘

作者:柯军

朗诵者:刘恺林

(B座西窗朗读志愿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台主播)

我在戏校科班学的是武生和文武老生,常演林冲、武松、史可法、岳飞、高宠、赵匡胤等,也演过《宦门子弟》的小生,可是我做梦都想演一回《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听上去有点奇怪,但是对于从小就接受昆曲训练的人来讲,也不奇怪。《牡丹亭》是昆曲第一经典,杜丽娘也堪称昆曲第一女主角。

学昆曲的人从小就浸润在《牡丹亭》的教育里。我们从小就知道,“《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问世数百年间,上演不辍。现如今更是有无数大学生和年轻人,为《牡丹亭》着迷,与杜丽娘和柳梦梅至情至性的爱情故事共鸣无障碍。这到底是怎样的魔力?

传统昆曲舞台上,当然轮不到一个武生去演绎杜丽娘。但是,艺术空间不拒任何奇思妙想,我终于有机会以纯粹艺术的方式,间接体验一下杜丽娘。

2009年,荣念曾先生编创实验舞台剧《录鬼簿》,邀请我和另外三位艺术家演出,每人演一个已经死去的伶人。我想起了商小玲。

商小玲何许人也?她是明末清初杭州的一位女伶,身世零落,情感不顺,身体也不好,因此对《牡丹亭》入戏至深,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寄于杜丽娘身上。有一次演《寻梦》,唱到“守得个梅根相见”时气绝身亡,竟当场死在舞台上。我选择反串演这位女前辈,演她演的杜丽娘。

我很少做梦,为演《录鬼簿》,我竟梦见自己在舞台上温暖地拥抱着孤冷的商小玲,她撩起黑纱把柳枝交给了我,便飘然而去。我看着细细的柳枝,仿佛看到自己的心也变得纯净了……

演出中,我一人分饰两角。柯军手持发簪与商小玲对话:为何重病上台?答,这是伶女的本分。为何如此动情死在台上?答,感同身受,情不能自已。为何情不能自已?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否后悔?答,不悔。为爱而死,为艺术而死。为了变身商小玲,第一次作闺门旦扮相,我节食三天让体形清减,贴片子,梳大头,戴花,穿上湖绿色的丝绸褶子,借助这一身扮相,借助舞台营造的情境,我仿佛进入了商小玲的情感,触摸到了杜丽娘的内心,“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甚至体会到了那种赴死的情绪!我感受到了,自我怎样在戏中,又怎样变成无我。正是这样的极致让无数的演员为之痴迷,让无数的观众为之洒泪。

《牡丹亭》就是这样,它作为经典矗立在那里,各个艺术种类竞相演绎。作为武生,隔行如隔山;但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以这样的方式,做了一回杜丽娘,虽属沧海一粟,却获得了关于人生和艺术的无尽感悟。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张晨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