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星空经典解读(用精神分析法解读梵高)(1)

看到《世间的陌生人:梵高心理传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版)的作者艾伯特·J·卢宾的主业是临床精神病学教授,我想我将读到一本因为另辟蹊径而在一众梵高传中独树一帜的“梵高传”。

几乎从梵高出生的那一刻起,卢宾就在用心理分析这一把“尺”丈量着相貌一言难尽、性情孤僻偏执的梵高是怎么把自己“炼”成伟大的画家梵高的。

除了那本著名的《渴望生活:梵高传》外,我还读过几种梵高的故事,也看过那部因制作精良而终将成为经典的动画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饶是这样,阅读《世间的陌生人:梵高心理传记》的过程竟成了我重新理解梵高的过程——书名起得太恰切了,我们只看到了与《向日葵》《星空灿烂》等惊世骇俗的画作勾连在一起的热闹的梵高,我们看不到在创作《向日葵》《星空灿烂》的日日夜夜里寂寞的梵高。因此,即便到了几乎人人皆知梵高的今天,梵高依然是世间的陌生人。而卢宾试图通过这本特别的梵高传,让我们同情地理解梵高,在此基础上再去欣赏梵高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才能获得更丰腴的美感。卢宾的愿望实现了,这本被他称作“心理传记”的梵高传记,还原给我们的几乎是一个崭新的梵高,纸短意长,仅说说卢宾是如何诠释阿尔勒时期的梵高的,他的画风何以会从之前的灰暗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以及那幅著名的《星空灿烂》何以带给观画者强烈的晕眩感。

梵高的星空经典解读(用精神分析法解读梵高)(2)

卢宾认为,梵高一生都在试图改善因为母亲的忽视甚至漠视而形成的忧郁孤僻的性格。阿尔勒的阳光和风情虽然让他创作出了暖意融融的《向日葵》,但从家乡津德尔特出发,到海牙、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纽南等地寻求心中天堂的那一路上,梵高餐风露宿,原本体弱的他健康严重受损。再加上总是将弟弟提奥的资助全都换成画布和颜料,经常食不果腹,营养不良让梵高患上了晕眩症。因而,与其说《星光灿烂》充分显现了梵高作品的艺术特色,亦即色彩绚丽,浓墨重彩,有“天旋地转”之感,不如说,画布上的灿烂星空是梵高的亲眼所见,只是,在疾病和精神状态强迫他放下画笔的时候,梵高选择了完成从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向伟大画家的跨越。那一幅幅如今已然天价的画作,记录了梵高艰难的跨越。今天,我们愿意沉醉在梵高式的晕眩里,其实是在致敬挣脱疾病桎梏的梵高。

梵高的星空经典解读(用精神分析法解读梵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