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写到司马迁莫怪太史公说韩信假令能「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这句文言翻译成现代书面语,意思就是韩信如果能「高调做事,低调做官」,没许就能与刘邦这个地痞流氓出身的皇帝相安无事,不会落个「受五刑」、「夷三族」的下场不说写史的多是「事后诸葛」,但太史公这话其实透著太多不舍、不平,听著就让人难过,可惜历史没那么多「如果」,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个王的成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一个王的成语(成语王

一个王的成语

上回写到司马迁。莫怪太史公说韩信假令能「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这句文言翻译成现代书面语,意思就是韩信如果能「高调做事,低调做官」,没许就能与刘邦这个地痞流氓出身的皇帝相安无事,不会落个「受五刑」、「夷三族」的下场。不说写史的多是「事后诸葛」,但太史公这话其实透著太多不舍、不平,听著就让人难过,可惜历史没那么多「如果」。

再说韩信、岳飞、袁崇焕这三位「真心换绝情」名将的下场;

韩信于长乐宫钟室被缚下狱,「受五刑」而死。五刑,秦汉时为「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肉」,这不太想解释,反正很惨的,就差没被挫骨扬灰了。

而岳飞则是与其子岳云同被绞死于「风波亭」,得幸还能落个全尸。但且不说其他,这父子就同日归天,就教人不胜唏嘘矣。

最后说袁崇焕,他则被处「凌迟之刑」,而且还是最残酷的「鱼鳞剐」,他身受3600多刀而死,死后百姓还分食其肉,整一个惨不忍睹,简直了……。

韩信,25岁「登坛拜将」(征东大元帅)。28岁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计,硬是逼得中国史上最强战神项羽「无颜以见江东父老」,殒落乌江畔。项羽自刎前还仰天长叹曰:「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这倒是怪起老天爷了。唉!按我看,他应该说:「既生羽,何生信?」才是。想想老天也真爱捉弄人,「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硬被「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干翻,这事也是绝了。

不过话说回来,韩信曾讥项羽是「妇人之仁」,只是韩信大概也没料到,自己最终却死于「吕后」这个史称「最狠辣皇后」的妇人之手,享年才35岁,端的是死在最不该死的时候。韩信死前曾懊悔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悔不听蒯辙之议」等等这些有的没的,后人评说他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韩信就差在没有一个像「吕后」那样杀伐果断的老婆,不然……呵呵!咱们现在没准就不叫「汉人」,而是「齐人」或「楚人」。

说到韩信,当然不免要提及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就不再赘述。只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萧何虽把韩信推荐给刘邦,称誉韩信是「国士无双」,但当他夥同吕后害死韩信后,却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为国除奸」。而且其后还诸多「自毁声誉,委屈求全」的操作,刘吕这对早黑了心的夫妇才没对他下手。就靠这「老谋深算」的眼力与智慧,萧何造就了「兰陵萧家」千馀年的庞大家族基业,族史比汉朝国祚还长。如其后南北朝时的萧道成、萧衍(梁武帝)等就是出自此家族。

话说中国史上有三位把「王、侯、将、相」逐一干过一轮的人,而韩信正是第一个这么牛的,简直玩似的,贼溜贼溜的说,杠杠的前无古人。(其馀二位后来者是……未完待续。

文: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