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吴岱霞 视频 记者 何佳洁 实习生 王紫艳 张庭玉 章家怡

“两千年前,长沙城的C位是五一商圈?长沙这么长情的吗?”“千年前的文物也有表情包,好EMO”……7月6日,“发·现——长沙考古七十年成果巡礼”特展开幕式在长沙博物馆举行。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51年长沙发掘出土文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考古工作手稿、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的东汉“象人”、华远秦代简牍等大量精美文物均为首次对外展出。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1)

展览对长沙考古70年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梳理,汇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全市数家文博单位的馆藏文物与各类考古资料,总数近400件(套)。以考古发现和考古成果为依据,还原长沙从萌芽到明清的发展历史,为长沙市民解析实至名归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其中,大量西汉时期简牍藏品的出土证明五一商圈都是长沙城的城中心,长沙城的发展也是两千多年在同一城址上的叠加,它只是不断扩大,从不曾远离。

长沙城的萌芽

1951 年至 1952 年,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以夏鼐为队长的“长沙考古队”,进驻长沙开展工作,发掘了大批珍贵文物,这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正式考古发掘,也自此揭开了长沙考古的序幕。到现在长沙考古历经70年,发掘各时期古墓葬7000余座,古井2000余口,出土文物超过20万件。调查发现各类遗址数百处。长沙的历史脉络也越来越清晰,尘封的文明也不断重放光彩。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何佳介绍,长沙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1991年,在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北部的一座小山包上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古文化遗址,距今约15—20万年。其后,在长沙市芙蓉区张公岭、市区中心五一路、长沙市雨花区高桥相继发现了几处旧石器地点。说明在旧石器时代,长沙市及其附近的浏阳市,已经有人类在这片沃土上栖息活动。

罗家冲遗址位于宁乡市。2013 年—2018 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

该遗址主体文化为新石器末期至夏,距今 4000~3800 年,出土文物达6千多件,体现了多元文化特征。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2)

何佳指着展品中一组石纺轮介绍,“这是一组非常有特色的文物。这是手工纺纱用的,中间的孔穿上木棍,穿上丝、麻,下面吊一个纺轮,一转就可以纺纱了。”这组石纺轮每个下面刻都有花纹,考古人员查遍了周边的遗址,也没有找到相似的纺轮,反而在珠江流域的一个遗址中找到了相似的纺轮。何佳说:“这证明当时长沙与珠江流域是有文化交流的。”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3)

长沙城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长沙先后出土四件青铜戈上出现“长沙”铭文,铭文“长沙”的“沙”字从“邑”,说明战国时期“长沙”之名的城邑已经存在。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4)

考古研究发现,长沙城始建于春秋末至战国初,距今约2500年。城的范围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约800米的长方形,为楚国地方城邑。长沙城最初应是一个军事统治据点,稳定以后,变成了封邑,是分封到此的贵族或将领的领地和食邑之地,战国中晚期为县邑。

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与现在的网红长沙一样,历史上长沙城也有过各种高光时刻。

考古发现的一系列重要遗址以及楚墓、马王堆汉墓和汉代王陵等,奠定了长沙楚汉名城的基调。长沙不仅是楚国的军事重镇、粮食基地(“长沙,楚之粟也”),也是楚国的商贸重镇。

大量精美的出土文物再现了楚汉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史记·高祖本纪》载:“五年,…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从此,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王国,长沙第一次成为王国都城。西汉长沙国绵延了200余年,是长沙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之一。

展览中三遵彩绘立俑引人注。这三遵彩绘立俑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1号墓,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该墓出土的彩绘木俑最多,共173件。一号墓以女俑为主,三号墓以男俑为主。这类木俑造型一致,形体较小,头插竹签愁眉苦脸,应是死者生前的杂役奴婢,地位最为低下。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5)

11次发现长沙古城墙和护城河遗迹

考古工作队先后11次发现长沙古城墙和护城河遗迹并进行科学发掘,使长沙古城2500年来的风雨变迁呈现在世人眼前。

五一广场区域出土“安乐未央”文字瓦当及高规格的建筑构件,出土汉代简牍官方文书,说明这里是王宫府邸所在。

唐代长沙已成为南方区域性都市。在长沙九龙仓、青少年宫工地发现的城墙被唐代中晚期的生活堆积(包含长沙窑瓷器)所叠压,即于唐中期以后被废弃。这表示原长沙城的东城墙位置大幅东移,长沙城在唐代中期扩城了。

安史之乱之后,因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两湖地区的人口激增。大诗人杜甫写就有“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诗句。

唐代长沙经济繁荣,出现了多处集市,城内货肆行铺林立,初步形成了一座商业城市。杜甫就写有“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的诗句。此时长沙城已是原长沙城面积的2.5倍。

五代时期,是长沙城历史上真正的王国都城时期。公元927年,马殷建楚国,以长沙城为国都。马楚王朝的很多景点名称沿袭为今之地名、街巷或古迹名胜,如马王街、马王塘、小瀛洲、碧湘街、开福寺、明月池等,这也是马楚王朝留给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

2011年,在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工地发掘了宋代街巷遗址。街巷残长47.5米、宽3.2米。宋代街巷遗迹的两旁有密集的房屋基址,地表均铺满了整齐的青砖,证明了宋代长沙城商肆栉比,商业繁华。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6)

宋代长沙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商业也得到空前发展,是南方著名的米市、茶市。长沙城内,人口稠密,商肆林立,贸易繁荣,已蔚然而成为国内大都市之一。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7)

宋代《元丰九域志》列举全国2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6处,其中便有长沙。北宋诗人张祁在《渡湘江》诗中生动地描绘长沙的繁华景象:“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

清代沿袭明代长沙城的格局。城门仍为九座。东段城门两座,为小吴门、浏阳门;南段城门一座,即黄道门(南门);西段设城门四座,为小西门、大西门、草场门、通货门;北段城门两座,即新开门、湘春门。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8)

2012年在坡子街华远华中心项目工地发现明清时期城墙,长22.5米,宽15.1米,残高2.9米。墙体东西两侧为长条形花岗岩条石砌成,由下往上共砌有13层条石,起加固和保护城墙主体作用。该段城墙属于明清时期长沙城的西城墙。

【明星文物】

首次公开展出的五一广场东汉象人

本次展览中一枚高 21.1宽 4.3厚 3.6 厘米的东汉象人为首次对公众展出。

长沙五一广场怎么形成商业中心(两千年前长沙人就爱逛五一商圈)(9)

这个象人2010 年出土于长沙五一广场1号井。后脑勺左侧有“□誧豫人”,左耳部、左耳部右上、右肩胛骨、尾椎、左臀、左髀外侧均有“創一所”三字,共六处。

象人呈站立状,上肢残失,整木雕成。瓜子脸,五官仅雕出轮廓,分腿站立,裆较低。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何佳介绍:“我亲自参与了这件文物的发掘,因为深埋井底近两千年,当时发掘出来的时候整个象人是黑色的,经过清洗、脱色,在红外线仪器下才读出了象人上的文字。”经研究,考古人员发现象人是受伤者伤情的体现,是给伤人者量刑的重要依据。

考古人员介绍,当案件发生时,办案人员会根据现场受害人在哪里受的伤,受了几处伤,所受伤的地方会在象人同样的地方划一个印子,这成了给官署判案的依据,起到类似探查凶案现场物证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公安部门法医的现场记录。

这是在考古发掘中6千多件简牍中发掘的唯一一个象人,正是因为它的发现,人们才知道了象人的作用和功能。

【记者手记】

仰望同一片星空

长沙人真幸福!不需要穿越,他们与古长沙人抬头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

70年长沙考古历程是成果叠现的历程,长沙城的发展也是两千多年在同一城址上的叠加,它只是不断扩大,从不曾远离。

长沙城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功能地位不断变化。政治上,从最初的邑城发展到郡(州)治所,再从二、三级地方行政治所发展到一级地方行政(道、司、省)的中心,期间也经历了从边塞要镇到王室重地,又一度发展为都城的变化历程;军事上,从最初楚人南扩的军事据点,逐渐演变为区域性军事枢纽中心;经济上,从卑湿之地逐步发展为长江以南的繁华都市,从江滨小城演变为南方商业贸易中心;文化上,从蛮荒之地蜕变为屈贾之乡,再逐步演变为影响全国的湖湘文化之都。二千多年来,长沙城不断扩大,不断发展,城市功能地位也复杂多变,最终形成集政治、军事、经贸、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性都市。

本稿件资料来源: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一审:袁欣 二审:周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