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01 | 选址获批了

酝酿许久的重庆新机场,选址终于获得了国家民航局批复。

多家权威媒体披露:

2023年3月23日,民航局正式批复重庆新机场场址。批复指出,重庆新机场符合《“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要求,璧山正兴、合川大石和璧山广普三个预选场址中,璧山正兴场址条件相对较优,同意将璧山正兴场址作为重庆市新机场的推荐场址。建议下阶段,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根据机场功能定位,稳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重庆第三机场选址确定:选址获批重庆第二机场(1)

也就是说,重庆新机场正式选址璧山正兴。

新版《三国》中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对曹爽说过一句话,“我挥剑只有一次,但磨剑已经几十年了”。

重庆新机场的谋划也是由来已久。2017年左右,重庆荣昌区谋划货运机场。但眼看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热火朝天,重庆方面于是避开货运机场,直接开始谋划大型民用机场。

2018年,重庆就开始谋划建设新机场。这年4月,重庆市发改委发布《关于重庆第二机场规划研究咨询单位比选的公告》,拟开展第二机场规划研究。

2019年,“统筹规划第二枢纽机场和货运机场”首次被写入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着力构建“市内航空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世界级机场群,推进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前期工作。

2021年国家民航局正式对璧山正兴镇的选址进行调研。

之后,2021年国家层面上发布两份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均提到了加快规划研究重庆新机场。

再到如今的机场选址正式获批。

当然机场获批到正式开工还有一段距离,还得中央军委项目立项建议书;军委后,发改委就会批复;批复后就可以开工仪式。参考大兴和天府,中间都是2年左右,预计2025左右发改委批复,随后举行开工仪式。

总而言之,重庆的第二机场梦,已经圆了。

02 | 重庆为何能获批选址

从重庆的航空吞吐量饱和度来看,其实至少十年内重庆完全没有必要建设第二机场的。

国家民航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2167万人次,在疫情打乱了航空出行的背景下,江北机场的排名跃升到了内地第二位。

但是,这一吞吐量和2019年顶峰时期相比,腰斩了。

重庆第三机场选址确定:选址获批重庆第二机场(2)

数据:国家民航局

所以,不妨直接以2019年的数据来看江北机场的饱和度。

重庆方面,目前正在扩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预计2024年建成,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短期内,完全可以满足重庆的航空需求。

而2019年高点时期江北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也只有4478.7万人次,完全够用。

既然如此,重庆为何还要谋划第二机场,中央又为何批复重庆新机场的选址呢?

其实和批复成都天府国家机场一样,都有战略备份的意图在里面。

君不见,最近十年内,国家层面不断给与西南地区砸下利好。比如在《"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了四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分别是: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

在《"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枢纽城市的全球辐射能级。

显而易见,在高层的视角中,成渝已经被拔高到了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一样的高度。

此后在2021年先后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再次明确了成渝作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和交通第四极的地位。

整体提升成渝的地位,一方面是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打配合,形成东西南四大城市群带动全国发展的局面。

这几年,高层又在不断提升中部地区的地位,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显然是要打造东西南北中“五足鼎立”的局面,共同带动全国发展,同时推动共同富裕战略。

除此之外,整体提升西南地区的地位,让成渝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和交通第四极,还有战略备份的考虑。

最近几年全球局势比以往更加复杂,俄乌战争至今没有结束,美国又在亚太拉帮结派想搞亚洲版的北约,台海局势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高层在战略制定上,双管齐下:

第一,开启超大特大城市瘦身,不断设立省域副中心城市。目的之一,便在于让经济强省会分权,将经济产业适当分散,也是一种战略安全的考虑。

第二,不断赋能成渝地区的经济、交通、产业发展,打造战略备份。

如果你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就应该知道西南地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当时中国的东北、东部、中部全部沦陷,中国的政府机构、军队、大学集体向西南地区撤退。

这是继晋人南渡、宋人南渡、明人南渡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南渡。这段历史,在岳南先生写的《南渡北归》三部曲中,介绍得较为详细。

在新的世界格局与形势下,从国家战略安全考虑,管理层希望打造一个强大的西南地区作为中国的大后方。

而要促进西南地区的发展,必须要壮大西南地区的两个大龙头,成都和重庆。

所以,各种利好纷至沓来。成都甚至成为了上海、北京之后,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大型民航机场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二个拥有双4F级别机场的城市。

重庆自然也不能落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成都、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也在去年获批了。重庆都市圈可是首个获批的直辖市都市圈。

足可见,高层对于壮大西南地区的决心。

03

多个城市在谋划第二机场

这些年,看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批复、开工、交付,再看到重庆新机场不断推进,很多中心城市心痒难耐,也动了谋划第二机场的想法。

比如西安、郑州、杭州、昆明、南京等城市。

西安方面,2021年陕西省发布的《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众版),明确提出:

扩建西咸国际机场,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重庆第三机场选址确定:选址获批重庆第二机场(3)

来源:陕西省政府官网

杭州想法早一些,2018年就开始酝酿,不过也是直到去年,才将第二机场搬到了台面上来。

2021年杭州发布的《杭州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打造亚太门户空港枢纽。以“亿人次、四跑道”配置推进萧山国际机场改扩建,启动杭州第二机场战略规划研究。

2020年,云南省官宣,要修建昆明第二机场。

南京在2022年发布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明确提出:

瞄准国际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拟打造链接全球的国际空港,规划以禄口国际机场为主机场、马鞍国际机场为辅助机场的“一主一辅”航空格局。

试图直接将马鞍机场提升为第二机场。

郑州方面,2022年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其中在提出打造郑州国际航空枢纽的同时,也明确指出要适时启动郑州第二机场规划研究。

其实,从目前这些城市的航空旅客吞吐量来看,没有一个有必要。

昆明方面,正在扩建的长水国际机场,扩建之后可以支持1.2亿人次的吞吐量,完全够用。

西安方面,按照《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2025年完成三期扩建,届时旅客吞吐量可达7100万人次。到2035年完成四期扩建,届时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亿人次。

杭州方面,也在规划修建新的跑道,未来萧山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到2030年可以承载9000万人次的需求,同样够用。

但是,高层批复机场,往往不只是考虑饱和度,还得兼顾着战略意图。就像重庆一样。

所以,谁会是下一个获得双机场的城市不好说,中心城市也是先谋划着再说,万一批复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