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9 日,国内在线旅游网站中青旅遨游网发起暨“2015旅游行业公益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此次参与论坛的不仅有真爱梦想、红丹丹、自然之友、腾讯公益等公益组织,又有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京港地铁等公益合作伙伴,还有多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代表、游客代表等。作为主办方,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立军、副总裁李京、中青旅遨游网总部执行总裁骆海菁等领导均出席此次会议,齐聚中青旅大厦,共同畅谈“互联网 语境下的创想与未来”,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以实现公益 旅行融合的新生态。同时,中青旅遨游网独家发布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公益旅行白皮书,成为行业首家发布公益旅行白皮书的企业,建立整套的公益旅行体系模式,体系化的升级公益旅行的传承和实践,推动公益旅行的常态化,成为中国旅游行业公益旅行的引领者。

互联网旅游创业新思路(语境下的创想与未来旅行公益论坛实录)(1)

还有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京,李总平常跟我们打交道工作比较多。

还有中青旅遨游网总裁CEO骆海菁女士。

还有一位是大家的老朋友中青旅联科执行总经理葛磊先生。

今天正式进入我们的论坛环节,今天论坛有一个小小的设计,就是台目的功能,每一位发言的嘉宾在发言的时候,大家随时在公益微信群里发言,只要发言我们就台目就会显示出来,嘉宾也可以随时停下来就大家的提问回答。

同时我们为了给大家更多的发言机会,叫发言宝贝,我们每位发言8分钟,一到7分钟会提醒大家。

互联网旅游创业新思路(语境下的创想与未来旅行公益论坛实录)(2)

接下来我们有请北京红丹丹中心主任郑晓洁大姐给我们介绍盲人旅游的情况,有请。

郑晓洁:各位朋友们好,张立军先生好,李京女士好,在座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我能够来到这儿参加这个论坛,一下飞机想参加这个论坛,我看在做这个PPT,能坐在这儿这个题目让我真的非常兴奋,因为在几年前我第一次跟葛磊见面的时候,只是给盲人的,但是来到这儿看到这么多NGO同行我特别高兴,当时我们谈论我们旅游方面怎么样为我们的弱势群体服务,而且有这么好的成果。

我想可能就讲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一个是对于特殊群体服务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去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年我最早是搞九泉搞发射卫星,在航空公司工作了三年,又去了电视行业做了电视故事,我做一系列所有的工作,直到进入跟盲人工作以后,如何去解决跟盲人相关的问题,所以在盲人就业这个项目,我一直在试图做一个专业化做采访播音和编辑制作一系列专业化的服务领域我们要去掌握专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跟一些学员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位盲人,如果我们是要融入社会,你没有好的专业技术,你是无法跟社会人去获得一个好的平等机会,不同的角度所以我们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就会转化成我们对残障人的歧视,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们用如何的角度去对残障人士合作,不光是盲人,聋哑人,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认可我的态度,他在弱势群体的状况下本身处于保护的状态,如何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服务,要从专业化考虑的,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说我们要让他们融入到社会。

第二,怎么样符合这个标准去做。

这个旅游项目也是一样,我跟葛磊,李总我们一块儿探讨了,我们到海边去回来拍了片子,他有一句话让我特别激动,我们的盲人也有旅游的权利,这个旅游的权利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震撼,你在赋予权利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好服务,我们作为一个服务的企业,我们怎么样提供好的服务,这个权利怎么赋予,我们又怎么利用好的权利为他们提供好的服务。我刚才在跟骆海菁在谈,我去年带了盲人朋友去参加这个国际会议,但是我没有费用,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带上你们一起去,结果我们有六七个盲人朋友资费跟我去的,他们第一次作为视障者去参加国际的会议,他作为个体的身份参加这样的会议,他在整个会议当中我们一天没有时间去旅游,我们全天都在会场上,但是他没有一生的抱怨,他们非常开心,他们作为盲人个体觉得非常光荣,非常荣幸,也参加很多盲人的一些会议,所以他们说郑老师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我说我一个人管不了你们二十个人,这就疯了,就别开会了,去找一些旅游公司他们愿意接团,可以让他们配合设计一些旅游项目带你们去玩,我们做完服务项目,我们跟他们在一起他们很有安全感,我们的志愿者理解他,我们的志愿者懂他,我们今天还有一个项目跟中青旅谈,所以我刚才做了好几个特别让我高兴的事,后续我们这些盲人的服务,怎么样去给他们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他作为一个适合人,也不是作为一个残废人来加入我们的社会活动,我们从一个做人的角度给他们提供平等的服务,这个角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的服务人员怎么样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跟中青旅做后续地培训,还有一种价值观跟思想上的碰撞,这是很重要的核心。

这是我们后续真正让它可持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更重要咱们中青旅领导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也非常有关系的,所以我被拒绝的已经是,我们已经被拒绝惯了,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掉馅儿饼,葛磊盲人有欲望想去旅游的时候,葛磊一下子答应我,我真的觉得天上掉馅儿饼,咱们中青旅这样的好项目持续下去,能够给更多的其它的社会企业让他们知道怎么样帮助这些群体,同事在帮助他们的时候赋予我们自己的权利,我们共同在这样的一个地球上,我们在一个地球上能够很好地生活。谢谢各位。

徐晓磊:谢谢郑姐,刚才郑姐说了突然有一个企业愿意去做,我觉得中青旅从葛总我们启动策划这个活动到现在,我们不仅仅愿意去做,我们也可以长度地去做,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后面的易拉宝,实际上从2012年到现在三年盲人的公益旅行我们每年都没有简短,我们差不多一年做了两次,我们这个项目每次单一受益的项目并不是很多,我觉得赤峰那次最多的,我们去草原上,实际上样本的意义特别重要,我曾经跟我们中国残联的专职的负责盲人的一位大姐聊天,他说联合国的官员来到中国之后,他说你们中国没有盲人,他说看到很少在大街上,但是实际上我们那位大姐,因为第一我们的盲人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层面,不愿意让盲人出来,为什么?我们大街上的盲道,在座的各位可能都开车,包括我们车乱停的,包括我们的电线杆子目前,包括我们随意放的盲道,或者盲道已经破坏的不成样子,这个项目从我们内部操作层面来讲,每次招募志愿者是最想用,所以这个项目上还是有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现在的确这两年其它的一些机构,中青旅我给你钱,你们去组织这样的活动,但是实际上我想不论我们做的什么样的事情,让这个群体真正地走向事业就是最大的成功,感谢晓洁老师。

还有两位嘉宾没有介绍到,今天我们还有两位特殊的嘉宾,就是在右手边的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两位员工,今天她们两位承担着我们现场的速记,大家可能想不到盲人还有速记,但是她们也做到了,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形式真心地支持我们的特殊群体,大家的礼品袋里其中还有刺绣太阳村的孩子们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我们具体承办的方方刺绣。

接下来我们有请真爱梦想合作发展与课程服务部总监申宇这些年的公益实现与梦想。

申宇:感谢中青旅的邀请,感谢大家,我是真爱梦想合作发展与课程服务部总监申宇,我们这里头主要讲一下互联网是教育,因为我们基金会它主要是从事素质教育的一个公益组织,我们在上海,2008年成立,在2014年我们已经变成公募的基金会,今天我的题目是梦想旅行团,这是2014到2015年梦想旅行团的支持,就是从我们乡村教师选拔出来的一批人,至今受益的已经有50多位了,这些老师从大乡里没有出来过,在电梯里面拿的钥匙只有用房间卡才能开那个门,那个老师不知道怎么样开这个门,又不用讲歹语,中青旅给这些老师打开了眼睛,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也非常感谢中青旅对我们的支持。

我们素养教育服务体系,我们的核心是一个梦想中心,是一个有互联网,多媒体硬件的教室,在梦想中心我们会为学生上大概30门的课程,本身跟华师大的课程开发的,也有一些企业,银行,包括上戏开发的一些课程,在所有的梦想中间老师上我们的课可以通过梦想盒子来分享他们事件的课程,包括对可见的感悟在这个系统里面分享出来,同时我们会有大量的资金给这些梦想的老师和校长去提供相应地专业的培训,这种培训是1.0,2.0,3.0,包括从国外美国、香港请来的专业老师为他们提供培训,就是从我们梦想领路人选拔出来的,我想说我们真爱梦想在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探索,我们现在正在从使用互联网工具到互联网 ,我们在使用互联网工具手段里面我们可以在课堂里面使用,包括在我们的管理和披露方面我们都会用到互联网的先进工具,我们在美国有一个地平线的报告,说到我们未来在影响我们教育先进的技术领域里面,真爱梦想我们从红色的字都做了探索,在未来才能跟未来世界做一个更好地融合,在城市里面和乡村里面差别是很大的,所以真爱梦想在乡村用最先进的技术平板电脑基于IPAD给乡村的孩子更多地体验,只有消除了这种差异才能对这种作用的促进,这是梦想中心的最新版,我们从1.0到5.0版不断地更新换代。5.0一个人用一个态势电脑,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乡村里面跟城里面的差距没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在应用互联网工具事件方面我们还会用到3D打印技术,我们在课堂中间会使用的软件,老师会用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所以这是我们对课程的一个尝试。从内部管理我们也会用到OV系统,平台对信息发布也是用到互联网技术,这个里面我们和系统里面包括所有的老师梦想教室,梦想基金分布情况,下面我再讲一下因为互联网 的概念很多,但是至少我们在这个道路上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互联网 课程和我们的社群,以及我们的众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所以互联网 课程相当于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的结合,线下课程大家已经了解,线上课程有一个梦想课程的一个电子版,当然只是老师的分享,也许某一天我们可以把课程慕课化,都可以实现对于我们梦想课程的学习和管理,这是我们未来可能比较遥远,但是至少在我们梦想盒子系统里面跟老师有一个很深度地互动。

这里面提到跟老师的互动,做公益光靠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的,去做公益的行为,我们在老师每一个区县线下沙龙的活动,定期会组织对于课件的讨论和研讨,我们也会提供一个支撑的平台,这个好像跟我们划的顺序不大一样,我们现在在梦想合资里面先揭露老师有47000名的老师,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平台去学习,包括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QQ群和微信群进行互动。

我们要进行的一个尝试,我们真爱梦想在首家教育垂直平台,我们有一个9�9公益日,梦想中心就是硬件教室加5年课程的费用,包括对老师的培训知道,就这三天就可以让接近5万名的师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资源,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捐助的人大约有6万多名,给我们个体的捐助是我们真爱梦想所有的总和,所以这个肯定是一个大的方向,这是第一个第三方的平台,教育的理念众筹平台,我们可以连接有意愿的地方连接微小的地方让他们对爱的彼此看得见的可以连接起来。

所以简单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就是我们在互联网和公益方面的分享。

包括最近的一起我们马上跟咱们中青旅,我们搞赛课,现在正在全国大赛,中青旅协助支持我们去做台湾的旅行,给这些老师更多的机会,所以感谢互联网,感谢中青旅。

徐晓磊:谢谢申宇老师,刚才申宇老师简单地讲了真爱梦想在教育领域的一个探索,我觉得如果我们今天讲互联网 的公益旅行,实际上我一直认为真爱梦想在这个领域一直做的非常非常好,真爱梦想不仅非常专业,大家也知道他们的创始人,更多是我们投资圈,我们法律证券葛磊的人士,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我觉得真爱梦想从旅游业我们的一个学习的角度,我觉得你是O2O做的非常好,你都是从上海的研发总部向两千多个乡村去推广。

刚才申老师也讲到之前只关心做教育的公益,跟旅行结合比较少,但是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的旅行已经去过埃及,去过马来西亚,我们今年开完年郑州大赛我们过完年就会去到台湾,我相信跟真爱梦想是专业的合作,这样的路会走的更长。

接下来我们会有请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副校长黄海琼。

黄海琼:大家好,我是自然之友盖娅的橙子,那个时候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我们公司业务是给互联网加速的,在那之前我是在洪城教育集团,中韩学习网做远程教育的,简单讲就是网络教育的公司,专门给高校提供互联网服务,但是现在我在自然之友做自然教育,其其实是反潮流的事情,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好像跟互联网没有什么关系,现在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其实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互联网,我先介绍我们,因为我是听说来中青旅,所以跟旅行有关的小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时间比较短,出行是为了更负责任的回归,就是我们的冬夏令营的活动,首先我们要出去旅行,第一个我们去西双版纳,我为什么从北京到西双版纳,为什么要到那么远定地方,是为了躲避雾霾,寻找暖洋,奇花异草还是森林SPA,就是消费自然,说这个可能会得罪人,但是我们从城里去到遥远地西部,我们的理念是亲近自然,原理城市是为了更负责仁地回归,因为城市里的人,北京,遥远地西双版纳它是有关系的,它的关系是什么,所以我们就是要寻找这种关系,所以我们要让城里人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带着我们的教育目标,在我们的西双版纳情感的,知识的行为几个方面去让人们认识到这些,比如说在情感方面我们要让大家,充分调动大家的感官,因为我们为了在城市里面生存下去,知识我们要认识生态系统,热带的动植物,懂得保护的意义和做法,我们的行为我们要无痕生活来反思我们的城市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这些我们会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其实达不到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活动设计,整个几天活动的串联要符合体验学习的基本结构,就要按照这样一个结构导入来安排,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目标,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会有一个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安排都是很讲究的,按照教学规律去安排,去成长这些,所以我们的定位是我们的环境教育课程,也因为我们的目标不同,所以做法就会不一样,我们的做法和普通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呢?比如说我们去寻找联系,城市生活和与人的联系,还是猎奇还是探险,我们是亲子共浴还是儿童托管班,我们是进行科普活动,我们是无痕出行的方式还是贪图,自主地感悟还是导游,解说圆甚至是孩子的保姆,我们的目的是回归生活,让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他自己的生活里面有一个好的延续,还是躲避和逃离生活,我们是保护自然的,用个人,个体的,自身的行为,既然去影响他人的保护自然的活动,还是去消费他人的活动,因为你目标不同,即使同样的活动我们特别强调在我们的活动中一贯强调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同样的活动因为你的目标不同,你的引导员在代理的的时候就要往不同的方向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还有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风景很好,徒步活动,我们在这里面要贯穿我们冒险精神的理论基础,就是说我们到了那样一个在夏天又潮湿多雨,天气变暖不定,还要背着行囊去到那里露营,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心灵上有恐惧,我们通过社会体验,自然体验,生活体验来达到我们的目标,来达到体验式的过程,让他的C众非日常生活到日常生活,让他的情感,让他的社会体验,让他的各种各样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得到提高。

我们的护领员经过培训的,也是我们的讲解员,我们也是进行这样的活动,这是我们营员的总结,活动的过程中其实没有互联网参与的,我们的理念要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我们和营员通过朋友圈和邮件进行交流,我们所有的内容要在公众号上发表,虽然大家离不开互联网,虽然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但是我们要把这些营员暂时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带开,带回到自然生活中去,因为这种电子化的生活因为离自然太远会带来一系列人的心理的问题,进而也会影响到自然,反过来再影响到人自己。其实我们现在如果说怎么样,我们不在互联网进行授课,也不在互联网进行其它的筹资,我们现在连筹资都改了,面对面去劝债,去拉款,拉近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么多,希望带给大家一些启发。谢谢!

徐晓磊:我们旅行怎么跟自然保护扯上关系,我们在2012年的7月21日一个月之后,我们发起了一个房山的旅行首发团,我们在团里那年的7月21日北京发生了特大的北京洪水的特大灾害,当时在北京房山影响非常大,我们为了支持房山旅游事业的快速恢复,我们向公众表明房山可以去旅游,在这个首发团里面的自然之友的项目组,无痕山林的项目组,骏马乐园,实际上当时,如果从自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但是实际上从游客的角度来看,我们所有的游园都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兑换,我们现在也在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对接,接下来旅行跟自然保护之间还会有更多的课题。

接下来我们有请义工时间发起人,也是我们中青旅要的总经理刘宏伟先生发言,有请。

刘宏伟:各位尊敬的公益界的同事们,同仁们,张总,还有尊敬的李总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站在这儿,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是双重身份,我觉得我跟葛磊差不多,但是我今天站在这儿讲这个事情是以志愿者身份来讲,葛磊他做的多,我看的多,我看着看着就看出来了一些问题,这是不久前在博物馆举办的画展,这副画是不一样的梵高,是自闭症的孩子画的,这个是可以看到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7恩年的时间孤独症自闭症的孩子现在增长了1倍,116名中现在有1名度孤独症的儿童。在2015年行业发展状况里面自闭症的儿童,0-14超过200万,预计全国,当然我们现在,民间的数据比这个要大,是2000万的孩子,我们那个群里有一个老师,他的孩子25岁,自始至终是一个自闭症的家长,他的任务要陪伴这个孩子,从那时候开始他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截至到目前为止这都是各种新闻媒体报道我们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60岁的老人超过了14.9,以及残障人口截至到目前现在公布的数据8500万人,这是在我们中国。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数据,2015年中国慈善发展报告有这样的一个数据,截至到2014年底全国正式登记社会的组织60多万个,比2014年增长69.7%,和我们在座的所有的人员都是相关的,我们登记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6000万,参加的活动1亿多人次,占全国总人口的8%,其中志愿服务14.82亿个小时,折算价格530.9亿元,500多亿元是什么概念,双十一舵手,天猫的交易量是500多亿,宝能的资产是520多个亿,我们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折算的价值比它还要高,做一个比较,跟刚才看到的数据这里面我们看到了非常庞大的群体这种志愿服务的需求,也看到了志愿服务的咱们在座的所有志愿人在内,我们有这么多群体,这里面有没有进行有效地对接,这是杨坤,跟那个杨坤叫一个名称,杨坤老师来自内蒙古,他从2009恩年创办了儿童阳光的教育者,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前天我们还在通电话,现在又遇到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其中校舍被水泡了,遇到非常大的资金投入,截至到目前为止,能够提供志愿服务需求有大部分得不到满足的,刚才我说到我为什么尽量多地去看,它的结论是什么呢?当然这个并不能量化,但是我们这里边看到在慈善,在公益领域里面有很多的需求,也提供了很多服务,但是仍然在刚才说到的条件上得不到满足,就是其中之一信息对称的问题,当我想去找一个公益活动,去提供服务的我不知道他在哪儿?志愿服务的这些需求,从儿童到葛磊学校,到养老院,他们需要志愿服务人员去帮助他们他们找不到人,现在我来讲一下这个义工时间,当时也是偶然,因为我们经常参与公益活动,我更多去看,因为我发现做做不过来,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叫做创想与未来,这个是符合这个主题的,当时我是有这个想法,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今天几个义工时间的负责人都在,包括杨琳,后面大胡子像海盗船的技术APP都是他开发的,儿童自闭症学校、养老院、包括各个NGO基金会当我们需要志愿者需求的时候,你把它发出来,我们这些注册的志愿者包括中青旅有自己的志愿者协会,为什么叫滴滴出行,有需求发出来,我们的志愿服务就跟接单似的就可以扫描,一会儿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可以尝试一下,它比较直观,在这个里面打开就是一个公益地图,在你周边系统范围内你半径所有的公益需求,如果没有你点一下这个减号缩到8个位,这个半径在不断地扩大,尽量完成身边公益,随手公益,这是我们身边的服务功能。

第二个高效,为什么叫高效,现在很多的中青旅的为例,凡是平台上发布的活动,我们现在提供这样一个功能,刚才跟申老师在谈的时候,所有的机构在发这个需求的时候,你所有的现有的志愿服务人员只要注册了这个平台,一键关注,你发的所有的会促使这些优先2的,他马上就能收到,不管是在任何一个地方,我上次去乌鲁木齐出差,我尝试了一下这个系统没有问题,我把这个缩小了就看到了北京,你没有关注这个系统里面的点就跟微信平台上的数字会不断地在变,这是一个效率非常地高,马上就能通知到。

再一个特点就是精准,我们在底下有一个菜单,儿童特教,社区、NGO,大型支教以及还可以在继续扩展,我们有一个精准的配置栏,我有一次跟我们楼下理发的师傅,姓康的,康师傅,你愿不愿意有一天你去花点时间给养老院的老爷爷老奶奶去理发,他说我愿意刘哥,可是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他在那儿,我们有一项就是专门理发的,我只选养老院的理发看看谁有这个需求,都是后台数据库来接的,这个非常精准,跟找工作似的。

再有一个就是持续,这个系统我跟原来的一个口号叫记录公益足迹,他相当于一个公益时间,价值的体现提供了14亿,提供价值折算为530亿多,他可以通过持续地时间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间一直地记录下来,我这一辈子我到底做了多少个小时的义工,我这个系统因为时间比较多,大家可以尝试扫描这个二维码,因为现在我们IOS版提交了被苹果打回来了,那位老师挺着急的,可能1月中旬苹果版上线,现在只有安卓版在这个系统里面。

最后一个说明,我自己也是一个志愿者,我们投入这套系统完全也是出于对于公益领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应用很简单,很直接的想法,当然我自己算过,我这一辈子活到90岁,在这个优先的时间长度,如果我们能够拿出时间来,而不是金钱,我们拿出我们自己一些时间来用于奉献给别人,我觉得不是简单地爱或者奉献,而是一种永远,是非常伟大的事情,所以我也希望说就算是再难,我们也希望把这个系统推给我们在座的,推给我们全国公益界的人士起到一点点发布。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