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一家知名食品企业宣布召回一批花生酱产品;意大利费列罗集团宣布召回其生产的巧克力,原因皆是产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近日,有关沙门氏菌的话题热度高涨。沙门氏菌到底是一种什么细菌,人体感染后有哪些危害?“食安斗阵行”特邀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工程师陈剑进行答疑解惑。

几乎不可能抑制细菌的繁殖(这个细菌很狡猾)(1)

漫画/刘哲姝

几乎不可能抑制细菌的繁殖(这个细菌很狡猾)(2)

关注“食安厦门”,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科普知识。

有何危害?或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

  陈剑说,可别小瞧了沙门氏菌,一旦人们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所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一般会持续2天至7天。其中,老人、小孩及免疫力缺陷的个体需要加倍防范,因为可能出现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症状,例如血液感染、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如何引发感染? 凉拌食品易被污染

  日常生活中,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不少,比如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奶及奶制品,以及水果、蔬菜、花生酱、燕麦、零食等常见食品。特别提醒的是,用于凉拌生吃的生菜、芝麻菜、香菜、罗勒、薄荷、卷心菜、莴苣等绿叶蔬菜,以及西红柿、彩椒、黄瓜等也容易被污染。

  沙门氏菌非常“狡猾”,生长繁殖过程中不分解蛋白质成分,人们难以用肉眼辨别食物是否已被其“攻占”。沙门氏菌还可以通过植物表皮的气孔进入植物叶片内,用水清洗无法将其除去。

如何预防?80℃可将其杀灭

  炎热夏季,正是沙门氏菌“狂欢季”,因为沙门氏菌在20℃以上能大量繁殖。

  陈剑建议,人们餐前、便后、接触食物前及接触生肉、鱼、生蛋后,应仔细洗净双手。特别提醒的是,给婴幼儿换尿布后、接触宠物后也要洗净双手。

  食品加工中,蔬菜和水果先放在淀粉水或盐水中浸泡,再用流动的水多冲洗几遍。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砧板分开使用;刀具、砧板和食具器皿在接触生肉后,用热水彻底冲洗干净。肉类和蛋类煮熟后再食用;不喝未经处理的水,不生食海鲜。

  夏季吃凉拌青菜,有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要想预防,购买低温运输和储藏蔬菜,回家后可先高温煮熟。沙门氏菌不耐高温,80℃就能把其杀灭。

  出现相应症状如:腹部绞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应尽快就医。

  【链接】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生命力强且“寿命”长,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长达5个月至2年之久,即便是在冰箱中,也能生存3-4个月。

(文/厦门晚报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刘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