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是指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过五个短命的王朝,即梁、唐、晋、汉、周。由于这些国 曾在历史上出现过,所以一般在五代国名前冠以“后”字,以区别于以前各朝。五代计53年(907年960年)。五代的形成,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五代开国之君,均系前朝藩镇节 使。五代的疆域广狭不一,后周最大,南境直抵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境内的长江北岸。南 方各割据政权大多尊中原王朝为主,或表示臣服,或接受封号。

五代十国到底是怎样的一段历史(五代十国究竟是哪五代哪十国)(1)

“十国”政权是指五代时期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山西地区先后存在的前蜀、后蜀、吴、南唐、 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十个政权。当907年后梁政权取代唐朝后,各地的割据势力不 少与后梁及以后的中原皇朝公开抗衡,其余的虽然表示臣附,但实际上也是割据一方,保境自 立,不受中原皇朝的控制,与称帝的割据势力并无实质性的区别。这两种形式的割据政权,前 后共有十多个,其中统治时间较长的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作 为这一时期地方割据政权的代表,称为“十国”,并与统治中原地区的五个小皇朝,连称为“五代十国”,是唐、宋两大皇朝之间的分裂割据时代。十国中北汉在北方,其余都在南方。十国中除前蜀、吴、楚、闽灭亡于五代外,其余均为北宋所灭。 五代十国晚期,周世宗柴荣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增强了经济、军 事实力,并开始进行局部统一战争。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灭后周称帝,建立北宋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