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搞笑视频段子等“快餐文化”,这些短视频看时赏心悦目,令人哈哈一笑,的确可以忘掉许多工作或生活的压力。

今天不聊短视频,反其道而行之,聊聊明朝嘉靖年间风靡一时的青词文化。据史料记载当时上至皇帝首辅,中间到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能吟诵几句,可谓雅俗共赏。

明朝经典词汇(看看明朝的青词到底有多美)(1)

甚至一些科考文章也经常借鉴青词一些优美的语句,当时翰林院一个叫袁炜的小官因为青词写得好,竟然一路升到内阁辅臣,人称“青词宰相”,今天就说说青词的前世今生 。

01

嘉靖在位45年,前20年还算是个勤政的皇帝,可后25年却沉湎于修道炼丹。修道祭天时就需要写对仗严谨、语句优美的青词祭祀各位神仙。

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由于写在青藤纸上,故称青词。说白了,就是修行道教的人烧给神仙的祝福语,而普通人烧纸是烧给自己逝去亲人。不过的确比科考的八股文还要难三分。

青词起源于唐朝,唐代李肇《翰林志》:“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

明朝经典词汇(看看明朝的青词到底有多美)(2)

02

嘉靖皇帝最欣赏的青词是嘉靖大才子袁炜所写: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洛水玄龟”,《周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黄河中有龙马负图,洛水中有玄龟负书,后世称为河图、洛书。

“岐山丹凤”,传说周文王居岐山,有凤鸣于高岗。

袁炜的这首青词对仗严谨、辞藻华丽,而且顺便把皇帝老子大大的赞美了一番。嘉靖看后大喜,让翰林院誊写多份,一时之间就流传于大江南北。就连普通百姓也能吟诵几句。

03

嘉靖年间,当了十六年首辅的一代权奸严嵩也是写青词的好手。

严嵩者,江西分宜人,弘治十八年进士,严嵩的文学成就也很高,不少欣赏者称道其诗词“清丽婉约”,除却忠奸不说,我很赞同对严嵩的这段评价。

明朝经典词汇(看看明朝的青词到底有多美)(3)

欣赏一下其最著名的《庆云赋》:

惟灵璧之丕叹兮,

憾神坤以通乾罡。

历万古之锤炼兮,

含自然以极造化。

奇五岳之神韵兮,

混千面集于奇峰。

比穹苍而袭云兮,

拈颛顼以摇营室。

03

嘉靖朝徐阶的青词也堪称一绝,其中赞美嘉靖的两句欣赏如下:

“离九霄而应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意思是嘉靖本是仙班里的神仙,却奉了上天之命降到凡间来做了皇帝,放弃了做神仙作为凡人。放弃了在天上享清福来到凡间来给万民为仆,表达出了深深的无奈。

明朝经典词汇(看看明朝的青词到底有多美)(4)

嘉靖看后高兴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04

让我们再欣赏一下嘉靖朝四度为相的夏言的青词:

《御舟歌》

御舟北,臣舟南。积翠堆云山似玉,金鳌玉蝀水如蓝。

臣舟南,御舟北。云龙会合良及时,鱼水君臣永相得。

上句皇帝的船在北,臣子的船在南,皇帝的船肯定在臣子前面,所以他们的船队是由南向北走,看到的景色是两座桥和山。一座桥是堆云积翠桥,桥两头有两座牌坊,一座“堆云”一座“积翠”,至今还在,不过现在叫永安桥。

今天就聊到这里。

注:喜欢明史的点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