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

转眼,又是一个秋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果说展翅飞翔的鹤把刘禹锡的诗情带到了碧空的话,中秋时节那一轮明亮皎洁的月亮便是引起人们浓浓家国情的最美的景致。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守空闺,她多么想借高飞的大雁传递相思的信笺。可是啊,寄愁肠,鱼雁难托。如果能化成月光,是不是就能看到那身在伏波营的丈夫了呢。毕竟,那月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爱的人千里相共的。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1)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时今日,鱼传尺素的典故早已被世人淡忘。可是当你抬头望着那似乎未曾改变的明月时,可曾读懂千百年来保家卫国的征人们的职责与家中妻儿的思念呢?打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画卷,你会发现,“家国”二字无处不在。何为“家国情怀”?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国与家紧密相连,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在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样一种情感与情怀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恰是以诗文的形式传扬和传承着,以诗为媒,以月为介,穿透时空,呈现在今天的人们面前。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2)

从军边塞,大漠的风沙曾怎样吹乱诗人的头发?皓月当空,远离亲人乡土的他们是如何满面愁容?历逢盛衰,身经离乱,于国于家又是怎样无奈又满怀期待?在那浩如烟海的诗篇里,也总能读出你想要的答案。

最是诗中家国情。

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位卑未敢忘忧国

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锦官城的四月正春意盎然,被免去参议官的陆游就寄居在城西南浣花溪畔。春天总是给人希望,斗志满满。尽管已经病了20多天,这位病后初愈的老人又一次拿起了《出师表》,一看就是一整晚。记不清这是多少次挑灯夜读了,此时此景更让52岁的他读出一种“通古今之变”的意味。于是灵感乍现,奋笔疾书:“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3)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20岁的陆游希望自己是个驰骋疆场、运筹帷幄的文武全才;“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可怜陆游满腹经纶,空有一腔热血,只能壮志未酬,多少悲愤与不甘更与何人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六十八岁了,一身病痛的诗人独自躺在荒凉的乡村里,已过过花甲之年的他回首过往,难免感慨颇多。年少时的理想、青年时的坎坷,岁月蹉跎......尽管人生匆匆而过,可他却并不感到悲凉,一心想着的仍是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屋外风雨的声音听的分明,恍惚间那个那个身披盔甲、骑着战马跨国冰封的河流奔驰在北方战场的少年又回来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临终前留给后世最后的句子,直到生命的尽头他的心里仍然魂牵梦系复兴大业和国家安危,只是可惜王师北定中原的日子他终究还是看不到了。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4)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还是在锦官城,还是在浣花溪畔,早在陆游之前四百多年的唐代,一代“诗圣”杜甫在他所栖身的草堂里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个八月的深秋之夜,怒号的狂风卷走了草堂屋顶上的茅草,随后大雨呼啸而至,没有给他丝毫的怜悯。这样的情景下,诗人不是在顾影自怜,而是为天下所有读书人呼喊: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欢笑开颜?哪怕要我独自受冻亦无怨无悔!我想起了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话:“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如此说来,他也算得上是杜甫的知己了吧。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5)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又是一个中秋月圆之夜,被困在长安的杜甫望着天上的圆月发呆,想着此刻的妻子应该也在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诗人吧。故乡之月亲切,他乡之月惆怅。本是同一个月亮,如果不是这战乱又怎会使得一家人两地分居,引得无限思量?那一夜的月光很冷,月华如霜,冻结了奔腾的峡江水,也断绝了团圆的路。何时才能结束这离乱?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6)

他也曾想建功立业,但伯乐难寻,只能空叹“诸葛大名垂宇宙”,羡慕诸葛先生的机遇。可现实却是“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江畔的诗人日渐老去,月光照在客人身上,可老人却分明散发着光芒,他手中的拐杖,仿佛支撑的不是自己,而是在支撑中国人的脊梁!

我似乎听到了那年草堂里杜甫的呐喊,又听到了抗日战士说的“至死也不愿退过黄河”,又仿佛看到了那年隐姓埋名的程开甲院士……这种深值于中华民族骨血里的文化基因,虽是潜移默化,却坚韧非凡。

俊安说:“他至死也不愿退过黄河!”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7)

吾谦爱弟:

来信收阅,备悉一切。“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正在产生新的中国、新的民族、新的人民,我们要在战争环境中受到锻练,我们要在敌人的炮火下壮大起来。抗战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的健康、智慧及勇敢要在抗战中诞生,要在争取抗战胜利中光扬发大。我们要为驱逐日敌寇出中国抗战到底,我们要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俊安说:“他至死也不愿退过黄河!”这句话令人听了如何兴奋、如何激动!这种意识,不仅表现了他是我们的好子弟,而且表现了他是中华民族的好男儿,他是黄帝轩辕氏的好儿女!他不仅是我的儿子,同时他也成了我的战友。因此,我当更对他关切、对他爱护,我托了朋友,抗战的朋友,照顾他的生活了,祈你们勿念!

你是一位不满十七岁的青年,正应当在人生的大道上努力前进!你现在度着教书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利于你的前途的。我不愿你把你教师的生活继续下去,你应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开辟你的前途!俊安是我的爱子,我既赞成他的行动,这决不是无意味的称赞。你了解吗?也希你打破庸俗人的见解,勇敢的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与俊安、与阿兄、与全中国抗战的朋友们、与全世界拥护正义的人士们,手携手的向光明、向真理的大道前进!

西娃念书是次要的问题,脱离旧乡村、旧家庭,走上新环境、新时代的大道,却是首要的事情。你了解我的意思吗?人是环境的产物,客观的环境是人们真正的学校,铁工厂里出铁匠,蒸馍铺里出的蒸馍技师,宋家出的吊粉的,冯家出的拧绳的。封建的旧家庭产生的是家庭奴隶,大工厂里产生的是赁银奴隶。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即产生阶级解放的战士,在全民族抗战的战场上,便产生了中华民族解放的英雄。以上的道理,你懂得吗?我希望你们能把西娃送到陕北边区去,或送到我处来,或送到西安纱厂当女工去,这都是正当的办法。老实说一句话,西娃在家中待下去,必定要变成家庭奴隶。我记得西娃在小时是那样的活泼,但在去年我见她时,她是那样的不活泼而无生气,真使我伤感。这不是某个人的罪过,这是时代的罪恶,这是环境束缚的结果。你倘若要在吾家乡待下去,也要和西娃变成一样的不活泼,所区别者,不过男女性的分别而已。

“四月解冰,八月飞霜”,这是人们形容辽县气候的话。可是我们住的和顺,现在还是七月,早已下霜了,人们都需要穿棉衣,我们这里到冬天的寒冷就可想而知了。我不久要去河北省,特此告你,来信仍寄旧地。

附及

这封信是一九三七年十月廿五日,在和顺石拐写给老五的,距今已廿三年了。老五在抗战时,在兰村战斗中负伤而后牺牲了。

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孝慈识

王孝慈(1905-1992),原名向宗仁,陕西渭南人。1927年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1930年至1937年在北方从事地下工作。1938年后,在山西太行山区参加抗日斗争。1945年4月,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党的七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铁路局党委副书记、全国铁路工会副主席、甘肃省副省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1992年8月,在北京逝世。

这封家书是王孝慈于1938年10月25日,写给五弟向宗圣的复信。收信人向宗圣原在家乡陕西渭南教书,在王孝慈的感召下,于1938年底离开家乡,奔赴山西抗战前线,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5月23日,在山西忻县兰村与日寇的激战中英勇牺牲。这封家书正文写于1938年10月,信的末端有一段附及的内容,是王孝慈20世纪60年代回家乡用钢笔字补记的。

王孝慈以自己父子并肩抗战来激励五弟:“勇敢的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与俊安、与阿兄、与全中国抗战的朋友们、与全世界拥护正义的人士们,手携手的向光明、向真理的大道前进!”勉励他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阶级解放的战士”、“中华民族解放的英雄”。他还希望女儿也能脱离旧乡村、旧家庭,走上“新时代的大道”。在抗日战场上,有许多像王孝慈这样的父子、兄弟,还有夫妻,姐妹携手踏上革命征程,走向抗日前线,直面艰险、无惧死亡,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

程开甲:“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8)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的上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9)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亲自将“八一勋章”颁授于为那声东方巨响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院士。

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这是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将汗水和智慧洒在了中国西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他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20多年。

在当年的试验中,程开甲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对核爆炸现象、核爆炸规律、核武器效应与防护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他还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取得丰硕科技成果。

1984年,组织考虑到程开甲的年岁已高,把他从戈壁滩调到了北京,担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由于工作职责的变化,他的科研工作也发生变化。

一方面,他在抗辐射加固和高功率微波领域努力;另一方面,他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与方法。

谈起晚年的创新成就,程开甲感慨地说:“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程开甲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五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我们的成就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韧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程开甲院士曾写下的这几句话,堪称他科学人生的自画像。

一生为国披甲铸盾。2017年8月3日,程开甲院士迎来了百岁生日,他仍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行,仍然心系国防科技发展,仍然在为强军兴军的伟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10)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何以披荆斩棘、生生不息?何以托举这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东方文明?因为中华民族血脉深处有一道攻不破、打不乱的文化心理密码。这道固若金汤的文化心理密码,便是悠远而深沉的“家国情怀”。

1949年9月30日,在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人民英雄纪念碑先国而立。为什么?因为从血雨腥风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白,没有这些英雄,中国人民是站不起来的。栉风沐雨68载,如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富起来,正在强起来。哲人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其实,这不仅是作家需要找寻的永恒,也是我们,哪怕最普通的群众,也不能忘却的永恒。“独臂英雄”丁晓兵,每到国庆都会去烈士陵园给先烈献一束花,“以熨帖心灵的褶皱”。“砺剑先锋”谭清泉,每次路过天安门广场都会面向纪念碑给英雄鞠一个躬,“好不忘他们的牺牲和付出”。国庆节,当思而再进。在这个改变国家和国人命运的节日里,我们是该静下心来触摸历史,沉淀国家主人翁的归属感,激发现代公民的责任感。

当国庆节遇上中秋节国与家(当中秋遇上国庆纵时空转变)(11)

“每一条印痕,都刻画着四季风云;每一圈年轮,都记录着新的灵魂。”在这层林尽染的金秋,让我们在短暂的国庆长假里,用坚实的足迹,去接续、厚实共和国的“年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