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送之《西施初演记》录自剧评家张聊公《歌舞春秋》一书,记录了梅兰芳先生首演《西施》剧之盛况。《西施》为梅兰芳新制古装剧,首演于1923年9月8日,为了丰富乐队的表现能力,梅兰芳首创在此剧伴奏乐器中加了二胡,剧中「佾舞」为梅兰芳创排,古意盎然,美轮美奂。

民国十二年九月八、九两晚,梅兰芳新排历史名剧《西施》,在真光院初次登台,九城哄动,包厢散座,预定一空,其不得座者,纷纷向开明院早定,盖开明将于下星期特烦梅伶再演也。余两晚均到场,兹将两晚情形,略记如下:

八日之夕,余于九钟到院,门外汽车、马车、人力车,重重叠叠,绵亘不绝,入院早已满座,该院于固定之座位外,增加临时座位无算,然仍须加凳,以应来宾之需要,故此夕院中座客之拥挤,可谓近顷未见之盛况。

台上正演程继仙之《临江会》,饰周瑜,颇具法度,但此时人心不定,皆亟于求座,或专来看《西施》,而对于其他各剧,均不甚注意,故《临江会》一剧,台下竟漠然视之,及演毕休息,过十五分钟,掌声四起,盖敦促《西施》开演,表示极端欢迎,先睹为快也。

须臾,万目睽睽之《西施》开幕,第一场为吴王登殿,次为勾践受辱,复次为范蠡求贤,至第四场,则为西施浣纱,全场目光所集中之梅兰芳,饰西施,唱西皮,款步出帘,掌声又雷动矣。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1)

梅兰芳之《西施》「浣纱」舞台照片

浣纱一场,唱西皮慢板,声韵极为婉妙,并有许多新颖之腔调,故听者异常愉快,捧心一场,妙在神色中,带出轻颦之作态,此种自然美丽之姿容,万非他人所能摹拟,东施效颦,便成大笑话矣。

进美赴吴一场,唱导板快板,流利婉贴,而台步身段,尤极美观,百花洲与吴王同看采莲,神情亦好,惟布景砌末,颇见草率,莲花灯各种排列,极形整齐,惟排出「天下太平」四字,既形累赘,又觉陈腐,似可不必,最后馆娃宫夜宴一场,为全剧最精彩之一幕,梅饰西施,姚玉芙饰旋波,皆左手执羽,右手执笛而舞,扮像之华美,舞态之新妙,以及场面上所奏乐声之幽雅,均可谓最新发明之一种美术,闻此种舞法,见于周礼,所谓「羽舞」是也,根据古舞,编制新剧,此在艺术上创作的价值,又为何如耶。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2)

梅兰芳之《西施》「佾舞」舞台照片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3)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4)

梅兰芳 朱桂芳之《西施》「佾舞」

王凤卿扮范蠡,极合身分,唱作均有可观,郝寿臣扮吴王夫差,声容亦颇为雄壮,张春彦扮勾践,平稳无疵,萧长华扮太宰伯嚭,极为出色,其说白中,卖国数语,调侃不少,其做工神气,尤佳,他伶为之,恐失身分矣,慈瑞泉扮东施,亦好,但面上涂抹,还要丑些,而身上穿着,还要美些,最好同西施打扮完全一样,则相形之下,更可使人捧腹也,姜妙香扮文种,甚妥,全剧配搭,可谓异常完美矣(又曹二庚于进美一场有一段数板,大骂议员,亦殊淋漓痛快),散戏时已两点钟,然座客皆专心看戏,毫无倦容也。

九日之夕,余到场时,台上程继仙与诸茹香演《得意缘》,院内外一切情形都与昨夕相同,不必赘述,惟座客对于《得意缘》一剧,皆希望其速完,俾《西施》可早演,此种心理,比昨夕乃尤为显著耳。《得意缘》演毕,又循例休息十五分钟,《西施》之后本,乃继续昨夕,而开始演作。

《西施》后本中,以屧廊小立,及五湖泛舟两场,为最美妙,响屧廊一幕之布景,比昨夕百花洲及馆娃宫之布景差胜,惟廊内如能不用电灯(或少用电灯),则于舞台光线之配合,必更可动目,吾国布景专家,处处利用电灯,以炫座客,乃于光之问题,不暇注意,此其程度之幼稚,不必为讳也。梅兰芳之西施,在此一幕中,神态之幽雅,表情之精细,殆难以笔墨形容,盖此场只写西施在响屧廊徘徊步月,思家国之耻,念身世之悲,其意思虽甚简单,而情绪却极幽邃,梅君演唱,能将此种神理,体会入微,故举步拂袖,无一处不含诗意,唱二黄慢板,及南梆子,均凄婉入听,而南梆子尤其哀感顽艳之致,此场梅之唱作,出神入化,加以布景清丽,电光淡雅,故鼓掌之声,不绝于耳,至极盛时,几可震撼屋瓦矣。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5)

梅兰芳之《西施》「响屧廊」舞台照片

泛舟五湖一场,布景亦尚佳,惟电光已射出,而台上电灯仍不息,至良久始息,此皆后台布景专家之过也。梅之扮像,蓑衣笠帽,异常美观,连唱带做,声容并茂,至最后二六一段,行腔尤极动听,此一场为最后一幕,座客直至梅王姚三伶同入后台,始一致起去,盖此场之华美,既不减于响屧廊,而梅之唱作,又入人者深也。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6)

梅兰芳之《西施》「泛舟」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7)

梅兰芳 王凤卿 姚玉芙之《西施》「泛舟」舞台照片

此外上殿进劝,则有雍容之度,登陴避兵,则具慷慨之色,种种表现,可谓妙造自然矣。

凤卿扮范蠡,唱作均妥,泛游五湖一幕,许多身段姿态,亦殊难得,郝寿臣之夫差,作工颇有精神,惟说白多有与剧本不合处,萧长华之伯嚭,张春彦之勾践,姜妙香之文种,均甚稳当,而朱桂芳之处女,舞剑及演操各场,均极精练,姚玉芙于泛舟时,饰荡浆女,亦纯熟无疵。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8)

梅兰芳小趣事全集(梅兰芳之西施初演记)(9)

梅兰芳 王凤卿 姚玉芙之《西施》「泛舟」舞台照片

综观两晚所演,唱作之繁重,服袋之奇丽,灯彩之辉煌,洵可谓洋洋大观,惟布景砌末,与配角装扮,以及各场穿插,尚有应行改良之点,闻俟在开明院再演时,当一一加以整理,以臻尽美云。

(《歌舞春秋》)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