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538篇原创文章:

专栏内容提要:

正本清源,深度思考,远离标题党,分辨夹藏私心的市场杂音。

独家解读:最新的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深度分析,会对中国经济和老百姓产生什么影响?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 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我是@熊猫贝贝小可爱,地产行业策略研究者,房地产楼市观察者,宏观经济学研究爱好者,欢迎关注。

#存款利率定价改革会带来哪些影响#

#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变了 对钱袋子有啥影响#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1)

图片来源:网络

导读:最新存款利率定价改革方案公布

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快速通道:

进入2021年6月,密集的金融系统调整频出,不到2周时间,央妈刚刚才打压了现金管理类产品,上一周周末,也就是6月19日,又压降长期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变化,这可是大事,在有着长期重视储蓄观念和注重个人货币财富安全的中国,毫无疑问关联着千家万户和每一个中国人。

6月21日,LPR将迎来新一期的报价。而这一天,银行存款利率定价改革也将开启。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2)

图片来源:网络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3)

图片来源:网络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4)

图片来源:网络

新闻一出,政策一公示,就引发了全网热议,有很多自媒体和群体,都不约而同,急功近利,甚至是夹藏私心,用简单粗暴的逻辑去解读这一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

严谨客观地来说,这则消息是真的,一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利率确实会在6月21日开始调整下降,但这则消息在传播过程中,却出现大量以偏概全的谣传,和夸大式谣传。

很多人把大额存单等结构性存款的利率机制调整,鼓吹渲染成央行要全面降息。

只强调大额存单的利率下降,却无视一年期及以下的定期存款利率反而上调的事实。

在这样谣传之下,很容易误导市场,让很多人都产生了某种误解,以为中国要开始降息大放水,给美联储超发的美元接盘,这是一种很恶劣的影响。

凡事,都要探其“本质”,钻其“究竟”。

这篇文章,我专门请教了银行业,金融业高段位的政策分析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并写成专题文章,来和各位读者朋友有深度,有专业,有态度的好好聊一聊存款利率定价改革这件事,本质意义分析解读,背景目的认知,以正视听。

顺便说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都2021年了,还想着混淆视听,贩卖焦虑,对国家关键金融政策进行扭曲解读以满足自己私利目的的人,非坏既蠢,令人厌恶!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从公正,客观,理性的角度,拨云见雾,直指本质,能给给对本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存在疑问群体,解答解惑。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读者通过文字选择作者,作者也在通过文字选择受众。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5)

图片来源:网络

一、意义分析解读:改革意义大于调息意义,“小步慢走” 促银行降负债成本

首先先说两个重要的金融指标情况:

第一个是LPR,并没有什么意外和变化,最新LPR出炉,连续14个月“原地踏步”: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6)

图片来源:网络

也就是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消费贷款,房贷,企业公司的经营性贷款的市场基准利率没有变化,体现了中国金融和货币政策一贯的稳健和保持长期稳定的态度。

第二是本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的具体内容。

计算方式的改变后面说,直接说结果,并不复杂。

一年期以下的存款利率,升高或不变;

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不变;

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降低。

直接表示成图标,一目了然。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7)

图片来源:网络

其次,是本质说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的本质并不复杂,只是计算方式有了变化:

实际情况是,根据监管要求,存款利率由原来的“基准利率*倍数”,调整为“基准利率 基点”。

说白了,这其实是个小学数学题,也就是“乘法变加法”,导致短期利率上升,长期利率下降。

小小总结一下:存款基准利率、MLF、LPR并没有变化,所以本次的存款利率定价改革事实上与真正意义上的降息无关。

说降息,都是混淆视听的错误说法!

只是调整了存款利率的计算方式,不是真正的降息!

只是调整了存款利率的计算方式,不是真正的降息!

只是调整了存款利率的计算方式,不是真正的降息!

而对于市场和老百姓而言,具体需要面对的变化,就是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涨,而一年期以上的利率会下降,这种改变将从2021年6月21日起开始。

1、民生银行深圳分行的大额存单从3.99%下调到3.8%;

2、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一款3年期年化收益3.9%的定期存款,今天将下调至3.5%-3.7%;

3、工商银行一分行,三年期大额存单从3.85%下调到了3.25%,简直跳水式下降。

4、四大行一年期及以上的存款利率普遍下调,定存利率最高不超过3.25%,大额存款最高为3.35%。

很明显,短涨长跌,不是真正的降息,什么是降息?2020年应对疫情冲击的经营贷利率下调是降息,2008年4万亿是降息,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肉眼可见地成熟了,现在的调整,是有特定意义和目的的结构性调整。

那么问题就来了,本次的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目的和意义何在?

1、缓释银行负债端压力,是最主要原因;

2、改革意义大于调息意义,这是一次针对银行金融内部的“反内卷”改革尝试;

3、对中国的存款结构,还有居民的存款习惯,有重要的影响和趋势指导意义;

4、不是降息,从边际角度上来看,金融机构在开始收缩货币(短期利率提升)。

事实上,这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本质上对于国内经济和货币环境而言,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货币使用单位和民众,因为中国存款的结构主要还是以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为主,大额存单因为存款金额门槛比较高,占比也没有超过10%,所以整体规模其实并不大。

而真正受益的,其实是中小银行。

这其中,值得说明的,是一些渴求“降息放水”创造业绩和收入的行业的说法和表达,非常值得警惕,这其中就包括了但不仅限于:银行业务揽储业务,房地产利益关联群体(就是炒房群体),炒股群体……

说白了,就是期望国家放宽货币流动性,降低货币杠杆成本,然后通过资产金融化,资本化,撬动市场,激发预期和情绪,从中牟利套利。

这种群体,一定要多多加以警惕,特别是一些不怀好意,勾结境外意识形态,梦寐以求寻找机会都想在中国国内经济和货币环境中发动资产泡沫化,增加中国金融风险和压力的群体,其心可诛。

所以,平常心对待,公正理性客观解读,很重要。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8)

图片来源:网络

二、影响分析:存款搬家,对中国经济和老百姓财富去向有何趋势性影响?

当然,这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对于中国的居民存款结构还有存款心态和习惯,必然会产生影响,简单直白一点看因果关系,长期存款利率下降,也必然会导致存款搬家的情况和趋势出现。

这不是小数字,中国居民的存款率是全球第一,不管这个存款往任何方向去,都是未来财富的方向。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居民存款增加6.68万亿元,到2020年底,中国居民存款总额达到93.44万亿元,也就是说,到2021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居民存款总额达到100.12万亿元,按中国14亿人口计算,人均储蓄为71514元。

一方面,是后疫情时代面对不确定的消费紧缩,一方面,又是对于通胀的焦虑。

这是背景和大环境,那么,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这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将带来哪些影响?

1、短期(1-3年)来看,不利于房地产(特别是二手房市场和房价炒作),创业,消费,投资;

2、中期(3-5年)来看,利好银行,金融市场;

3、长期(5年以上),不排除金融利率政策会有更多的调整,从当前来看,无法做到客观判断。

因果关系不复杂吧?老百姓手上的货币财富其实和资本意识是有共通之处的:厌恶风险,厌恶通胀,追逐更高的收益和回报。

毕竟什么风险投资,金融投机,炒房套利的,都是小部分人。

这一次中国金融政策调整和改革,是一次结构性,目的性很明确的调整。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9)

图片来源:网络

三、写在最后:关于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中几大类别资产价格趋势几个分析观点

有两个关键的知识点需要在文章最后进行阐述:

第一个,真正的利率,很重要,在中国,存款基准利率、MLF、LPR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率指标。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锚,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各大类资产的趋势性变化。

所以对于资产投资,资产价值评估来说,要紧抓关键,而不能听风是雨,被消息和焦虑所迷惑。

回到老百姓关心的房价来看,上游开发商的债务压力被三道红线压着,金融机构被两道红线管着,低息经营贷被严格管制,并且趋于明显的紧缩,事实上,对于即将进入的2021年下半年而言,除了极个别经济活跃,或者还在央地博弈试探的城市和地区,这一轮的房价从全国经济和货币环境的现实情况来看,已经失去了出现暴涨,持续坚挺上涨的动力和支撑。

房价现象,本质就是货币现象,股票市场,是中国货币的晴雨表。

如果真正的利率指标没有变化,那么对于房价就不具备什么现实意义上的想象力,这是第一个观点和趋势认知。

第二个,是中国当前所面对的现实内外经济环境,是不具备降息放水的条件的。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一方面是要防止别有用心,利益关联的群体和资本力量,制造不切实际的市场预期和贩卖焦虑。

另一方面,是来自美国美元和产业链制裁的恶劣外部经济环境,对中国国内经济和社会财富觊觎的风险防范。

1、真正的降息放水,会导致国内出现严重通胀,结构性管理下的经济环境,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资产泡沫化风险无限放大,对中国经济环境稳定产生威胁。

2、降息放水,会承接美国超发货币,让中国在经济层面和产业链层面来之不易的优势和崛起之势彻底消失。

所以,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看,国家也不可能一方面去杠杆,去泡沫,降风险,增加经济和货币的政策定力,一方面开闸放水,打开货币水龙头搞大水漫灌。

那么对于普通百姓群体而言,当前比较合适的货币配置策略是什么?

几个个人的观点,没有任何的投资暗示和指导意思,纯粹分享交流:

1、保持定力,保持正常储蓄,不盲目跟风进行房产投资,金融投资,创业。

2、对存款政策调整的信号持冷静观望态度,现在大环境的钱都不好挣才是现实,具有流动性的现金对于个人和家庭的意义不用多说。

3、持续关注美国和美元的危机,这才是对于货币财富配置的重要机会,在美元经济危机没有爆发之前,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高估手头人民币货币抵御危机的韧性能比美元强。

4、警惕利益关联群体的信息扭曲解读,断章取义,还有焦虑贩卖,中国如果降息,本质上就是接盘美国通胀,所以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当前这种情况和环境下,哪里来的底层逻辑中国会降息放水?

5、刚需买房,该买就买,选LPR,跟随经济趋势,优先买一手房,前提是真刚需。

投资投机套利的?自求多福,不多解释。

商办物业小产权,除了一线,没有想象力,别心存侥幸。

6、提前加强金融市场相关知识和认知的建立,不仅仅是本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其实在中国经济和货币各个维度的政策表达上,都在指向金融投资,金融是万业之母,市场也在快速走向成熟和规范,需要时间和过程,而这个窗口期,是适合的学习和认知阶段。

国家体制一定会对应到金融市场体制中去体现。

中国的国家体制特色是什么?

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人民服务,还有共同富裕!

以上,就是本人对本次存款利率定价改革的解读,分析和思考。

希望能够给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读者朋友,起到开阔眼界,梳理思维,理清认知的帮助。

那就很好。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10)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郑重声明:

本文仅作为认知交流和思考分析所用,至于是否正确合理,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

并且熊猫也乐于在财富之路上的一些认知思考和理解和各位分享交流

文章没有任何投资建议和投资引导,投资有风险,都是成年人,风险自担是最基本的价值认知。

以上。

2021年,经济波动和暗流涌动正在恢复平静,但是影响视野的大雾依然没有散去。

预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能够心志坚定,做好准备,在2021年实现迷雾冲破,快意逐浪!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或赞或骂,还请留个声音,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11)

图片来源:网络

思考,是对世界的尊重。探索,是对未来的准备。

每个人,都没有选择时代的权力,但是时代绝对可以选择人。

这是一个长期主义的时代,是一个眼界和思维决定的未来。

希望能与有伟大格局和理念的群体同行。

做时间的朋友,做时代的弄潮儿,做命运的主宰,做财富的主人!

仅以此文,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是否会降低(存款利率定价改革)(12)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熊猫地产观,讲究和追求的就是在纷杂繁乱的信息时代,输出一种稀缺,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本人自媒体的态度和初心:不做什么大路货,通过写作分享,记录对世界的认知。

熊猫不稀罕吗?你觉得我的文章不稀罕吗?哈哈哈哈……

不当什么专家,也不敢大言不惭说自己高明,只想通过写作分享,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