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清平乐》霸屏了,上至宋朝经济,下至东京十里繁华,还有一个个大人物都从书上搬上了荧屏,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子美、韩琦哪个不是如雷贯耳?还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文章课后习题都会写上:“全文背诵”。

范仲淹小时候(范仲淹是唐朝的)(1)

看剧,刷弹幕欢乐又涨知识。当范仲淹一出场,弹幕上竟然因为他生于哪个朝代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我记得范仲淹写了篇《醉翁亭记》,他是生于唐朝的,下面马上有人发了个炮弹直射,回击道:“人家范仲淹正经的北宋文人,怎么你把他拉到唐朝去了,况且范仲淹写的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写的呀,没文化真可怕。”接着一个个大写的赞,但还是有些小伙伴,誓不罢休,说自己学了一个假语文,说就是记得范仲淹是唐朝人士。当时看到这一幕,我也一万个黑人问号,作为成年人,难道这点文学常识都会不懂?弹幕上又有人发来消息:“罚你抄一百遍《岳阳楼记》!”

范仲淹小时候(范仲淹是唐朝的)(2)

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他的光芒无需累述。他的执政才能和军事才能也是史学家们常谈的话题。连范仲淹这么有名的人,一般人都对他了解甚少,心里不禁感叹,文史知识还有待于普及。而随着剧情的推入,当范仲淹再次被宋仁宗调回京都,他在朝堂直指宰相吕宜简炮制百官关系图,任人唯亲唯熟,和吕宜简当场辩论时。大段大段的文言文更是让观众不明所以,一万个为什么瞬间升起,看个剧还要看懂文言文。要说,高考时,文言文可是大多数学生的噩梦。同时也想起了当年老师说的一句话:“好好学习语文吧,否则看个电视都会看不懂。”这回,还真被老师们言中了!

敲黑板,同学们,这里有学好语文的锦囊妙计,赶紧收好!

范仲淹小时候(范仲淹是唐朝的)(3)

一、生活中学语文。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的工具性很显而易见,每天我们与人交谈、工作、写请假条、看电视、上网都是语文学习的好机会。语文不仅仅包括字词句、段篇章这些常用的范畴,更包括一些文学史、文化史,谚语、俗语,甚至二十四节气都属于语文的范畴。例如,陌生人见面,第一句话说是问:“您贵姓。”回答一般会说:“免贵姓许,言 午许。”下次,你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把自己姓的拆成几个部件来介绍。这就是现学现用。

范仲淹小时候(范仲淹是唐朝的)(4)

此外,电影,电视剧作为艺术形式,有寓教于乐的功能。像这部《清平乐》,里面有大量宋词,还有一些历史事件,从中你也可以一边看剧一边复习下学生时代你背过的那些“全文背诵。”

二、工作中学语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任何一样工作都会用上语文。上传下达,会议总结、工作日报、周报、月报,各种策划案,工作计划,培训讲义。但凡一家公司要运作,只要有字的文件都要用上语文。那么,我们就能在日常工作中学语文、用语文。常用的通知、须知、纪要会让我们学习应用文的写法,而年终总结、月度总结、周小结能让我们学结材料的写法。就职演讲,竞选竞聘又能锻炼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公司的年度计划又能让我们熟悉计划类文章应如何写。写得多了,就能越写越顺畅,语文的基本功也会慢慢提升。

范仲淹小时候(范仲淹是唐朝的)(5)

三、旅游时学语文。关于旅游,文学家郁达夫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陌生的地方总有一些陌生的风土人情、神话传说,这些都是语文知识的范畴。我们在逛逛走走吃吃中,就能领略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历史风味、不同的生活乐趣。例如,你去温州的雁荡山,不仅能看到变幻莫测的灵峰夜景,还能亲吻由天际飘来的三折瀑,还能领略谢灵运的才高八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山水乐运。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是一件非常涨知识、长见闻的乐事,在欢乐中学语文也是一件美事。

范仲淹小时候(范仲淹是唐朝的)(6)

语文的学习从来不是一朝夕的事,只有心中热爱,才能践于行动。语文学好了,整个人的底蕴也就上来了。不仅能把电视剧看懂,更能充满仙气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