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之四

陕北方言民谚:生活的底蕴与变化

徐: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我们再谈谈陕北方言及其民谚与生活的关系吧。方言与民谚是植根现实生活的,没有生活的土壤,陕北方言与民谚就不会这么富有生命力。就如咱们陕北的山丹丹花,只有在这块土地上才能绽放出无比鲜艳灿烂的光华,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王:是的,方言与民谚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方言以生命活力,也是生活丰富了方言的色彩,给方言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说是生活哺育了方言。所以说,语言是随着生活前进的,语言的运动系统跟生活同构也同步,语言不仅参与了生活的变革,也固化了生活的结构形式。语言一当产生,就会形成自身的同一性,产生同构作用,并独立地存在。这就是生活与语言的本质关系。这一关系,在陕北方言与民谚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徐:是的,语言学家多关注语言的运动结构及其形式,而您却在更大的文化与生活世界里探求语言的奥秘。因此,您的研究与传承是“活”着的语言,是镌刻在陕北大地和人们生活中的语言,而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语言。

陕北方言背后的故事(陕北方言的社会底蕴与文化魅力)(1)

王:非常赞同您“语言的生命在生活”这个总结,事实上我就是这样实践的,探索的。比如下面这些方言:

白格生生 粉格楚楚 黑格久久 红格艳艳

花ト愣愣 黄则腊腊 灰ト溜溜 蓝格茵茵

绿格蓁蓁 青格崭崭 紫格着着 毛忽闪闪

以上这些词组,初看起来会有一种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印象,这其实是陕北人民群众对自然生态心灵化以后形成的活泼泼的语言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具有三大特点,即自我内化的拟人性、音乐节奏的感染性、物我相映的亲切性。陕北的自然环境虽然荒芜苍凉,可陕北人民的内心世界从来不乏饱满的热情、不乏鲜艳的色彩;陕北高原虽然水资源短缺,可陕北人民的精神世界永远流淌着甘甜的清泉、欢快的溪水。鲜艳的色彩被生活占有、甘甜的清泉在生活里流淌,转化成一个个带有节奏的象声词、一曲曲富有优美旋律的信天游,美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哺育着这里勤劳而善良的人民。

在陕北方言里,几乎每一个字都可以进行音乐化的处理、每一语句都可以婉转清丽而抑扬顿挫地让人惊奇感叹,只要是陕北人,拿来就会使用;只要是陕北人,一听就会明白。不要问这是为什么,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已经在潜意识深处作出回答。

徐:总结得好,还能有深度地谈谈您的认识吗?

王:可以。虽然是您采访我,让我也回访您一下。您不是写过一首叙事长诗《榆林颂》吗?您在其中就极优美地用陕北方言表达了这种生活的炙热情怀。

陕北方言背后的故事(陕北方言的社会底蕴与文化魅力)(2)

徐:写过,但没带在身上。

王:我这里有,我拿出来给您朗读一小段:

那——

蓝格英英的天,清格凌凌的水;

黄灿灿的糜谷,红彤彤的高梁;

粉楚楚的荞麦,白生生的棉花;

黑玖玖的豆荚,绿莹莹的白菜;

黄朴朴的玉黍,青油油的烤烟;

酸格溜溜的山枣,艳格盈盈的牵牛花;

香格浸浸的脆梨,甜格丝丝的南瓜……

那——

花扑楞楞的毛眼眼,俊格蛋蛋的亲眉脸;

巧格灵灵的小手手,红格丹丹的红头绳;

脆格鲜鲜的樱桃口,杨柳一般的细腰腰;

珍珠一般的白牙牙,热格呼呼的心窝窝……

那——

滚滚的米酒,

热腾腾的油糕,

哧溜溜的粉条,

香喷喷的炖羊肉,

暖酥酥的热炕头……

就在这样的土壤里,

窗花开了,信天游萌发了,

链子嘴说开了,酒曲唱起了,

说书的架势摆开了,道情流淌了,

锣鼓响起了,秧歌扭动了,

腰鼓舞起了,二人场子踢开了,

陕北的文化艺术繁盛了……

根扎的有多深啊,树长的就有多高。

土壤有多肥沃啊,花开的就有多茂盛。

人民有多热爱啊,艺术就有多精彩。

徐:感谢您的收藏和记忆。事实上我在写作时没有考虑到生活与方言的这种同一性。

王:但是这些语言,确实非常生动而传情地体现了生活与方言的同一性关系,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可惜,现代生活的剧烈变化,已经在销蚀着陕北方言与谚语固有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功能。

徐:怎么理解这种方言的文化销蚀现象?

王:方言之“方”的另一面,就是界限的意思。方言的文化销蚀现象存在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状态。就语言的共时性来说,由不同界限区隔开来而形成的方言,随着民族生活的一体化、社会结构的一体化、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方言所代表的文化独立性正在被逐渐销蚀;就语言的历时性来说,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新的商业化与互联网的急速冲击,方言固有的文化领土逐渐萎缩。这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才需要我们保护传承。

不要说外地人对陕北方言感到神秘,难以把握一些方言土语在其不同语境下的真实含义,即便是在城市里生活的陕北人的后代,对自己的家乡语言也已经是一知半解,越来越感到陌生了。就拿我孩子(80后)来说,虽然他经常回陕北老家,并能说几句“醋溜陕北话”,但对外公、外婆、伯伯、婶婶日常所说的一些方言俗语,也往往难解其意。

这种时代性的文化同一与销蚀现象已经非常紧迫地给我们发出预警了!

徐:面对这种销蚀现象,我们应如何行动,怎样作为?

王:方言之所以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在方言中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包含了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的理想和精神,包含了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的追求、习惯、风俗,它们和其他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塑造了我们民族的形象。其中,每个语言单位的形成,都有着漫长的过程并和此方言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文化历史息息相关。而方言一旦形成并被一个地区的民众代代传承,它就成了这个地区人民精神的基因和“身份证”,成为这一地区民众的集体记忆。在陕北方言中,蕴含着代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特有的精神力量,也蕴含着许许多多已然逝去的历史内容。

所以,我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责任性,心情就格外沉重。我要尽我所能,倾我全力,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陕北方言与谚语文化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徐:结束我们的访谈,您还想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陕北方言背后的故事(陕北方言的社会底蕴与文化魅力)(3)

王:谢谢您的采访,给我提供了表达心声的珍贵机会。陕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地理坐标,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历史坐标。陕北文化对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发展拥有自己独特的记忆,这种记忆以汉画像石的形态定格化,又以方言的形式动态化,我们不妨通过具有厚重生活意味的陕北方言词汇,来体会陕北文化的别样风采,来探寻伟大中华文化的深层奥秘。陕北人、陕北事、陕北风物陕北地,滋养了陕北方言,陕北方言也滋润了陕北这方水土这方人。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陕北自不会缺席,作为陕北人标志的陕北话也不会缺席。

我愿为我们的故乡陕北,用方言和民谚谱写出新时代的篇章!

——全文完——

本文来源于榆林陕北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