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学科门类共有14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2021年新增)。其中,工学门类有31 个一级学科:力学、机械、仪器、材料、能源动力、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土木、水利、测绘、化工与制药、地质、矿业、纺织、轻工、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兵器、核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安全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公安技术。以上31个一级学科下面共有260个二级学科(专业)。

新工科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近两年新增28个工科专业解读)(1)

工学门类31个一级学科2019年前(含)共有232个二级学科(专业)

本文主要解释2020年和2021年工科新增的28个专业。

一,2020年本科目录新增专业中的工科专业(14个):

新工科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近两年新增28个工科专业解读)(2)

1,增材制造工程专业

首开学校:新乡学院。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增加材料、快速成型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一般通俗地称增材制造为3D打印,而事实上3D打印只是增材制造工艺的一种,它不是准确的技术名称。增材制造指通过离散-堆积使材料逐点逐层累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的技术。根据它的特点又称增材制造,快速成形,任意成型等。

增材制造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增加以制造三维结构实体的智能制造技术。跟传统的减材制造(如机加工)和等材制造(如铸锻焊)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在复杂结构件的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设计上的自由度。在机加工、铸造或模塑生产当中,复杂设计的代价高昂,其每项细节都必须通过使用额外的刀具或其它步骤进行制造。相比而言,在增材制造当中,部件的复杂度极少需要或根本无需额外考虑。增材制造可以构建出其它制造工艺所不能实现或无法想像的形状,可以从纯粹考虑功能性的方面来设计部件,而无需考虑与制造相关的限制。

(2)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性。增材制造过程无需生产或装配硬模具,且装夹过程用时较短,因此它不存在那些需要通过大批量生产才能抵消的典型的生产成本。增材工艺允许采用非常低的生产批量,包括单件生产,就能达到经济合理的打印生产目的。

(3)高材料效率。增材制造部件,特别是金属部件,仍然需要进行机加工。增材制造工序经常不能达到关键性部件所要求的最终细节、尺寸和表面光洁度的要求。但是所有近净成形工艺当中,增材制造是净成形水平最高的工艺,其后续机加工所必须切削掉的材料数量是很微量的。

(4)生产可预测性好。增材制造的构建时间经常可以根据部件设计方案直接预测出来,这意味着生产用时可以预测得很精确。随着增材制造业的拓展,制造商对于自己的制造时间表编制将拥有严密得多的控制力。

(5)减少装配。对于许多技术成熟的产品来说,这是一项由增材生产工艺所引进的根本性变革的要素。通过增材制造所构建的复杂形状可以一体成形,取代那些目前还需采用众多部件装配而成的产品。这意味着增材工艺所带来的节省效果包括了省去了之前需投入到装配工序的工作量、需涉及的坚固件、钎焊或焊接工序,还有单纯为了装配操作而添加的多余表面形状和材料。

毕业生主要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以及机械等领域内从事与3D打印相关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及服务等工作。

增材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还可进入产品制造企业、打印服务公司、 设计公司及其他3D领域企业,从事设计、技术操作、 咨询服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3D产品设计、三维扫描造型、打印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2,智能交互设计专业

首开学校:北邮。交互设计可以理解是用户与机器的互动设计,以用户体验为主,无论你是使用电脑、手机还是其他智能产品,都属于人机交互。智能交互设计属于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主要包含智能计算设备与人的交互设计研究与技术实现两部分,交互设计研究部分侧重于用户研究、交互设计与体验评估;技术实现侧重于web前端、AR/VR开发及机器学习。该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信息/智能产品设计的方法、理论和设计表达技能,也要掌握虚拟/增强现实、语音、手势等交互技术,既具备较强的设计思维能力,又具有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的研究开发能力。该专业将设计创意、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有机融合,培养面向“万物互联 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能从事互联网产品和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用户研究、数据分析、前端开发等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设计、研究人才。

智能交互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在互联网行业、娱乐游戏业以及新兴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机器人等)从事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用户研究、产品经理、大数据可视分析、以及AR/VR、语音交互等多模态自然交互技术开发等工作。

3,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专业

首开学校:辽宁工业大学。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属于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机械设计、应急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等领域从事应急装备的系统设计开发、信息处理及安全应急系统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管理事业单位、应急科研院所、应急救援机构、应急咨询及技术服务机构和应急产业企业等,从事消防、安防、安全应急、信息安全、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装备、安检防爆、反恐装备、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 4,能源服务工程专业

首开学校:上海电力大学。这是智慧能源管理领域的一个应用型本科新专业。在能源变革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能源企业升级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各类能源企业也都在探索开展综合能源相关的业务,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能源服务领域的人才供不应求。

能源服务工程专业,将各种传统和新能源技术、工程建设运维和服务管理,包括自动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大数据与智能建造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应用于综合能源建设管理的专业。该专业聚焦综合能源在工程项目建设和后期运维服务的人才技能需求,培养目标直接涉及综合能源系统的项目规划建设、调试运维和服务管理的全过程,以满足我国能源产业对新兴行业领域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服务能源电力行业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从事综合能源相关企业的项目建造、运维管理、商业运营等工作,并具备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能够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及相关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5,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

首开学校: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代表着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诸多能源行业企业纷纷以能源互联网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对相关行业人才有着旺盛且持续的需求。

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能源观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不仅掌握将能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解决能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在掌握与传统电能产生、传输、分配、使用等相关的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将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综合考虑的大能源观,掌握能源互联网工程的关键知识与技能,具备解决当代日益复杂的能源互联网工程问题能力,毕业后可从事能源互联网工程的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系统运行、试验分析、工程管理等工作。

6,柔性电子学专业

首开学校:西工大。柔性电子学是一种把电子器件安装在柔性塑料底版上组成柔性电子线路的技术。它具有柔性和轻便等优点,已在照相机、计算机键盘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等方面进行应用

柔性电子学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可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以服务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柔性电子领域的发展为使命,面向有机显示、能源探测、生命健康、国防军工等方面的柔性电子前沿基础问题,培养掌握柔性电子学专业知识,并具有柔性电子关键材料、加工技术、器件与基础部件研发能力的国际化新兴交叉学科拔尖人才。

主要课程有柔性电子学基础、柔性电子器件与系统、柔性电子技术应用、有机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光电子学导论、锂离子电池技术、纳米材料表征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机微纳半导体等。

柔性电子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显示面板企业、IC/半导体行业的企业就业,例如:京东方,中芯国际,华为等。

7,智能测控工程专业

首开学校:哈工大。智能测控工程专业以智能信息感知和处理为核心,通过准确感知、高效传输、信息处理、智能测试、精确控制,已经融入工业智造、航空航天和智慧城市的每个角落。伴随着新时代科技高速发展,该专业已经发展成为融合了电子测量、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等专业的新兴交叉型学科。

智慧测控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可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数学、物理、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感知与处理、电子技术、计算机、自动测控、人工智能等基础理论与方法、电子信息类测控设备与系统、智能感知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等设计与工程实践的专业知识,具备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智能化测控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具备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和能够引领未来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杰出人才。

智能测控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在国内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前往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少数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主要在传感器与智能仪器、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光电跟踪仪智能控制、化工智能信息工程、智能建筑、大系统智能控制、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结构力学与电磁介质力学、智能制造、智能康复器械、智能农业、智能电力、商业智能、智能家居等领域,从事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等工作。例如:华为、中兴、大疆、百度、比亚迪、迈瑞等高科技企业,以及航天、航空、电子、船舶、兵器等国有骨干科研院所。 8,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

首开学校:清华。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属于自动化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是以智能设计、自动化、机器人制造等为基础产生的交叉专业,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能力、以智能工程为中心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结合信息产业和社会需求设计与开发智能产品的创新能力,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设计功底的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

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商品贸易等工作,主要就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公司、信息咨询公司、金融企业。 9,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

密码科学与技术为2020年新增本科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计算机专业类,专业代码为080918TK,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首批开设高校共7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海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多为数学或计算机强校。

说到密码,你可能会联想到战争年代惊心动魄的谍战,觉得神秘而遥远;也可能联想到银行取款、手机解锁、支付密码,觉得熟悉而亲切。你的这些感觉都没错,原本密码学是军事学门类一级学科“军队指挥学”下的二级学科,用于培养硕博生,人才主要服务于军事通信。

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整体的信息流通和数据处理规模已经远超传统通信时代,信息安全的核心就是密码,所以用户隐私、网络金融、商业数据等民用领域对于密码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本科阶段新增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满足当下产业新需求的结果。

严格来讲,密码是一种完成加密和解密过程的系统,所以取款密码、人脸识别、指纹解锁只是用于解密的口令,只能算作密码的一部分。

密码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专业,它以数学作为基础理论支撑,结合计算机软硬件、信息与通信技术来实现复合型加密,密码算法方向对数学要求尤其高。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密码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密码。扎实的密码基础理论素养和娴熟的密码工程实现能力一样不可偏废。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在课程设置上,一是密码数学基础、计算机、通信、网络等基础理论课程;二是C语言、嵌入式系统、密码实验等工程实现课程,充分说明该专业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特质。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在金融、通信、互联网、教育、制造、党政、科研等行业广泛就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行商;奇安信、安恒、绿盟等信息安全研发公司;公安税务、社保交通等行政机关;证券、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其他软件开发及电子信息类相关单位从事密码算法与协议设计、密码产品与系统研发、密码系统安全性评估与测试、密码管理等工作。

10,城市水系统工程专业

城市水系统工程属于土木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及智慧水务等城市水系统重构层面国际前沿科学与工程问题及国家重大需求,以“保护城市水资源、提升城市水环境、重构城市水生态、保障城市水安全”为导向,以系统化思维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具备系宏观规划能力、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跨学科协调能力、项目筹建运行能力、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表面上看,城市水系统工程很一般,有点类似于之前的城市给排水工程。

但是,这个专业其实很新,目前在国内,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开设。

哈工大是第一个提出开设本专业的高校。

据说,这个专业,主要面对的,是我国城市中的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情势,应用前景很大,未来就业前景,也十分看好。

11,智能采矿工程专业

首开学校:中国矿大(北京)、安徽理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智能采矿工程专业融合了矿业工程、软件工程、机器人工程及人工智能等知识结构,是面向智能采矿人才培养的新工科专业。

智能采矿工程属于矿业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矿山资源开采与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智能采掘原理和技术,了解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具备采矿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等采矿 智能融合的知识技能,毕业后能在矿山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智能采矿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程施工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央企业、国有企业(煤炭、能源、矿业集团,设计院、科研院(所)等)、高等学校、政府职能部门等单位从事技术与生产管理、设计、科研、工程质量评估、安全评估和教学工作。

12,智能飞行器技术专业

智能飞行器技术属于航空航天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智能飞行器技术专业为服务国家在智能飞行器技术领域对高素质专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基础,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飞行器自互联、人机互联等前沿技术,熟悉新一代通讯、芯片、微电子架构体系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智能飞行器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航空、航天飞机、船舶、武器等专业领域从事可靠性工程设计、管理和研究,也可以胜任质量管理、质量工程、飞机设计等专业工作。

新工科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近两年新增28个工科专业解读)(3)

13,食药环侦专业 即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专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制4年。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是2021年新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公安技术类,专业代码为083112TK,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食品、药品、生态环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知识产权等。

培养具备侦察、现场勘验、信息化、大数据、情报研判,能说会写善沟通等相关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在各级政法机关、军队保卫部门、海关、金融部门、司法鉴定机构等从事现场勘察、分析、重建以及常规物证检验、鉴定侦查等实际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

新工科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近两年新增28个工科专业解读)(4)

14,智慧交通专业 是以交通工程专业为基础,深度融入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整合运载工具、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

智慧交通专业学什么?

本专业以城市道路交通大数据与智慧信控和轨道交通智慧运营与控制两大方向为引领,整合交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增设所需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基础课程,贯通专业与市场、产业间的壁垒,培养具备智慧交通系统设计、应用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服务于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能够在与交通相关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设计院及研究所等部门从事智慧交通投资咨询、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系统设计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形成服务于地方和全国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智慧交通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毕业生可在智慧交通领域高科技单位、交通类设计院、交通规划单位、交通局、公交公司、轨道公司、以及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从事与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有关的大数据、智慧信控和智慧运营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当然,学生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二,2021年本科目录新增专业中的工科专业(14个):

新工科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近两年新增28个工科专业解读)(5)

新工科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近两年新增28个工科专业解读)(6)

1,碳储科学与工程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目标,碳储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急需这方面的高端人才。2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碳储科学与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081508TK、属于工学门类、修业年限4年。

碳储科学与工程为目录外专业,是由重庆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时申报的目录外专业。“双碳”领域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急需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的,加快培养碳储领域人才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基于“双碳”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优势,重庆大学力争成为“双碳”人才培养的先行者。

2,智慧水利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新专业“智慧水利”。开设高校有河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昌工程学院。

智慧水利目前主要由无人值守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和雨情自动遥测系统组成,可根据客户需求增加其他功能或定制开发。智慧水利—无人值守远程智能控制系统(适用于节制闸、橡胶坝、泵站等)。使用无人值守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后,我们可以在远离现场的控制室里,通过电脑或手机APP即可以对现场的水文信息(包括温湿度、风向风速、降雨量、水位流速流量等)实时掌握,又可以实时显示现场的视频监控图像,为合理调度水资源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

3,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与电子、光子、集成电路、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重点关注与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各种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光子与电磁材料、功能与传感材料、量子信息材料等信息处理与传输所需的核心关键材料,及其结构表征、性能测试、工艺技术、制造装备和器件应用等。

该专业着力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掌握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制备、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结构性能分析等基本方法和规律,具备开展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基础理论研究、材料与器件设计制造、器件性能优化、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等知识和能力,能够引领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及相关领域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开设高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4,智能运输工程

2022年,智能运输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北京交通专业开设本专业。

“智能运输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人才缺口,在发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特色优势基础上,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学院原智能运输工程专业方向团队历时十余年的教学工作积累以及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雄厚科研基础,重信息、强智能,积极加强学科交叉,有机融合交通运输、信息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科学与工程四大知识版块,贯通轨道、公路、城市、空中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共性特征,注重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构建主干清晰、覆盖完整、延展性强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不断探索“智能 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新路径,着力培养智能交通领域领军人才。

5,氢能科学与工程

2022年,氢能科学与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华北电力大学开设该专业。

“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在华北电力大学大电力学科体系支撑下,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等学科为牵引,有机融合制氢模块(电化学、化工、材料)、氢储运模块(能动、物理、材料、机械)、氢安全模块(化工、控制、材料)、氢动力模块(能动、物理、电气)等多个氢能模块课程,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推进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安全转型,为我国氢能行业和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6,智能地球探测

2022年,智能地球探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设该专业。

智能地球探测学科群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一级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数学为支撑学科。学科群在资源勘查、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治理领域,体现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特色。一方面打造国内资源能源勘查利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推动区域内高端地质装备、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相关产业的升级。另一方面,打造资源环境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摇篮,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能把握未来变革性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端人才。

7,可持续能源

2022年,可持续能源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开设该专业。本专业旨在开展未来低碳与可持续能源技术方向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新专业将围绕新型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聚焦未来能源技术全产业链跨学科研究。该领域将聚焦未来能源技术全产业链跨学科研究,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新型能源技术的有效嫁接,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促进大规模移动能源系统时空域协同调控与创新业态模式。着眼于新型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开展先进能源转换与存储,多模态能源互联,绿色能源与新农业,零碳社会与治理四个方向的创新科研工作。

8,智慧能源工程

2022年,智慧能源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开设该专业。

“智慧能源工程”本科专业隶属工学门类下的电气类,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产教融合平台,聚焦国家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采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以能源类和信息类课程为主线,在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将信息化技术与电气工程、能源系统融会贯通。

9,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2022年,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山东大学开设该专业。

“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面向国家“交通强国”、“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需求,以软件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土木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为基础,以智能化建造、智慧化服务为核心,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智能、强实践”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自主创新、具备跨界发展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领军人才。此次新专业的成功获批是山东大学积极谋篇布局,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前沿领域的人才培养,探索交叉融合的本科专业建设思路的生动实践。

10,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

2022年,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该专业。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空天动力、能源、控制、信息学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适应绿色动力推进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时代发展,按照新工科发展要求,制定了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宇航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多单位联合共建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力学、机械、能源、电学、信息学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具备解决复杂电推进系统工程问题、探索科学前沿的能力。

11,智慧海洋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全国首家设立智慧海洋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学校在船、海、核领域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深入,为满足宽基础、重交叉、智能特色突出的未来船海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未来船海领域发展趋势,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未来技术学院设置智慧海洋技术新工科专业。

该专业面向海洋强国战略,针对我国海洋工程领域对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迫切需求,围绕海洋智能感知、海洋大数据和海洋智能系统等,在海洋科学、人工智能、海洋工程等方向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引领智慧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军人才。

12,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4号),河北地质大学获批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该专业是河北地质大学今年唯一成功获批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并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新增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等领域从事大数据研究、设计、应用与管理的地学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地质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的获批,拓展了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空间,对于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3,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新专业“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大连工业大学成为全国首家设立该本科专业的高校。

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业,开办学院为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依托首批辽宁省双一流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辽宁省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等学校“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协同创新中心”,主要面向国家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相关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在相关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14,木结构建筑与材料 (南京林业大学首设该专业)

木结构建筑属于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和抗震等突出优势。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推动木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国内木结构行业蓬勃发展。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依托“林业工程国家一流学科”、教育部“卓越农林培养人才计划”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围绕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木结构材料、设计和工程等三部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培养富有良好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兼顾人文情怀和生态意识,并能积极践行和弘扬绿色可持续发展与自主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科人才。同时培养传承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系统掌握现代木结构建筑工程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应有的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并具有木结构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木结构建筑以及建筑木制品等领域从事设计、生产、施工、管理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研究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新工科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近两年新增28个工科专业解读)(7)

何老师,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发起人之一,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吉林省分论坛秘书长,吉林省留学行业协会理事,港澳升学规划师,《创新志愿》创始人。

,